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29日 · 據衛生署名單,現時有456名私家醫生可透過特設網上平台,要求政府提供兩款新冠口服抗病毒藥物,醫生處方時要在醫健通登記,處方時不可收費。 本身有向衛生署索取口服藥的家庭醫生林永和昨向本報表示,為病人處方政府採購的口服藥須實報實銷,向署方呈報處方給何人,相信被內地旅客「出蠱惑」濫用的可能很微。 應診方面,盧寵茂稱,醫管局會優先為「符合資格人士」的確診者提供醫療服務及藥物,非香港居民及旅客等「非符合資格人士」,不能使用醫管局指定診所及遙距診症服務。 盧表示,非符合資格的新冠患者如使用公院急症室,須付1230元診金。 他又稱,公共醫療系統對新冠病人所需藥物,包括含「撲熱息痛」成分藥物,有充足存貨,政府、醫管局和衛生署正加大採購量,確保供應。

  2. 2023年5月22日 · 本港新冠疫情持續升溫。 據衛生署《2019冠狀病毒病及流感速遞》(下稱新冠及流感速遞), 本港在社區檢測中心及社區檢測站核酸檢測新冠陽性比率在過去數周大幅上升,由4月底(4月23日至4月29日)的6.73%升至最新一周(5月7日至5月13日)的35.89%,兩周升近30個百分點。 醫管局月初曾稱,本月8日有2100名新冠病人留醫,范鴻齡稱前日有2700名新冠病人在公立醫院留醫,即兩周內升約28.6%。 翻查資料,第五波於去年3月最高峰時曾有約1.16萬人染疫留院。 范昨認為,入院人數比第五波高峰時仍較少,今次亦屬輕症居多,平均留院時間4.8日,比以往可長達兩三周短。 他又說,經歷第五波疫情後,醫管局和私家醫院協調有改善,將非傳染病病人轉介至私家醫院的機制更順暢,有信心醫管局可應對未來疫情。

  3. 2021年11月18日 · 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烈文指出,新冠病毒在過去試驗中能在紙及膠紙物件存活數小時,以及一兩日,暫未見物件向人傳播病毒的個案,市民收到或拆開包裹時應如何處理? 他提醒市民若市民擔心的話,拆開包裹時可注意以下4事項:勿摸口鼻、速洗手、扔包裝袋或戴口罩處理。 目錄. 速遞件包裝有新冠 專家建議4事項:市民拆包裹後勿摸口鼻、速洗手、扔包裝袋或戴口罩處理. 病毒膠紙上可活兩天 濕度愈高氣溫愈冷 病毒存活時間愈長. 許樹昌:若包裹病毒數值高 毋須擔心 抽驗冷藏食品較需要. 內蒙警方稱速遞陸續驗出陽性. 本港衛生防護中心昨日公布一個來自內蒙的包裹外包裝驗出對新冠病毒呈陽性。 圖為本月11日「雙11」購物節當日,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個快遞物流園內,工作人員消毒快件。 (資料圖片)

    • 稱變種後傳播率升三成 港現高於武漢1月底
    • 倡東九老人院全檢測
    • 袁:司機食肆可拒接無口罩者

    梁卓偉昨在商台《政好星期天》表示,最新統計數字推算本港新冠病毒本地個案的即時傳播率為超過3、近乎4的水平,即每名確診者可傳染3至4人。他稱首現疫情的武漢在1月底封城前,其即時傳播率為2.5至3。梁解釋,由於有研究顯示病毒變種後傳播率比以前高三成,故現時本港即時傳播率比武漢1月底時高,形容「有如疫症初期未有(防疫)措施的水平」。

    梁卓偉估計,社區現時有最少五六十個隱形個案,是本港自疫情以來首次有「持續本土爆發」。他說本港有兩個高風險地理群組,分別是東九龍及沙田,東九龍特別令人擔心,因是全港其中一個最老化及貧窮的地區,老人院數目較多;若老人染疫,重症比率及死亡率比年輕人高幾倍。他建議為東九龍所有老人院做檢測,「是穩妥的策略」。另外,他相信由早前沙田瀝源邨的染疫群組開始,社區一直有隱形傳播鏈未檢測出來。 梁卓偉又說,昨日是他「第一次去講真係好嚴重」,希望市民重拾防疫精神;「每日幾十幾十新症入去,會打亂醫管局負荷」,公共衛生系統崩潰,後果不堪設想。 袁國勇在無綫《講清講楚》表示,留意到市民出現「防疫疲勞」,或要到好多病人、多人死亡,市民警覺才提升。他提到3月時已驗出七成半病毒已變種,但不太感受到有影響傳播或病情,認為是「防...

