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8日 · 2024.01.28. 市場先生觀點 投資書單. 分享近期看到,覺得很有收穫的一本書:《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英文書名 Die with zero: getting all you can from your money,意思是過世時也要把錢用完,盡可能讓你從自己的錢得到最大的價值。 作者Bill Perkins是一位很成功的金融交易員,有著相當專業的金融背景,但這本書的內容卻和過去大多談投資理財書籍很不一樣…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錢沒有不見,而是變成更有價值的呈現. 市場先生的18項重點筆記. 人生最重要的計劃:找到自已最佳花錢的時機點、適當調整花錢與存錢間的平衡點. 錢沒有不見,而是變成更有價值的呈現. 書的開頭講了一個故事: 螞蟻在夏天辛勤的工作、儲存食物,蟋蟀卻都在玩樂。

    • 美林投資時鐘(Merrill Lynch Investment Clock)是什麼?
    • 美林投資時鐘的經濟循環四階段
    • 美林投資時鐘的回測結果
    • 快速重點整理:美林投資時鐘是什麼?

    美林投資時鐘(也有些人簡稱 美林鐘)是一種把經濟週期、資產及行業輪動串連起來的投資理論, 由美林證券於2004年發表,研究團隊用30多年的數據做回測, 告訴投資人在不同的經濟週期,資產配置不應該一成不變。 該理論用經濟成長率(GDP)及通貨膨脹率(CPI)來決定經濟週期, 分為 通貨再膨脹(reflation)、復甦(recovery)、過熱(overheat)、滯脹(stagflation) 四個週期。 在一個完整的週期當中,各階段表現最好(報酬/風險 最佳)的資產不同, 假如循環從通貨再膨脹reflation階段開始,首先是債券的收益最好,接著是股票、然後是大宗商品、最後則是現金。 回測的結果顯示,雖然各個經濟週期有不同的特性, 但是都存在一定的共通性,而投資者可以用這些共通性來提升報酬...

    美林投資時鐘將經濟分為四個階段:通貨再膨脹、復甦、過熱、滯脹, 決定四個階段的重要拐點是透過經濟成長和通膨變動的方向來決定。 通常通膨的變動會發生在經濟成長之後,因為只有當剩餘的生產力全部被使用後, 通膨才會開始發生,在每個階段都對應著表現超越大盤的資產類別:債券、股票、大宗商品、現金。 首先要來認識4階段是什麼,理解他們的進程以及順序。 1. 通貨再膨脹(reflation): 通貨再膨脹是指政府擴大產出、刺激消費並抑制通貨緊縮的財政或貨幣政策, 這通常發生在一段時間的經濟不確定或是衰退時,在這個階段經濟成長停滯, 過剩的生產力及下跌的大宗產品使得通膨率更低,企業的獲利不佳且實際收益下降, 央行降低短期利率來刺激經濟。此時債券是最佳選擇。 2. 復甦(recovery): 在這個階段,寬鬆...

    美林研究團隊為了驗證他們的模型,回測了1973/04至2004/07的歷史數據,期間超過30年。 從下圖可以看出,經濟週期確實存在。(四種不同顏色區塊代表四個不同的經濟循環階段) 回測的結果顯示,在不同的經濟循環階段,各種資產類別會有不同的表現,總結來說: 1. 通貨再膨脹階段:債券最佳,大宗商品最差 2. 復甦階段:股票最佳,大宗商品最差 3. 過熱階段:大宗商品最佳,債券最差 4. 滯脹階段:現金最佳,股票最差

    1. 美林投資時鐘告訴我們,經濟週期確實存在,且各經濟週期強弱的產業不同,各階段重點整理如下: 2. 美林投資時鐘簡單易懂,但因為它是事後回顧看歷史數據,往往是事後下結論,而難以用來事前預警。 對投資人來說,最難的是判斷目前處於哪個階段以及判斷週期的轉折點,而突發事件往往還會破壞了原本循環的次序。 即使如此,美林投資時鐘仍是資產配置時重要的參考工具,了解其精髓會有助於投資的判斷。 它告訴我們沒有任何一種資產類別是永遠可以獲利的,所以做好多元化的資產配置仍是降低風險的最好辦法。 額外分享幾篇文章: 1. 有一套最好的資產配置策略嗎? 2. 資產配置再平衡是什麼?該怎麼做? 3. 美股券商開戶比較(股票ETF、債券ETF) 4. 基金開戶》最新手續費優惠推薦 5. 台股股票/ETF》最新開戶券商...

