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6日 · 2021-08-16 Steven Cheung. 上週長和(SEHK:1)及長實集團(SEHK:1113)公布業績,中期股息重新增長,長線投資者應該感到滿意。 長實與長和均是長和系的旗艦,惟形勢不時改變,長和系要角不時易手。 更多內容: 投資長和要注意的3大要點. 由於現時環球各國對國家安全重要性提高關注,未來長和在電訊及基建資產收購機會有限,惟各國對外資投資房地產的疑慮不太大;長實未來進行收購的可能性較長和為高。 從這個角度看,長實才是李澤鉅的至愛。 投資者如果要配置傳統行業股票,長實潛在升幅較長和為高。 進一步剖析長實為何是李澤鉅至愛前,簡單分析一下長和及長實業績重點。 先講長實,疫情持續情況下,集團營業額按年倒退按年倒退17%,至242.6億元。

  2. 2019年12月11日 · 2019-12-11 Steven Cheung. 長和系舵手李嘉誠在2018年退休前後,開始部署業務轉型及重組,2015年終於分拆成為長和(SEHK:1)與長實集團(SEHK:1113)兩大上市旗艦。 那一隻投資價值更高視乎收購業務的阻力。 長實主攻英國地產相關的固定收益投資,政府無意干涉。 反觀,長和主攻電訊、港口及基建均屬戰略資產,展望未來在海外進行併購難度大增,增長潛力急轉直下。 「股神」畢菲特師傅格拉罕(Benjamin Graham)指出,「短線而言,股市是投票機器,長線而言,股市是磅重器。 」格拉罕的意思是股市最終會分出貨真價實的贏家。 長和收購策略到盡頭.

  3. 2021年8月31日 · 「潛力股」 :通常是落選股,但都有值得留意地方及上升潛力。 或會先放入監察名單。 「大市及宏觀動態分析」 :重大經濟、宏觀或政策對個別行業/公司投資價值影響。 「熱門股」 :市場大熱大家都關心的股份。 通常有上升潛力或可能大跌才寫。 內容分佈: 可預期「潛力股」比例會高於「倍升股」,大家要明白被篩走的股一定較多,但不代表無投資價值。 更新頻率: 每星期起碼會出一篇文 (通常不止)。 訂閱前要看. 雖然只會揀有實質業務的公司,但明日之星潛在回報高,風險自然高。 所有內容為分析性,並不是任何投資/交易建議,大家做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己評估風險。 投資股票的錢,建議最好是未來3年至5年也不需要用的才好用來投資。 您的支持是創作優質內容的動力!

    • 第一點:開宗明義就提貨幣政策
    • 第二點:關鍵審計事項仍是商譽減值評估
    • 第三點:債務償還狀況影響股東長遠回報
    • 未來挑戰:利率變化、資產價格與債務匹配的聯繫順序
    • 投資者應該怎樣分析?

    過去,集團成功預測了某些政治及經濟衝擊,判斷十分準確。如今「錢太多有害處,都怪美聯儲」已經成為世界潮流,集團也許也有同感。面對低收益、不能預料的經濟及政治環境,集團怎樣應付? 從報告中可見,年末,集團有24%及31% 的投資分別在歐洲及英國,對應通過貨幣互換後,淨債務分別是歐元佔81%及英鎊占3%。集團利息支出折合98億港元,加權平均債務成本2.4%。金融負債賬面值4,840億港元,相對淨資產5,908億港元。通過利率掉期,已將等值506億港元債務轉為固定利率,假如利率上升100個基點,加權平均債務成本會增加0.2%。

    過去,集團好幾次重大收購都是物有所值,可見時機之準。如今把收購價盡量提高,「話知你資產泡沫」也十分常見。集團近年完成的收購,是否不用「排毒」,並且更鞏固業務基礎? 從報告中可見,集團擁有大量因各項收購而產生的商譽及品牌名稱,年末合共約4,119億港元,業務範圍遍及全世界。商譽主要是2015年收購和黃及近年收購Wind Tre交易後獲得,主要分為零售及電訊業務,分別約1,140億港元及1,270億港元。集團年內購入Wind Tre 餘下50%權益,較公平價多付971億港元,但對電信業務EBITDA有貢獻。集團對電信業務頻譜牌照及擴大網絡的支出仍然審慎,保健及美容產品業務繼續是主要盈利來源,歐洲零售業務亦有穩固表現。因此,集團認為商譽及品牌名稱都無須進行減值。