    節目中袁國勇多次強調市民要戴口罩、做好手部衛生、只買外賣,「最大問題不是出街見人」,而是社交時有否做足防疫措施。被問到應否立法強制戴口罩,他認為「唔可行,(不可能)逐個捉去鬧」,但認為若果有人不戴口罩乘搭的士、小巴,司機可拒載,食肆亦可不歡迎沒戴口罩者光顧。 袁國勇又說,政府措施的成功是靠市民防疫意志及心態,若市民沒有意志,「政府搞乜都無用」。 1. 【新冠疫情】新冠喪親者填表檢視哀傷程度疏導情緒 網上「四道」:道別、道謝、道愛、道歉減遺憾 2. 【兒童健康】小朋友染疫發燒如何護理 4類常見傳染病家長要知道 小朋友眼敏感、鼻敏感怎辦?關注孩子身心健康 3. 【兒童染疫】第五波染疫兒童出現兩大病徵:神經系統問題及上呼吸道嚴重感染 感染Omicron12%發燒抽筋比例超流感 4. 【新冠疫情】第...

  4. 2019年9月23日 · O形腳是兩腳合攏時,雙膝分開的距離闊得可容納一個拳頭;X形腳則是站立時兩膝碰撞,而腳踝內側無法併攏。 骨科專科醫生 何嘉棋 指出,O形或X形腳不是一個正統的病,只是外觀上的描述。 從髖關節、大腿骨、膝關節到小腿骨、腳掌,任何一部分出現問題,都可以形成O形腳或X形腳。 何嘉棋 (資料圖片) 6歲前變形正常 不對稱需求醫. 家長若發現幼兒出現腿形問題,不用過分憂慮。 剛出生的嬰兒至大約兩歲前,雙腳大多呈O形,之後又慢慢變成X形腳。 到了6、7歲左右,小孩的脛股關節角度(tibiofemoral angle)外翻約5度,雙腳看來就變得比較直。

  5. 2017年12月11日 · 家庭醫生睇醫生, 抗生素藥物, 濕疹, 鄭志文, 類固醇. 分享此內容: 【明報專訊】 鄭 :鄭志文醫生 陳 :皮膚及性病科陳俊彥醫生 觀 :Facebook Live 觀眾. 鄭﹕臉部出現紅疹,不少人會自行購買一些複方藥膏。 這些藥膏可能含有類固醇、抗真菌劑、抗生素等成分,「大包圍」的做法可行嗎? 陳:複方藥膏成分的確「大包圍」,對於治療炎症、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甚至玫瑰痤瘡,都有幫助。 不過,醫生並不贊成使用,應該審慎診斷,然後對症下藥,才是正確做法。 除非情况不許可即時求醫,緊急使用這類藥膏一至兩次,問題不會太嚴重,但是亦必須盡快求醫跟進。 如錯誤使用含類固醇的藥膏,醫生可協助病人盡早改善問題。 爸媽濕疹 遺傳風險逾50% 一文睇清30多個港九新界行山郊遊好去處. 即睇全文.

  6. 2023年5月1日 · 一文睇清30多個港九新界行山郊遊好去處. 即睇全文. 忌亂用藥——夏天一到,天氣潮濕又悶熱,香港腳困擾許多人;市面外用藥品繁多,切忌亂用藥。 (設計圖片,RyanKing999@iStockphoto) 塗抹藥品注意3件事 應先清洗抹乾腳. 另一種治療香港腳的藥物tolnaftate,則屬於抑制真菌生長,這類藥物用於初期能見效,但較容易復發。 吳以晴建議首選唑類或特比萘芬等能殺滅真菌的藥物。 至於哪一種成分最有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