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19日 · Jennifer Lopez(JLo)與49歲賓艾佛力(Ben Affleck),在美國時間上周六(16日),於內華達州賭城拉斯維加斯取得結婚證,正式結為夫妻。 (on the JLO) 52歲JLo與賓艾佛力秘密結婚 Bennifer開花結果婚後將冠夫姓 MTV影視大獎|Sydney性感亮相成全場焦點 JLo弗爆完全唔似52歲 52歲JLo宣布與賓艾佛力再度訂婚 圓20年前遺憾Bennifer開花結果. 美國天后Jennifer Lopez(JLo)去年4月與賓艾佛力(Ben Affleck)復合,二人相隔二十年再度一起,二人自4月訂婚後多次傳出婚訊。 上星期六(16日)

    • 吟哦
    • 追尋
    • 留神
    • 更新
    • 生活的語言
    • 強韌的生命
    • 呈現與暗示
    • 遊與頌
    • 溝通與伸展
    • 作者簡介——

    「走了 藍馬店的主人和我說 ──送你送你 待我來舉起燈火 看門上你的影子我的影子 看板橋一夜之多霜 ……」 他坐在搖椅上,吟哦着王辛笛的詩。我們都喝了點酒,那種感覺真好。想起以前很多個晚上,就是這樣坐在一起,談着文學,深宵不寐。經歷了人世的轉折,我畢竟還沒有完全改變,現在聽他談文說藝,心頭仍然是暢快的。 在美國五年,他回到香港,安定下來。我可以感覺到他的轉變。以前他盡量隱藏自己,不喜歡談自己或自己的創作,現在他卻樂意談論。真的,有甚麼不好呢? 他告訴我,他和王辛笛在美國的會面,使他對〈再見,藍馬店〉這首詩有了更深刻的感受。走出香港這個熟悉的世界,他在外邊的確獲益良多,他不單吸收新鮮的事物,對自己過去的一切也更看得清楚。 一切就從頭說起。

    也斯很早便對文學發生興趣,也許因為他的童年是寂寞和不快樂的。父親早死,母親為了工作另覓居所,他寄居在親戚家裡,嘗到了人情冷暖。他早熟,看透人的壞處,但是文學世界中有正面人物,給他安慰、寄託、愛與同情。他母親遭遇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對人卻始終那麼好,這對他日後的成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有趣的是,親戚家裡有人喜歡看書。他很容易便接觸到書本。他翻開五四作家的作品,沉醉於舊俄小說,像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裡娜塔沙、彼埃那些人物,都成了他的初戀。漫長的閱讀旅程就此展開,他從不停下來,視線伸向很遠很遠,英美法的現代文學,拉丁美洲的小說和詩、台灣和中國大陸的現代作品……在他成長的歲月裡,文學作品大大充實了他那孤寂和微帶哀傷的世界。他也關心香港的創作,他為馬朗詩集《焚琴的浪子》所寫的序,憶述了他中學時代的追...

    也斯喜歡寫作,十六、七歲開始便在報紙、刊物上發表他的作品。最令他難忘的是《快報》上的專欄。多少朋友說過:寫專欄是一件苦事,每日一篇,沒多久就把自己榨乾了。他卻有不同的想法。他認為這個專欄使他養成思考的習慣,是磨煉自己創作能力、作各種嘗試的好機會。 在寫作上,他常常要求自己「留神」,從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留神、一個人對一條街道的留神開始。他要知道的是:人實實在在怎樣生活着、人的生活在街道上、社會上留下甚麼印記。他贊成寫作要透視社會現實,但他反對先在腦子裡有了甚麼概念,然後再在現實中抽取迎合這些概念的資料。他要真真正正地體味現實,從自己的感受、認識出發。 他這種想法,可以舉一件事情來說明。七十年代初,德國名作家格拉斯(Gunter Grass)來港,和他一起遊覽了這個城市。他起初還擔心格拉斯會問他...

    也斯說:「我覺得自己的認識還不夠,例如:我看一些報紙的社論,明知道它們在撒謊,但不知道怎樣揭破它們。我希望自己有能力了解更多,有能力寫作更多東西。」 離開學校多年,他又有回到學校的衝動。一九七八年,他飛往美國。 把母親和兒子留在香港,他的心情是痛苦的。 「我三十多歲了,還在外邊闖蕩。別人早在工作上生了根啊!」 那幾年,他回來過幾次。有一次,我們常常見面。我心裡說:也斯,你應該是這樣的,堅持自己的理想,是不容易的。他的母親真好,全心全力把他的孩子帶大。 在美國幾年,他的收穫委實不少。大學圖書館裡儲存的美國現代詩人資料林林總總,這激發了他去找尋中國現代詩人的資料。而一九七八年那一年,美國和中國關係正常化,從那時開始,他接觸到很多從中國到美國去的人,他對自己根源所在的地方,關切更深了。

