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4日 · 科斯托蘭尼10多歲起便開始接觸股票並深受當中投機的刺激及風險所著迷並對自己是一個投機者感到驕傲。 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他大量投資於德國重建,及後的經濟復甦令他擁有大量財富,在35歲之齡時,投資所得已足以退休養老。 但他之後的人生都仍是離不開股票、債券、貨幣、期貨等投資工具,一直與它們打交道。 【大師都有損手時 「偷師」自通駕馭股海心法(上篇): 按此 】 德國股神都有經歷過低潮. 不過,科斯托蘭尼都不是沒經歷過失敗,曾試過兩次破產,但亦因為有這些經歷,令他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及判斷力,繼續不斷累積財富。 他更曾道出:「沒有經歷至少兩次破產經驗的人,不算是真正的投機家! 他在50歲時得了精神官能症,一名心理學教授建議他透過寫作來排解鬱悶,他因此決定寫有關投資理財的書籍及為雜誌寫專欄。

  2. 2021年4月26日 ·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1/04/26 16:54. 最後更新: 2021/04/26 16:59. 分享:. 在1980年代初,基金經理彼得‧林奇(Peter Lynch)成為世界上其中一位著名的投資者,其管理的基金Fidelity Magellan在1977年至1990年間,每年產生29%的回報,為投資者創造豐厚的收益。. 不過,他 ...

  3. 2020年9月16日 · 在複息效應中,時間是你最大的朋友,你投資的時間愈長,財富增幅愈大。 以兩個同年紀、不同時期開始投資的的成年人做例子,假設A和B都是25歲,投資額同為1萬元,年回報5.5%,以複息計算。 A在25歲就將1萬元作投資,50歲時他連本帶利可得38,134元,回報近4倍;B比A晚10年,即35歲時才投資,50歲時他連本帶利可得22,325元,回報只有兩倍多。 雖然兩人的投資金額相同,但A透過時間提高資金的增值潛力。 縱使你每月投資金額不夠多,但時間夠長,財富同樣也能呈幾何級增長。 以下例子中,B比A每月少儲1,000元,但在30年時間下,B的財富都比A多,在年回報15%的計算下,兩人的儲最終蓄金額可差3倍。 所以,趕快行動,盡早制定自己的儲蓄計劃,創造自己理想的退休生活。

  4. 2023年6月28日 · 發布時間: 2023/06/28 08:30. 最後更新: 2023/06/28 09:09. 分享:.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之父、諾貝爾獎得主、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哈利·馬可維茲(Harry Markowitz)近日以95歲高齡離世。. Markowitz的研究顛覆了傳統的選股思維,在華爾街掀起一場革命,他亦和提出夏普比率的 ...

  5. 2023年11月13日 · 《拜倫週刊》稱,巴郡可以比財產保險業的其他公司更積極地進行投資,因為它比其他大型保險公司擁有更多的資本。 因此,保險監理機構給予以相當大的投資空間。 它擁有3,000億美元的資本,佔整個美國財產和意外保險業總淨值的25%。 如果巴菲特決定將大量現金重新部署到債券上,這必定是因為會發生什麼重大事件。 華爾街仍在等待這一點,但可能需要明顯更高的收益率才能吸引巴菲特。 相關文章︰. 【股神拍檔】巴菲特投資日股3年勁賺近3倍 芒格盛讚百年一遇低風險高回報. 拆解「抖音腦」如何影響發育 不斷刺激、失專注力 下一代或再無巴菲特. 股神巴菲特兒子 不繼承父業、財富回饋世界 寄語有錢人︰別為子女規劃人生.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退休積滿Fund.

  6. 2020年6月12日 · 狄以達初次投資已能豐收,但過程令他明白到投資的壓力很大,要時刻留意股市的升跌,需要下很多苦功才能獲利。 「別看輕投資股票的人,以為他們買股票就能賺錢,很簡單。 他們為投資做的功課,其實與我在跳舞室日練10個小時無甚分別。 」他坦言,自己屬於「穩陣派」,需要經過詳細分析才能下投資決定,因此在創業後,他因難以承受股市波動的風險而減少投資,主力將資金投放在生意中。 【延伸閱讀】 由跳舞轉戰室內設計 狄以達分享疫市營商心得. 入行後曾經「囂張」 為華麗舞台歌衫揮霍. 雖然中學時期,曾因家中財困而要半工讀,令狄以達養成應使得使的理財習慣,但身在五光十色的娛樂圈,更榮升老闆,狄以達更形容自己曾經歷過一段「囂張」時期。

  7. 2023年4月10日 · 蘋果CEO庫克Tim Cook近日在接受GQ專訪時說,他仍然欽佩創始人喬布斯(Steve Jobs)的領導風格,喬布斯會以同一標準要求公司每個人去創新和突破邊界,無論他們是在工程、營銷還是任何其他部門工作。. 每個部門都要創新. 庫克說:「我喜歡他的一點是,他不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