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腸道是消化系統的一員,可想而飲食與大腸癌的關係實在密切;有研究發現,70%腸癌可透過飲食預防。 註冊營養師周明欣 引用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於2010作出的建議,解釋食物與大腸癌之間的微妙關係。「過多紅肉、加工肉類、酒精都能增加大腸癌的風險;反之,高纖維、高鈣,或食用低脂牛奶 ...

  2. 麥蘆卡蜂蜜可促進胃部健康. 營養師鄭天恩表示,有別於一般蜂蜜,麥蘆卡蜂蜜含天然抗菌成分─甲基乙二醛 (Methylglyoxal,簡稱MGO TM )。. 能對抗幽門螺旋桿菌、大腸桿菌等對腸胃健康有害的細菌。. MGO TM 為麥蘆卡蜂蜜的功效指標,MGO TM 含量愈高,抗菌能力便愈強 ...

  3. 「瀨尿」,在醫學上稱為「夜遺尿」。在夜間尿床,似乎只是發生在兒童身上的問題,確實根據調查,香港約有3-4萬名10歲以下的兒童為夜遺尿患者。然而,若病症沒有得到適當治療,尿床情況有可能延至十多歲甚至成人階段;事實上,每100位成年人,就有2人有夜遺尿問題。

  4. 檢測隱性疾病基因不論事前準備工夫還是檢測過程均非常簡單檢測前可先會見醫生了解檢測者家族曾否患隱性疾病檢測時只需抽取4毫升血液便可檢測超過100種隱性遺傳病基因血液樣本送交美國化驗約3至4星期便有結果

  5. 胃酸倒流多於進食後,尤其飯後1至3小時出現。患者會噯氣,口腔感到酸味,胸口灼熱,有火燒心感覺。 腸胃肝臟科專科林振烈醫生 指出,年長人士由於胃與食道間的賁門鬆弛,故會是患胃酸倒流的高危一族。其他如男性、家族病史、肥胖、吸煙、長期服用鎮靜劑或某些血壓藥等也是相關風險因素 ...

  6. 關節發炎如置之不理,首6個月有4成患者會出現關節侵蝕、變形,故盡早治療最為重要。. 口服藥物如非類固醇消炎藥和改善病情風濕藥,對病情輕微者效果良好,但一般需兩個月才起效。. 發病較急者,便不能單靠口服藥物,而必須同時配合類固醇或生物製劑 ...

  7. 《健康動力》雜誌2020年1月1日起轉為季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