    在也斯的創作中,詩所佔的份量很重。他在一九六六年開始寫詩,到現在一直沒有停止過。一九七八年去美國以後,研究和教書花了很多時間,也斯其他方面的創作減少了,但詩卻還繼續寫,也寫得很多。他說:「在美國這段時間,我覺得寫詩是比較容易的,就好像隨手記錄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也斯的生活經驗不一定都完全寫進他的詩裡,例如:他出來社會做事以後所看見的大機構的陰暗面、人與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小人物的創傷,他認為用小說來表達是更加透切的,不過,要全面地了解他這個人的性情和人生觀、捕捉他作品的精神和風格,最好還是讀讀他的詩。 一九六六年,也斯進浸會書院外文系,從讀十六、七世紀英國文學開始,但他的興趣不在那裡。他訂閱《常青》(EVERGREEN)、《村聲》(VILLAGE VOICE)等前衛雜誌,接觸到英美以外的眾多...

    在「皮維爾時期」,波蘭作家真葛特帶給也斯另一種影響。也斯譯過真葛特一篇叫做〈蘆薈〉的散文,散文裡的主人翁患了肺病,朋友送他一盆植物──蘆薈,他把蘆薈逐片切來吃,靠它活命;植物不但本身有強韌的生命,也維持人的生命。人不是高於一切的,人要向其他事物學習。 蟬鳴便是也斯要學習的。即使在雷聲掩蓋下,蟬仍然不停地鳴。這種堅持的力量,始終會衝破雷聲,讓人聽到的。在一九七三年的〈雷聲與蟬鳴〉裡,他這樣寫着:「雷聲隱約再響/蟬鳴還在那裡/在最猛烈的雷霆和閃電中歌唱/蟬鳴是麤筆濃墨間的青綠點拂/等待中肌膚上一陣清涼/因為雨點濺到身上/而發現了那溫暖」 鐵錨、石頭,也是也斯學習的對象。一九七四年的〈中午在鰂魚涌〉,有幾句是這樣的:「……/有時我走到碼頭/學習堅硬如一個鐵錨/……/有時我走到山邊看石/學習像石一般...

    也斯在詩中的技巧上作了多種嘗試。除了以生活的語言入詩之外,他又利用中國古詩的以景寫情的技巧,以呈現、暗示而非解釋的方式,來寫他對人生和社會處境的各種感受(這方面他是受了葉維廉的《現象表現經驗》的啟發)。在他一九七三至七五年所寫的《香港》與《澳門》兩輯詩中,可以找到顯著的例子。 〈關閘〉一篇,寫香港、澳門與中國既相牽而又分離的關係,不完整的國家、在港澳看見的似是而非的中國形象是可哀的,而真正屬於中國的美好質素是怎樣的呢?「陰天裡風吹/吹裂遊客手中的地圖」、「『要買玉麼?』/看攤的老婦人熱心兜售:/『雖然這裡放着假玉,但還有另一些……』/不過誰也看不見/是否還有更純粹的青瑩」等句子,好像只是描畫景象的,卻呈現了作者的悲情。 〈五月廿八日在柴灣墳場〉一篇,寫生者對死者的情意,寫死者在人間留下的永不...

    在一九七八年之前,也斯在技巧上還有其他嘗試,因為在他詩作中所佔的份量不重,而且他很快便放棄了,猶如過眼雲煙,這裡也不提了。 在他的摸索中,他了解到必須找尋一種確切表現自己生活經驗的文字,硬生生地移植古典與西洋的生活經驗,都是不好的。在一九七七年所寫的一篇文章〈兩種幻象〉中,他指出:「回到鄉土顯然只是一個幻象。另一方面,西化的世界也是不真實的……從打破幻象開始,才可以面對真實,繼續找尋那適切的文字。」 〈突發性演出〉(一九六八年)和〈寒山及其他〉(一九六九年)兩首詩,多少可以反映他這種思想。前者說明:照板煮碗把西方的藝術遊戲、城市街頭的突發性演出搬到香港來,是不可能的,和香港的現實格格入不;後者說明:古代詩人若是活於現在,將會非常尷尬。無論同古典或西洋的世界取經,必須有一個消化的過程,這正是也...

