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2日 · 無綫日前開始重播他主演的律政強人》,以及再奪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電影証人》,開電視則播放皇家師姐IV直擊証人》;當年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卻受到爭議的十年》,智叔有份演出其中一個單元本地蛋〉。 未知觀衆是否都緬懷他的演出,《十年》近日再次打入影視串流平台Netflix收視榜十大位置,昨日更位列第五。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 大律師是否氣勢如虹、咄咄迫人,甚至令證人「口窒窒」?答:陳柏豪說,真實的法庭審訊有嚴謹程序,確實偶爾與電影一樣有劇力萬鈞的時候。他稱,不時在庭上看到岸然道貌的控方證人,被辯方大律師指出其證供與其他客觀證據的矛盾,甚至被指誇大證供及說謊。
    • 大律師會走向陪審團前,激昂陳辭、抨擊社會不公嗎?答:不會。陳柏豪表示,控辯雙方向法官及陪審團進行結案陳辭時,只能夠總結庭上的證據及證人口供,評價該些證據及口供是否可靠可信,以及能否毫無合理疑點地證明所有控罪元素。
    • 大律師會否互相「鬥嘴」、甚至「疊聲」?會否站起身大叫「objection(反對)」?答:陳柏豪稱,在真實的法庭,「疊聲」是大忌,因為法庭有錄音系統,用以準確記錄庭上的證供及陳辭。
    • 兩套電影的法庭場景,是真實的法庭嗎?答:陳柏豪稱,《正義迴廊》在前粉嶺裁判法院取景,不過真實的謀殺案是在高等法院審理。《毒舌大狀》在前北九龍裁判法院拍攝。
  2. 【明報專訊】「35+」初選案昨日踏入第55天審訊,控方傳召匿名證人「X先生」作供。 自言無加入政黨的X表示,他於2020年5月的新界西初選協調會議拍片和錄音,其間將錄音筆放在袋內,「不清楚」與會者是否知情。

  3. 2021年7月16日 · 2021年7月16日星期五. 法律Q&A|專家證人5問5答 擅長網上術語認人也可成為專家證人? (17:00) 圖1之1 - (資料圖片) 首宗《港區國安法》唐英傑案正在高院聆訊,控辯雙方就如何解讀「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口號傳召學者作專家證人,更與雙方大律師「唇槍舌劍」。 但原來「網上術語」、「Telegram」、甚至「認人」也可成為法庭上專家證人的範疇。 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了法律界人士,為讀者解答一些關於專家證人的疑團。 問:為何法庭需要專家證人? 答:法庭處理的案件當中,有不少均涉及不同的專業範疇,實際上法官不能只依靠人生經驗及常識,以及證人提供的事實證據作出裁決,專家證人正正就是在這些案件中,為法庭提供協助。 問:審訊中有什麼常見的專家證人? 當專家證人有什麼資格?

  4. 2024年5月31日 · 法官考慮證人供辭、呈堂協議文件等,稱從協調會議結束至初選提名期2020年6月完結,除少數有所保留的人之外,運用否決權是絕大部分參選人的共識。本案核心是初選提倡否決財案,而初選是戴耀廷主張「攬炒十步」的一步,辯方曾爭拗這想法不切實際。

  5. 3 天前 · 證人區諾軒趙家賢 口供不一須裁真偽. 【明報專訊】發起「35+」初選、曾稱之合法的戴耀廷認罪,但他在這場審訊中無作供且沒旁聽,主要由負責組織的立法會前議員區諾軒及前民主動力召集人趙家賢,以「從犯證人」身分供述初選計劃,指證不認罪的16人 ...

  6. 2023年5月8日 · 根據匿名令,該人在本案名為證人X,傳媒和法律團隊不得公開X的身分、照片和住址等資料,X將在屏風後作供,並經特別通道出入法庭。 聆訊明(9日)續。 鍾錦麟今早作供完畢後控方申請為接下來作供的證人匿名惟部分被告對匿名令的範圍表達關注。 法官陳慶偉總結指,控方認為要保障該證人免受傷害,辯方則主張不必設限。 代表李予信的辯方大律師關文渭要求修訂匿名令的範圍,指公共領域已存在涉及該名證人的資訊,法庭難以阻止資訊進一步傳播。 法官陳慶偉表示,該證人擔心遭受騷擾和恐嚇,法庭要保障該人的身分;如果匿名令不包括已發布的資訊,變相無法保護證人。 另一法官李運騰表示,證人擔心披露身分後遭受網路欺凌,法庭要從公平審訊和保護證人之間取得平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