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5月25日 · 2015/05/25 06:00.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賽局理論大師、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數學家約翰.納許(John Nash)與妻子艾莉西亞(Alicia),廿三日因車禍雙雙喪命。 納許長期掙扎於思覺失調症的故事被改編成電影「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該片於二 二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殊榮。 他與妻子的猝逝令人錯愕、不勝唏噓。 納許甫於上週在挪威領取「阿貝爾獎」(Abel Prize),這項由挪威科學與文學院頒贈的殊榮,是為表彰他在偏微分方程式的貢獻。 新澤西州警方指出,納許夫婦甫從挪威搭機返國,搭乘計程車於新澤西州高速公路返家途中,因駕駛一時失控,撞上護欄,納許夫婦皆被彈出車外,當場死亡。 納許現年八十六歲,艾莉西亞八十二歲。

  2. 2011年11月10日 · 記者張協昇台中報導在獄中撰寫我在黑社會的日子」、77年被改編拍成電影大頭仔而名噪一時的中部黑道大哥吳進成因涉及暴力討債及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等罪嫌在警方選前一波淨化治安掃黑行動中被列為治平對象」,8日被刑事局中部打擊犯罪中心拘提到案。 吳進成向警方表示,職棒簽賭害他輸了約3億元,也感嘆現在年輕一輩黑道份子不講江湖道義,其實他這幾年都茹素、勤走寺廟,對涉及案件都避重就輕,指遭陷害。 警方調查,綽號「大頭仔成」的吳進成(57歲),民國6、70年代因涉及殺人及擄人勒贖等案,在嘉義遭警方圍捕時並曾爆發警匪槍戰,69年曾被判死刑,後上訴改判無期徒刑。 吳某83年假釋出獄後,仍陸續涉及案件,95年間還曾因涉暴力討債被南投警方逮捕。

  3. 2015年2月13日 · 2015/02/13 14:41. 〔記者洪美秀竹市報導還記得難忘的鳳凰橋電影場景嗎4050年代的人對吳影一定不陌生他是新竹當紅的演員即使台語電影沒落依然活絡於廣播戲劇更是知名的電影製作人一生投入電影廣播戲劇產業將吳影變有影新竹市文化局紀念這位電影人製作紀錄片和文物展14日情人節下午將在影博館播放其紀錄片紀念新竹市的知名電影人。 新竹市長林智堅說,本名吳銓明的吳影,由文化局與紀錄片導演毛致新、張銘純共同策畫紀錄片與文物展,大家花了半年時間蒐集這位新竹知名電影人,還發現其演出的「難忘的鳳凰橋」黑膠電影片,尤其吳影橫跨電影、廣播、演員和台語流行歌創作人,更值得新竹人來認識。

  4. 2024年4月30日 · 記者楊國文台北報導在電影角頭擔任臨演的竹聯幫大哥李振豪被控與人蛇勾結以每名數十萬不等代價誘騙88名國人3人未出國赴柬埔寨當豬仔」,私行拘禁強迫從事電信詐騙台北地院依刑法買賣人口妨害自由等罪將李振豪判刑18年高等法院今判決上訴駁回仍判18年另8名共犯各判9年至16年半徒刑。 檢警調查,李振豪等人分工極細,由陳思瑋、林晉宇、黃炫逢等人自2021年11月起,以高薪工作、幫忙清償債務等理由,誘騙民眾前往柬埔寨工作,每騙1名被害人可取得數十萬元新台幣不等利益,李振豪獨抽3成,成員每招募1人可分得3萬至5萬元,另有人每週固定抽佣1萬餘元,估獲利上千萬元。

  5. 2024年4月28日 · 記者劉慶侯台北報導國內以KUSO手法惡搞電影劇情和劇照的開端應該是二 二年港版的無間道經典系列作品直到被民眾一再惡意重製甚至以影射手法惡意攻擊特定政治人物電影製作公司揚言提告後這股惡搞風波才止息。 「無間道」講述的是兩個分別為在警方和黑社會的臥底故事,其中,有一幕,主角劉德華向梁朝偉詢問音響的劇情,結果,劉德華被改名為「GY仁」,為買到市場上一機難求的高級音響,苦苦哀求被化名成為「度爛明」的梁朝偉。 閩南語的配音、搞笑的對白,讓網友捧腹。 這段最初始的搞笑台語對白版「CD-PRO2」,一舉爆紅,網上引發瘋傳。 不料,隨後有人跟進陸續改編「我是助教版」、「iPod版」,甚至還有人為呼應時事,延伸出「總統大選版」及「校園風雲版」,由戲謔搞笑走向對特定政治人物的惡意攻擊。

  6. 2024年5月1日 · 電影周處除三害劇照被KUSO改換成政治人物刑事局調查認為該案無具體犯罪事實已簽結亦未接獲著作權人告訴。 (資料照一種態度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2024/05/01 14:30. 〔記者邱俊福台北報導電影周處除三害中的尊者和兩名護法坐在新心靈舍講堂弘法的劇照被KUSO改換成總統蔡英文等政治人物一事刑事警察局北市警局分別接獲檢舉刑事局調查,認為該案無具體犯罪事實及其他可追查的具體情資,已簽辦結案,而目前也未接獲著作權人提出告訴。

  7. 2023年10月4日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近年在中美對抗風氣之下中國主旋律電影都以韓戰為主題包括長津湖》、《金剛川》、《狙擊手中國官媒往往大力宣傳甚至會動員民眾觀影。 導演陳凱歌所推出《志願軍 第一部:雄兵出擊》於9月28日上映,上映6天後票房滑鐵盧,落後同檔期其他電影。 有部份「愛國影迷」認為,現在看中國拍的主旋律電影已經「沒什麼意思了」。 根據 《美國之音》 報導,中國票房統計網站「貓演票房」統計,《志願軍》上映6天後的票房約為3.8億人民幣(約新台幣17.1億),票房甚至落後同檔期其他電影,與《長津湖》對比,當時《長津湖》上映6天就收獲30億人民幣(約新台幣135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