    也斯和法國學畫回來的駱笑平,一九八四年底在「進念.二十面體」舉行以《遊》為題的詩畫展。詩畫合作,是另一種溝通、對話。兩個經歷不同的人,兩種不同的藝術媒介,對某種處境各抒己見,作品既有相通亦有迥異之處。雖然今次是駱笑平看了也斯的「遊」詩才作畫,但她的畫不是詮釋,而是有自己的個性和觀照,亦能使也斯反省他的詩作,這無疑便構成了對話。 這次合作還有另一重意義,正如也斯說的:「因為有這個合作,令我重新回頭去整理夾在筆記和文件中的斷章零篇,而畫畫的人也重新作起畫來。所以這一次合作,不是純粹公事公辦的合作,而像是朋友在生活的疲累關頭互相鼓勵重新工作下去。」他們的友誼建立在對生活和藝術的共同理想上,溝通、了解的溫暖使他們抖擻精神,繼續堅持創作的努力;在創作內容上,又互相刺激,一齊向前伸展。 文學作品,在技巧...

    李國威 (1948-1993)|香港出生,原籍廣東台山。早於中學時代已參與《公教報》學生文壇的編務工作,發表大量作品,包括教文、小說、影評等。公教學生文壇其後出書《江潮集》和《江潮二集》,都有選載李國威的作品。 1970年代於《明報晚報》工作,曾擔任《中國學生周報》編輯,先後在《明報》 、《快報》、《南北極》寫稿,其後任TVB新聞部編輯。據悉,「無綫新聞,事事關心」的口號乃出自他的手筆。李國威後來轉職TVB集團旗下的博益出版社,帶動當時的中文袋裝書熱潮。1987年策劃《博益月刊》創刊,擔任總編輯一職。1993年,李國威病逝。關夢南將他歸入其編著的《香港新詩:七個早逝優秀詩人》一書,2012年出版。李國威生前出版過兩本書:《只有今生》、《猶在今生》。這兩本書主要收集他九十年代初期在《星晚周刊》...

  2. 2021年10月10日 · 電影. 生化危機│盤點系列15位女角色 美娜祖華維茲憑「Alice」紅遍全球. 撰文:王誦賢. 出版: 2021-10-10 23:15 更新:2021-10-11 00:55. 由美娜祖華維茲(Milla Jovovich主演的生化危機》(Resident Evil系列電影是改編自卡普空的同名恐怖遊戲首集電影生化危機之變種生還者》(Resident Evil)在2002年推出後全球票房成績亮麗,於是電影公司順勢推出五部續集,而最終章《生化危機:終極屍殺》(Resident Evil: The Final Chapter)在2017年上映,最終整個系列在成本約3億美元下,合共收近13億美元全球票房,認真厲害,而當年美娜祖華維茲也因為在這系列電影中飾演「Alice」而紅遍全球。

  3. 2021年6月16日 · 根據外國傳媒報道,J Lo與賓佛力與家人在美國加州一日本餐廳用膳,同行還有J Lo的子女。 據知當晚眾人是為J Lo的妹妹Linda慶祝生日,期間兩人更情不自禁熱吻。 有知情人士透露,對於兩人復合的消息最高興的是J Lo的媽媽:「Guadalupe(J Lo母親)跟Ben關係很好,當年兩人分手她非常心痛,所以得悉良人復合,她非常欣慰。 另外,TMZ日前報道J Lo跟歌手前夫 Marc Anthony所誕下的一對子女將會搬入賓佛力的住所。 而子女亦有機會同賓佛力跟前妻Jennifer Garner所生的子女入讀同學校。 + 5.

  4. 2020年12月26日 · 康丁基《點與線到面》(Dover). 康丁基最為生動的美學思想,就是「音樂性的藝術喚醒」,或許是從小學習古典音樂,康丁基運用色彩的靈感大多來自音樂:不受視覺限制的音符排列看似自由散漫,實則有著很強的邏輯和秩序,失之毫釐就不能達致「悅耳 ...

  5. 2020年6月18日 · 哲學. 哈伯馬斯:主張溝通理性的「大辯論者」,公共領域的消亡與重生. 撰文:唐晉濱. 出版: 2020-06-18 18:30 更新:2021-03-17 16:04. 今天哈伯馬斯(Jürgen Habermas)迎接了他的九十一歲生日,他是德國最享負盛名的在世哲學家,是最年長的法蘭克福學派成員,亦是一位退而不休的公共知識分子,至今天仍然關心著當今政治與社會的發展。 尤爾根・哈伯馬斯(Jürgen Habermas)(Wikimedia Commons) 始於政治與社會的思想. 1929年哈伯馬斯生於德國杜塞道夫(Düsseldorf),因先天患有兔唇,致使咬齒不清,卻讓他很早就關注到人類的語言與溝通問題,更成為了哈伯馬斯未來的主要研究課題。

  6. 2021年5月12日 · 撰文:關穎賢. 出版: 2021-05-12 10:00 更新:2021-05-12 10:00. 現年48歲的賓佛力(Ben Affleck)跟「新邦女郎」Ana de Armas分手後,被爆出玩交友App之餘,更被傳媒拍得連環密會同樣剛剛甩拖的舊愛Jennifer Lopez。. 有消息人士透露兩人自分手後都保持友好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