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9日 · 多數人的投資問題通常不是技術層面的事。. 於是當我遇到一些投資成功的達人時,. 也會去比對一下,他是如何克服這些問題,想法和一般人到底有甚麼不一樣。.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兩本書:. 《 6年存到300張股票 》、《 每年多存300張股票 》. 作者陳 ...

  2. 2014年10月5日 · 交易技巧. 最後更新:2021-06-02. 「是否值得買進? 「什麼時候買進?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層次的問題。 但大多時候被當成同一件事情在處理。 舉個簡單的例子: 「周KD>80」「日KD<30」 是買進時機? 但這兩者並非同一件事情。 事實上, 周KD (長期勢)判斷是否值得買進, 日KD (短期回檔)判斷才是判斷買進的確切時機。 好像還少了些什麼。 因為在這之前隱藏了一個假設, 「假設價格序列存在某種規律性。 在這個例子中,是”假設強者恆強”的價格規律性。 這個假設的重要性在於,它是判斷這個策略未來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據。 若未來的價格序列因為某些原因,失去強者恆強的特質時,使用的資料或指標必須足以辨識這種現象…凡事都要從最壞的開始打算起。

  3. 2021年8月23日 ·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帶大家快速解釋什麼是效率市場假說, 以及在投資上我們應該抱持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效率市場假說是什麼? 效率市場假說與投資策略的關係. 3種效率理論:弱式效率、半勢效率、勢效率. 效率市場假說的反面論點:無效市場理論. 效率市場假說的正面論點:研究顯示:多數基金無法戰勝大盤. 效率市場假說是什麼? 效率市場假說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簡稱EMH),中文也可以稱為 有效市場假說 , 是由美國經濟學家尤金‧法馬 (Eugene Fama)在1970年代提出的。 它的核心概念是:如果在證券市場中,股票價格在任何時間點都可以反映所有可獲得的公開資訊,那麼這樣的市場就稱為有效市場。 效率市場假說定義:效率市場存在的基本假設.

  4. 2022年10月7日 · 8款最實用的看盤軟體推薦比較. 2022.10.07. 台股券商使用教學. 最後更新:2024-03-18. 投資時如果能搭配好用的工具,在做策略及選股時便能更上手,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列出8款最實用的免費 vs 付費看盤軟體,依不同軟體的特性,分為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投資人各適用的工具,也有查詢 ETF折溢價 、整合不同證券戶查看個人資產的實用軟體。 除了看盤取得資訊以外,也包括一些對投資相當實用的軟體APP工具。 注意:此篇的看盤軟體推薦以 台股 為主,若想知道美股的可以閱讀 美股看盤軟體推薦 。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看盤軟體推薦清單. Fugle玉山富果-全線上開戶下單的實用平台. 三竹股市-技術面投資人必用的App. 台股ETF折溢價查詢-ETF投資人快速查詢折溢價.

    • 陳百強1
    • 陳百強2
    • 陳百強3
    • 陳百強4
  5. 2015年4月4日 · 盲點1. 資金越少,投入時間的效率越差. 投資並不是投入越多時間,成果就越好. 最明顯的例子, 就是多數基金經理人的績效, 落後 指數型基金 ETF。 (成果差不多,但主要是輸在手續費) 這些基金經理人, 他們每天全職投入,知識、資訊都很充足, 但卻贏不過指數化的選股, 這代表, 在投資上投入的努力,和成果並不會成正比。 資金少時,投入再多時間,報酬仍然很有限. 同樣每天投入5小時, 假設你的研究成果,每年能額外多帶來1%的報酬. 1億元的1%,能多賺 100萬。 但100萬元的1%,只能多賺 1萬元, 資金很少時,效益通常不大。

  6. 2022年2月5日 · 波浪理論是一種用來預測未來股價趨勢的方式,它並非一種精確地計算,因為每次波浪出現的時間、幅度會略有不同,是一種比較框架性、架構性的概念和描述。 由於波浪理論很難量化分析,所以我本身其實並不是很認同這個理論,不過它仍算是市場上一個廣為人知的方法,有看過一些分析軟體上甚至也會協助做波浪的繪圖。 這篇文章市場先生從艾略特波浪理論的規則、計算,包括這理論一些名詞、第一波到第五波、ABC波等等,分別介紹它們的意義。 本文市場先生會告訴你: 波浪理論是什麼? 艾略特波浪理論的規則. 多頭、空頭行情時的艾略特波浪規則. 艾略特波浪理論-延伸波. 邪惡的第5波? 艾略特波浪理論如何計算波浪? 如何將波浪理論運用在交易中? 波浪理論是什麼?

  7. 2016年2月21日 · 這一句話,已經說完了投資的本質. 「雪球」就是「投資的成果」, 影響最後雪球大小的,就只有3件事: 1. 找到夠長的坡道:也就是「時間」 坡道要長,除了「活久一點」,就是「早點開始投資」 雪球的坡道就是時間, 但除非你的祖先有幫你做好投資, 否則人一生的時間是有限的, 除了「活久一點」 (這很實際,但不容易控制…) 另外就是「早點開始投資」。 為什麼越早開始投資越好? 看看數字就知道: 投資要趁早. 晚開始的話 … 只好比別人多努力 10年! 假設投資報酬率 5%, 20歲開始投資,每年投入10萬, 剩下的只投入10年 (共投入 100萬元)就停止投資,放到50歲會有 350萬元。 但如果30歲才開始投資,同樣每年投入10萬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