    過去,集團一向擁有資金優勢,而且零售業務更是穩定的現金來源。但時間一到「還款鬧鐘」必然響起,各種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變量,潛在互動變化,如今以集團的投資規模來說,是否不用擔心那些復雜的資本遊戲? 從報告中可見,年末集團有58%的歐元債務(折合約845億港元)將於五年內到期,主要是集團發行的企業票據和債券,利率介乎2.7%至6.2%。年內集團償還借款現金減少550億港元,新增借款增加553億港元。經營業務現金收入557億港元,加上其他項目,年內現金減少215億港元。集團在業務回顧中表示,將維持穩健的流動資金水平及健全的資產負債狀況。

    世界貨幣供應量一旦增長勢頭 下降,足以影響市場對利率及風險資產的價格預期。怎樣抽取市場預期?看工業國家政府債券收益率曲線。由於市場認為這些債券接近無風險並且最具流動性,參與買賣的交易員非常多,所以市場出來的判斷很有參考價值。最近就出現了中長期收益率低於當期,做成收益率曲線倒轉,表示市場預期風險投資回報並不吸引,更傾向無風險的中長期債券。 收購產生的商譽,需要進行強制性的年度減值測試。但減值測試的主觀性很強,判斷和假設經常滯後,假如要等到經營業績及投資回報惡化,至少相隔兩年。 各種資產負債公允價值變量的潛在變化,隨之而來的風險資產價格急劇下跌,都會為債務融資帶來挑戰。

    利率是否可以保持「長期低」局面?面對未來挑戰,集團怎樣「再平衡」投資帶來的風險及回報?市場對於長和股價的預期是否考慮這些挑戰?雖然業績報告沒有直接表達,但今後投資者需要明白:「決定不做決定」代表甚麼意思了。

  4. 2021年11月15日 · - HK MoneyClub. 楊惠妍頻頻增持 碧桂園成內房信心之選? 2021-11-15 Carlos Hie. 多家內房股陷入債務危機,一些原先未有觸碰到「三條紅線」的房企也爆出債務違約事件,令投資者對內房股信心盡失。 龍頭房企碧桂園 (SEHK:2007)今年以來股價累跌約25%,不過公司大股東兼聯席主席楊惠妍於11月初連番大手增持,相信可為投資者注入強心針。 更多內容: 染藍倍升股:比亞迪 碧桂園服務 信義光能 值得長揸? 、 內房風暴下創造的抵買機會 、 打壓內房下具潛藏爆發力的港股 、 恒大接近違約 華置停牌 投資者學到的理財智慧.

  5. 2021年5月15日 · 【MPF實戰】港女MPF實戰倉! 佢地買咗乜? 邊個會係贏家? 2021-05-15 MPF醫務室. 成日聽人講性格決定命運,咁性格對投資有無影響呢? 之前就話先求知再投資,現在有人話契媽係先知, 究竟要點先可以管理好自己強積金呢。 我地今次請來三位港女,分享佢地對強積的睇法, 例如佢哋揀咗乜嘢計劃,揀咗乜基金。 從佢地的討論中, 我哋會見到原來一般人對強積金投資都有一啲錯誤嘅理解, 或者錯誤嘅觀念。 我波波都會問返我哋嘅 MPF 醫務室醫生, 再指出佢哋有乜嘢錯誤觀念。 今次參加強積金實戰倉既3位港女,仲會分享佢哋嘅強積金投資, 由佢哋既投資分佈,你哋估唔估到三個月之後, 應該係最後嘅實戰倉贏家呢。 Hailey:你好我叫hailey,我儲強積金都儲左差唔多1 0年啦,中間都轉過幾份工嘅。

  6. 2022年4月4日 · 2022-04-04 Steven Cheung. 碧桂園服務(SEHK:6098)在過去幾年透過收購合併的野蠻成長,來到今次業績管理層已經預告收購合併 大規模併購告一段落。 如果缺乏大型併購的物管股,又不能上調管理費又有何價值? 筆者相信碧桂園服務野蠻增長已經告一段落,但個別物業管理股仍有投資價值,華潤萬象生活(SEHK:1209)至少在兩個層面的投資價值較碧桂園服務更勝一籌。 去年碧桂園服務收入為288.4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84.9%;純利40.3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50.2%。 從這兩組數據看,去年碧桂園服務邊純利潤不升反跌。 因為碧桂園的物業管理服務、社區增值服務、非業主增值服務、三供一業業務、城市服務毛利率均錄得下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