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5日 · 1. 收入不高兼負債 決心學理財. Nicole Victoria現時是一名母親,身兼理財教練及地產經紀的工作。 但年輕時跟很多人一樣,大學畢業後任職年收入只得5萬加元(約31萬港元)的工作,同時,要背負4萬加元(約25萬港元)的學費貸款。 她本以為進入職場後,能夠賺足夠的錢讓她過理想的生活,但由於收入不高,而且要償還債務,她經常入不敷支,面臨龐大的經濟壓力。 後來,她意識到,問題不在於她的收入不高,而是她沒有妥善管理個人財務,「人可以憑年收入4萬美元而致富;也可憑年收入10萬美元而過得潦倒,這完全取決於你如何善用手上的金錢。 」於是她決心開始學習一切有關於理財及投資的知識,由償還債務及投資,將個人資產滾存至100萬美元(約776萬港元),並建立她想要的生活。

  2. 2020年2月26日 · 財政司司長茂波今日(26日)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今次宣布向18歲或以上人士派1萬元。今次將會是港府第3次派錢,惟上次派4,000元手續繁複,遭不少人詬病。是次派錢與之前的申請資格及手續有甚麼不

  3. 2021年10月15日 · 他在2000年毅然放棄金融界高職,投身成為全職獨立股評人,以服務小投資者的利益為己任,是現時香港受歡迎及具權威的投資專家之一。 播出日期:9月6日至9月10日. 第一集: 陳永陸港股未言見底 關鍵時機睇幾時? 第二集: 「一手蟹貨就無謂愈溝愈淡」 陳永陸:下半年宜選穩健高息股. 第三集: 美股會爆嗎? 陳永陸解構港美股市關係. 第四集: 陳永陸的收息股心水! 點睇樓市前景? 第五集: 陸叔輸得甘才有深刻教訓 「哭股喪」不如積極研究應對策略. 簡志健(紅猴)

  4. 2021年3月4日 · 最後更新: 2021/03/05 12:49. 分享:. 人生贏家財務自由唔撈投行 80後做YouTuber教理財. 如果你是80後,30多歲,理應正努力為事業打拼;又如果你是一個擁有穩定收入的iBanker,又會否放棄這份工作,化身YouTuber?. 80後的Rain正正就是有iBank(投資銀行)「唔撈」,靠 ...

  5. 2023年12月5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3/12/05 18:00. 最後更新: 2023/12/05 18:33. 分享: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不少年青人投身工程專業,源於一股對推動社會發展的憧憬和熱誠。 建造業一直為年輕人打造實現夢想和發揮潛能的舞台,創建無限可能的人生未來。 有青年工程師不惜犧牲公餘休息時間參與訓練,持續追逐壘球夢;有的北望神舟高等學府,藉專業交流增廣「建」聞,更收穫滿滿的友誼和人生體驗。 這些年青人不斷突破自己、大膽追夢,更為社會發展注入創新活力,發揮所長貢獻國家。 投身工程專業 不忘追逐壘球夢. 自2021年加入中國建築工程 (香港)有限公司,盧泳恩除了是一名屋宇設備工程師外,亦是女子壘球港隊成員之一,早前更代表香港出征杭州第19屆亞運會,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所長。

  6. 2021年10月12日 · 譚新強指,中國「去虛入實」由互聯網產業改為發展半導體、能源等製造業,但若要發展這些產業,就會耗用大量電力,減慢實現碳中和的步伐。 數據年代令生活變得虛擬化,亦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若要中國兼顧經濟發展與減排,譚新強指出,中國實際上需要推動虛擬經濟,如用網上會議代替實體會議,減少交通,在維持經濟增長之餘,更減少對地球的傷害。 可是,中國推動「去虛入實」政策是反方向而行,政策方向不一致亦令到相關行業的發展受到打擊。 00:10 - 01:24 監管措施出於理性思考還是情緒化反應? 01:25 - 03:40 中國墮入圍城受困心態. 03:41 - 07:14 短期推出多項政策 未充分考慮影響? 07:15 - 08:57 限電政策與碳中和的關係.

  7. 2020年12月18日 · 「輸錢皆因贏錢起,因為你曾經贏過錢,你有信心在該件事上贏更多錢,所以亦令自己輸了錢。 【行山變買樓! 黎諾懿分享首次置業經歷 嘆港樓價高難上車: 按此 】 投資輸近百萬經歷 成裝備自己契機. 損手經歷讓黎諾懿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之後加緊學習投資知識,他認為「每個地方都可以賺到錢,但視乎你對事情的認知有多少。 你認知愈多,賺錢能力愈高。 」此後投資前,他都會先了解投資產品及公司的背景。 黎諾懿指,不少人投資產品時只著眼風險高低,卻未有了解當中的成份;他認為知道所投資的基金如何組成,便可因應市況而改變投資策略。 隨着歲數增長,黎諾懿近年投資態度亦愈趨謹慎,以投資債券、基金為主,因為回報率較高但風險較低。 點擊圖片放大. +3. 收息VS升值? 轉投科技股有得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