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史加爾亞賓 (俄語: 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Скря́бин , 羅馬化:Alexander Nikolayevich Scriabin ;1872年1月6日—1915年4月27日), 俄國 作曲家 、 鋼琴家 。. 既是 神秘主義 者,也是由 浪漫主義音樂 過渡到 無調性 音樂的先驅。.

  2. 《謝爾蓋·庫塞維茨基指揮亞歷山大·史加爾亞賓鋼琴協奏曲》,羅伯特·斯特爾 ( 英語 : Robert Sterl ) 繪於1910年 升f小調鋼琴協奏曲 , 作品 20,為 俄羅斯 作曲家 史加爾亞賓 所寫的唯一一首 協奏曲 ,於1896年當史加爾亞賓24歲時譜寫,屬作曲家早期作品。

  3. 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史加爾亞賓 (1872-1915) 史加爾亞賓的第5鋼琴奏鳴曲(Op.53),是他的第一首單樂章奏鳴曲,演奏時長一般為11到12分鐘,乃史加爾亞賓最艱難鋼琴曲之一。

  4. 史加爾亞賓的第7鋼琴奏鳴曲,Op. 64,於1911年完成。標題為白色彌撒。跟作曲家其他的晚期作品一樣,此曲無調性。

  5.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斯克里亚宾 (俄語: Алекса́ндр Никола́евич Скря́бин , 羅馬化:Alexander Nikolayevich Scriabin ;1872年1月6日—1915年4月27日), 俄國 作曲家 、 鋼琴家 。 既是 神秘主義 者,也是由 浪漫主義音樂 過渡到 無調性 音乐的先驅。 生平 [ 编辑] 斯克里亚宾出生在 莫斯科 的一个 贵族 家庭。 他的母亲在他1岁的时候患 肺结核 不幸去世。 他的父亲因公远赴 土耳其 ,把尚在襁褓之中的斯克里亚宾留给了他的祖母和他父亲的姑妈。 他很早就跟随 尼古拉·兹维列夫 学习钢琴课,当时 拉赫玛尼诺夫 也是兹维列夫的学生。

  6. 史加爾亞賓 第10號鋼琴奏鳴曲 ,Op.70,作於1913年。. 為作曲家同體裁的最後一部作品。. 跟作曲家其他的晚期作品一樣,此曲為 無調性 ,但是少了很多不和諧的刺耳的聲音。. 全曲充滿了 顫音 ,它也被稱之為「 昆蟲奏鳴曲 」,作曲家本人曾說:「我的第十 ...

  7. 香港繁體. 史加爾亞賓 的 第9鋼琴奏鳴曲 ,Op. 68,標題為 黑彌撒 ,作曲家晚期 奏鳴曲 之一,於1912-1913年完成。 此曲的標題並不是作曲家本人命名的( 第7號奏鳴曲 白彌撒 則是作曲家本人的標題)。 結構 [ 編輯] 這首曲只有單個樂章,時長約為8-10分鐘,速度標記如下. Moderato quasi andante – Molto meno vivo – Allegro molto – Alla marcia – Allegro – Presto – Tempo primo. 與作曲家其它的晚期作品一樣,此曲大量的元素都基於半音。 這首曲相對來說更加不和諧,因為它的主題是圍繞這小九度寫成的而小九度又是最不穩定的和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