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共找到1筆符合 李麗蕊 的資料 搜尋全站» 拾夢新城 1990年﹐香港政府容許第三間廣播電台成立﹐於是遂有新城電台的出現﹐2000年新城為了紀念開台10週年﹐並且為旗下的新城人間互助基金籌款﹐於是便製作了一場由數10名紅歌手與藝人合演的慈善舞台劇......

  2. 70年代初期﹐台灣歌曲登陸香港﹐流行歌廳的演唱形式﹐一個晚上﹐兩個姊妹花愛上同一個男樂師﹐仿彿就是文藝色彩的“一簾幽夢”。 時藉股市高企﹐社會一片炒風。 第三場﹕三寶茶餐廳. 70年代中期﹐星期日開始有賽馬﹐許冠傑的歌曲代表了市民的心聲﹐電影圈中還有小龍… 第四場﹕八部半民歌餐廳及聲雅廊. 80年代初期﹐隨著經濟富裕﹐學生們開始滿有抱負﹐尋求自己的理想﹐台灣校園民歌也在此時登陸本地﹐面香港也流行著斯斯文文的創作型歌手陳百強…。 踏入80年代中期﹐民歌餐廳沒落﹐開始流行酒廊﹑歌手也步入偶像化的年代﹐社會也開始出現時代女性﹑女強人… 第五場﹕遊戲城電子遊戲中心. 80年代中期﹐市面流行電子遊戲機中心﹐青年人也開始講求名牌… 第六場﹕新年代卡拉 OK.

  3. 2023年2月4日 · 粵語片男星─張儀的十年電影路:「嶺光」頭牌小生、「銀壇淑女」丁瑩的銀幕情人;戲路先忠後奸的演技派. 回顧1960年代的香港粵語片圈,必會提及由製片人黃卓漢(1920~2004)籌辦的「嶺光影業」。. 說到「嶺光」,又必會聯想到其最倚重的女主角「銀壇淑女 ...

  4. 八十年代初,美國有個著名的例子,一件座落紐約曼克頓區,名為「傾斜之弧」的公共藝術作品,因阻礙了行人對公共空間的使用,引起了當地居民的激烈反對;經過八年不斷的爭議與訴頌後,藝術品在民眾強烈的聲音下被搬走。 澳門的例子則主要發生在牛房倉庫, 五年澳門藝穗的展覽,邀請了幾位法國青年藝術家在牛房進行駐場創作,更中一位藝術家,將澳門人常用的竹柄地拖作為主要的創作媒材,以巧妙的創意在牛房倉庫外圍一片小小的閒置空間作藝術裝置,這個創作概念他在歐洲其他地區已實行過,旨在對抗街道商品廣告招牌對公共空間的侵佔,以及它們所造成的視覺污染;這創作動機「以民為本」的藝術行動,最後據說卻遭到鄰訴,認為影響市容。

  5. 原來當年上海名公子雲昇與政要的女兒結婚﹐可是小柳當了他的情婦﹐兩人私奔到香港。 唐逸修是雲昇的表弟﹐暗戀小柳。 可是大陸解放後﹐因為雲昇要離開小柳﹐返回上海﹐故此唐逸修一直接濟她。 小柳其實已警戒阿沖不要偵查下去﹐可是阿沖看了日記之後﹐卻因起了好奇心﹐雖然小柳未有進一步阻止﹐不過她已動了殺機﹐而首個目標是 Julia﹐因為她找來私家偵探﹐找到當年那個為小柳送稿的牛奶仔陳小明﹐而且她也明知Julia暗戀著阿沖。 原來陳小明是山頂那個賣水果的小販﹐當年他負責每天送半打牛奶給小柳家﹐因為小柳不喝牛奶的﹐所以3瓶給雲昇﹑3瓶給唐逸修﹐但是有天當他來收牛奶錢的時候﹐唐逸修慌忙而逃﹐至於小柳在樓上走下來﹐下體流血﹐驚慌的小明立刻離開。

  6. 2022年4月25日 · 江雪的演藝經歷,恰巧是11年「光藝」、11年「亞視」、11年加拿大電台,少變動的高穩定度,堪稱藝界公務員。. 可貴的是,貌似柔弱的江雪雖不張揚,但凡事皆有自己的主張─萌生當明星的念頭,就鼓起勇氣應考;婚後欲復出銀幕,便理性與親人商量;不願 ...

  7. 《分手又如何》(內地譯作《愛,不愛》)( Come Rain, Come Shine )是第 35 屆香港電影節的韓國電影之一,由胤基導演,玄杉與林秀晶主演。 很喜歡這電影,而且劇本、演員都很出色,卻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套難熬的電影。 坦白說,這片長 102 分鐘的電影,感覺像四小時。 坐在我左手邊的中年男人睡着了,朋友坐立不安地在掙扎,我也曾在電影的中段短暫失守。 這電影的節奏極慢,故事平淡,甚至連對白也不多,要觀眾自己用心感受演員舉手投足間滲出來的劇張力。 幾乎沒有背景音樂,只有傢具移動的聲音、雨聲和沉默,全片淡且靜。 不過如果觀眾用心欣賞,這電影的細節處理得很好,例如男女主角在樓梯一個向上走,一個行下走,他們可以一致地猶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