  2. 2020年3月17日 · 2020.03.17. 市場先生觀點 時間管理 自我成長 學習成長 創業思維. 最後更新:2023-08-24. 「為什麼你很努力,但成果卻很有限? 上周市場先生收到朋友送的一本書,叫做《 瞬間啟動財富力 》, 作者是寫 《順流致富GPS》 這本書的作者,以前有分享過這本書, 書中有個有趣的故事,我覺得很受用,所以把它記下來。 —故事開始— 一個湖泊上,一位年輕人和船夫乘坐在一艘小船上. 年輕人向船夫請教划船的方法, 那是一艘左右各有一支槳的小船,船夫把兩個槳交給年輕人,讓他嘗試划划看。 年輕人划動著槳桿, 當槳桿進入水面下時,他必須要用非常大的力氣讓船槳推動水、並克服水流,才能勉強推動船, 而且即使他已經用盡全力,船依然前進緩慢, 而且左右搖晃、方向很難控制。

  3. 2021年8月23日 · 投資理財專有名詞. 最後更新:2021-09-01. 「我相信透過我的觀察跟研究,我自己選股可以打敗大盤。 「我認為花時間去研究財報跟市場是浪費時間且無效的,透過投資指數型 ETF ,我的資產可以隨著市場成長。 以上是典型的「 主動投資者 」跟「 被動投資者 」的想法, 而這兩者想法的差異,其實就是來自於他們是否相信市場是有效率,以及評估自己的能力是否能找到不效率的機會。 「效率市場假說」 是投資學最重要的理論之一, 你幾乎可以在各種投資的學術文章上看到它,也是對每個投資人重要性很高的基本知識。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帶大家快速解釋什麼是效率市場假說, 以及在投資上我們應該抱持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效率市場假說是什麼? 效率市場假說與投資策略的關係.

  4. 2023年6月1日 · 結構型金融商品是什麼? 結構型金融商品 (英文:Structured Product)是結合「固定收益商品」跟「 衍生性金融商品 」的產品,透過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財務槓桿,來獲得較高的報酬率。 「固定收益商品」包含存款、債券、保險等。 「衍生性金融商品」包含用 期貨 、 選擇權 ,去操作股票、指數、利率、匯率、商品、信用事件等。 台灣人熟知的連動債 (Structured Note)就是結構型金融商品的一種。 2008年 金融海嘯 ,雷曼兄弟倒閉後,它所發行的連動債無力償還,導致投資人血本無歸,此次事件後使得連動債惡名昭彰。 結構型金融商品舉例. 王大明花了1萬美元買結構債,發行機構把其中的9,000美元買入 零息債券 ,期間不配息,但到期可以領回1萬美元。

  5. 2020年11月1日 · 2020.11.01. 基本分析. 最後更新:2022-07-19. 應收帳款是指公司出售的商品或服務,已交給客戶但客戶還未支付的款項, 在資產負債表中是列入流動資產,指客戶因賒銷而欠下的任何款項,這個應收但還未收回的錢就稱為應收帳款。 衡量一間公司帳款回收能力、需要多久時間收回,就必須用到周轉率、周轉天數計算。 如果週轉率變差、週轉天數有拉長趨勢,代表雖然可能獲利增加,但許多錢並沒有很快的進到公司帳上。 由於 應收帳款 和 存貨 ,是 資產負債表 上的科目,一般是企業財報最容易出現造假的地方,它的觀察指標就值得留意。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介紹 應收帳款周轉率 (Receivables Turnover Ratio) 、應收帳款周轉天數 ( Days of Sales Outstanding)。

  6. 2022年8月28日 · 總體經濟分析 投資理財專有名詞. 最後更新:2023-12-06. 2022年5月4日,美國聯準會 (Fed)發表聲明,將從2022年6月開始啟動縮表,前三個月每月縮表最多475億美元,之後每個月縮表上限950億美元,未來三年預計共要縮表約3兆美元,佔目前聯準會總資產約三分之一。 這個消息一出,讓投資人信心大受打擊,股市也因而受到衝擊,到底聯準會的縮表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資本市場會如此的關注呢?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就要告訴你,縮表的原理以及影響有哪些。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美聯儲FED2022縮表日期快訊. 縮表是什麼意思? 縮表如何進行? 縮表跟升息之間有什麼關係? 縮表 vs 減少購債. 縮表對股市、債市、金融股有哪些影響? 1. 縮表對股市的影響:負面影響. 2.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