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16日 · “清淨增上力,堅固心升進”,是說最初發起菩提心的四種差別相。 ① “清淨力”:具足菩提心,以違品不能勝伏的善根之故,具有清淨力。 也就是說善根不為(讓)違品降伏。 ② “增上力”:以世世不離善知識的願力攝持的緣故,具有增上力。

  2. 2021年2月3日 · 本為利樂諸有情故發菩提心,今於有情自獲安樂反起瞋恚。 第一對相違: 本來為了利樂有情而發菩提心,現在有情自己獲得安樂,你反而瞋恚他。 這是第一對相違,即:發願時承諾要將最大的成佛安樂給予有情,但現在有情自己稍得些許安樂,你反而不樂意。 這是口中承諾的與心中所想的相違。 又云惟願一切有情皆當成佛,今見彼等略有下劣利養恭敬,反生憂惱,極為相違。 第二對相違: 又說“但願一切有情都能成佛”,現在見到他們稍得些許低劣的利養恭敬,你卻反而生起憂惱,這是非常矛盾的。 這是第二對相違,即:發願時說,我一心希望他能成佛,成為一切眾生恭敬、供養的對境;然而現在見到有人對他稍作供養恭敬,你心裏卻不願意。 如此心口不一,極其矛盾。 故應於他幾大富樂斷除嫉姤,至心歡喜。 若不爾者,則菩提心利樂有情惟假名故。

  3. 謂若真起隨念死心,譬如決斷今明定死,則於正法稍知之士,由見親屬及財物等不可共往,多能運遮彼貪愛,由施等門樂取堅實。 第二、修習念死的殊勝利益。 如果真正發起隨時會死的心,譬如確定「今天或是明天就會死」,那麼只要對正法稍微有點了解的人就會明白,親屬和財物這所有的一切,死的時候都帶不走,因此大多能自然而然地遮止對親屬和財物等的貪愛,而會樂於透過布施等善行去累積堅實的果報利益。 如是若見為求利敬及名稱等世間法故,一切劬勞皆如扇揚諸空穀壳,全無心實,是欺誑處,便能遮止諸罪惡行。 如果「念死」之心,平常就能生起的話,當看到人們為了世間名聞、利養、恭敬等虛妄不實的東西終日奔波、費心追求,就會認識這一切無知的行為像是對著空心的穀殼(稻穀)揮扇一般,毫無意義。

  4. 2020年5月24日 · 謂十不善及如前說,諸餘罪惡,發起意樂,亦莫現行。應修應習,應多修習,靜息之心。若未如是遮止惡行,雖所欲,然須受苦,赴何處,不能脫故。 這是說,對十不善業及前述的種種罪惡,連動機也不要生起。

  5. 應當令心住而說 : (這種自相矛盾的說法,)顯示自己的心不能住,應當先令自己的心住之後再說。 新譯廣論 我們也不可對經中所說:「身、受用、長壽等各種生死輪回之中的事情皆是福德資糧的果。」有所誤解。

  6. 2020年4月8日 · (9). 嗔恚(又作損害心-合註)-「嗔恚」的「事」、「想」、「煩惱」是與「粗惡語」相同,「動機」是指要進行打擊別人的等事情的意欲,如這樣想:「假如可以把他們殺掉或綑綁,或他們的財產被他人破壞或自然毀壞,那就太好了! 一、事:是會使自己產生損害之心的友情。 二、意樂:分為想、煩惱、等起三者。 1. 「想」是想要傷害他人; 2.「煩惱」是三毒隨一(任何一種)。 3. 等起:內心有想要打罵、傷害他人的欲望;或希望他人因其他因緣而遭到災難或損失財物等。 「加行」反覆思維要如何來傷害對方。 「究竟」是執意決定進行捶打等事情(對打罵、報復、傷害等方式,內心做出決定,或者已經確定要傷害對方,一旦心意已決,即究竟完成了瞋恚業。 )。

  7. 2021年2月17日 · 如此之苦應須堪忍:即不修行自運住,流轉生死,亦曾多受斫裂刺燒此等大苦,不可說數,然亦未能成辦自利。 為求菩提難行之苦,較其前苦尚無一分,然能成辦自他大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