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6日 · code:4500. vid:70effcc4f30971eebd295014c1da0102. uuid:B670D720-8FFE-4569-B39A-51D51E66C45B. requestId:2F0053B6-9043-4A40-9307-3F19B0DD338E. 播放時間:2024-05-16 18:33:46. //除了中環和沙田兩個展覽,香港文化博物館還會舉辦一系列講座,邀請名家學者細說金庸和他的武俠世界,介紹書中 ...

  2. 2024年4月1日 · 金庸15部武俠小說多個經典角色首次以雕塑的形式俠之大者——金庸百年誕辰紀念展覽上呈現由藝術家任哲歷時4年打造。 塑藝術家任哲:「金庸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如果講香港故事的話金庸非他莫屬。 當我這次開始創作金庸這個作品,我開始體會到金庸先生創作時的付出、想法包括他的人性的很多方面,金庸先生在創作人物形象背後的思想,包括他整個人生的胸懷,都能通過展覽 都能通過一尊尊的雕像,帶給香港、帶給更多的年輕人。 金庸展在中環和沙田同步舉行。 在中環愛丁堡廣場的展覽有文藝體驗和10尊雕塑,包括《神雕俠侶》的青年版楊過、小龍女,《倚天屠龍記》的滅絕師太等,還有以《射雕英雄傳》為靈感的蒙古包,展期至7月。 眾多金庸迷前來朝聖打卡,感受「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風範。

  3. 2023年11月27日 · 《年少日記》是新晉導演卓亦謙自編自導的作品,觸發點來自他一位輕生的舊同學:「我大學時一位朋友輕生走了,他走之前一晚其實我見過他,但沒有為意,那時我才22歲。 之後問自己很多問題:為何察覺不到? 若我說了甚麼,他會不會仍留下來? 十幾年後,世界沒有改變,情況甚至更糟糕,今年的學童自殺數字已飊升至歷史新高,大家不是把責任推到疫情,就是歸咎年輕人抗壓能力太低,而沒有把焦點放在最重要的根源——畸型的教育生態及有病的社會價值觀。 《年少日記》是一齣給大人、家長、老師、甚至社會管治者看的電影,當大家以為,刑事化杜絕了體罰,但其實,虐兒已轉化成另一種形式存在至今。 舉個例,每日8小時的課業後,大部分孩子還要沒完沒了地上補習班、興趣班,回家更要面對一大堆作業、小測、默書,難道這不算精神虐待?

  4. 潘麗瓊指做出歲月神偷微型藝術作品的藝術家陳翠薇把電影看了三千多次每一格觀看然後再做出來。 潘麗瓊更曾向羅啟銳和張婉婷查詢,會否有建築圖供參考,但羅啟銳卻回應稱:「沒有!

  5. 2021年1月5日 · 讚好 77. 經歷一場黑暴運動之後,「港青」二字予外界的印象,可能或多或少都會與「港獨」、「暴力」、「不守法」掛鉤,不過日前看過朋友分享的一段影片之後,筆者還是更願意相信,心懷正念、充滿正能量的港青始終佔絕大多數…. 故事的主角叫鄺 ...

  6. 2023年4月24日 · 政府今日24日舉行記者會介紹開心香港系列活動一系列活動由4月29日的全港戲院日打頭陣當日觀眾可以劃一票價港幣30元到全港商業戲院觀賞各類型公開放映的電影藉此鼓勵更多香港市民購票入場觀...

  7. 2019年4月12日 · 由高志森導演執導的電影朝花夕拾.芳華絕代》,於1月3日在香港上映與觀眾共度超過3個月並於4月14日 (星期日)在銅鑼灣Cinema City Victoria舉行首輪公映最後一場獻映。 《拾芳》並非大製作,憑著誠意和信念,以感動人心的改編真人真事故事,以五個歌迷故事從另一個角度讓觀眾一起懷念梅艷芳,感受《拾芳》的人情味和正能量,感謝觀眾的口碑和愛戴,共同創造了這一個小奇蹟! 《拾芳》更為港爭光,已爭取得電影殊榮,高志森導演憑《拾芳》在「第十四屆中美電影節」奪最佳導演獎。 另外,已入圍第7屆溫哥華華語電影節,8月份溫哥華頒獎典禮,電影有望獲取佳績。 原圖﹕電影《朝花夕拾‧芳華絕代》- 拾芳 Dearest Anita Facebook專頁. 標籤. # 高志森 # 梅艷芳. 1.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