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9日 · 從整單交易而言,近東得以套現避免身家歸零,深圳國際可能獲得新客戶,張近東及深圳國際均昰贏家,唯讀蘇寧易購本身暫時未見到正面協同效應。

  2. 2021年8月31日 · 我們撰寫的《 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 》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 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 按此 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 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 女股神Cathie Wood剛話不買中國股票,但京東 (NASDAQ: JD)績後卻急急買回,投資策略反覆。 今年以來她旗下ETF表現如何? 投資又有什麼啓示?

  3. 2019年12月9日 · 周黑鴨(SEHK:1458)早前決定一改堅持了17年的商業模式,正式宣布啟動特許經營,將商業模式升級為「直營+特許經營」。. 而這亦非周黑鴨今年的唯一大動作,於8月底,宇晨出任企業行政總裁。. 連串動作背後,是集團業績持續受壓。. 集團由 2017年的 1027間門 ...

  4. 2019年9月23日 · 惠理集團. 有「香港巴菲特」之稱的價值投資人-謝清海,是資產管理公司惠理集團(SEHK:806)的共同創辦人。. 之不過,近年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似乎對惠理的發展前景很不利。. 未來要留意哪些重要因素?.

    • 揣摩大戶下月期指何時開始建倉
    • 兩個成交密集區下限高於二萬六
    • 第三季起港股走勢由消息面主導

    觀乎下月期指 (11月期指) 於10月18至22日 (上週) 每日成交量分別是1,525、1,816、3,436、2,545和4,017張合約,其中10月22日突破4,000張,為9月30日以來最高,反映大戶於此日開始建構下月期指創位。 從10月22至27日共四個交易日可觀察11月期指成交分佈,但始終今日才見成交峰值,故此以下大戶期指建倉看法為初步分析,必須下回再發佈市評文章 (11月1日) 才能作出大戶最終建倉位置結論,所以大家務必留意。按現時初步觀察,從10月22至27日的11月期指有兩個密集區,分別見於26,032至26,060點,以及26,075至26,110點。

    兩者分別涉及29和36點,相對合計成交量為63,358和78,807張合約,即兩個範圍內的平均成交量為2,185和2,189張。而這四個交易日的期指範圍介乎25,554至26,257點,累計成交量為443,491張合約,平均成交量為693張,即上述兩個範圍的平均值均高於2,100張合約,是整體平均值的三倍以上,反映這兩個成交密集區,為大戶建構11月期指倉位的位置機會大。 兩個範圍的期指平均值為26,045和26,093點,較昨日下午4:30收報25,577點分別高出468和516點。倘若大戶現時要有利可圖,配合於26,045和26,093點建倉,必須是建淡倉。

    若然連同今日的11月期指數據,仍見密集區下限值在26,000點之上,方能得出大戶於11月期指已建淡倉的結論。但誠如9月30日發佈市評文章時指出,有別於今年第二季或之前的情況,大戶在每月開局時已部署的倉位,傾向維持至下次期結時才會變倉;但自第三季起港股走勢由消息面主導,超出大戶控制範圍,故此有可能在期間出現變倉部署,正如在9月中途便是如此,開局時建了好倉,其後轉建淡倉。留意昨日恆指挫逾400點,錄得自10月5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反映在10月甚為罕見,相信與市場憂慮中美關係突然變得緊張有關。 這種緊張氛圍若被外媒「肆意」作出渲染報導,難免仍會令港股續跌,恆指昨收25,628點,為10月19日以來最低收市位,而自10月18日起恆指處於50天移動平均線之上,昨日在25,347點,較上述收市位高281...

  5. 2021年3月1日 · 期內沽出期指為13,206,而於2月26日期指介乎28,900至28,950點買入則為8,822,佔比近67%,由此推斷大戶已平倉套現約2/3合約機會大,每期指獲利逾6萬港元,超過8,000張大家可計一計大戶獲利多少,是高達九位數字。

  6. 2022年6月9日 · 1.香港經濟日報. 據聯交所資料,David Webb在5月30日增持約6萬股增持香港經濟日報,每股平均價1.14元,持股佔比由8.98%上升至9%。 而自去年10月以來,David Webb密密加倉,持股比率已由原先的8.56%高出0.44%。 增持後,David Webb仍為公司第五大股東。 經濟日報是一家多元媒體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出版《香港經濟日報》、雜誌及書籍、提供電子財經資訊及物業市場資訊服務,以及提供培訓課程與經營優質生活網站。 公司2020/21財年盈利增2倍至3092萬元,但仍未及疫情及社運爆發前、即2018/19年的7152萬元。 截至2021年9月,中期盈利為2316萬元,按年跌19.4%,但按走勢而言,全年合計盈利可望按年錄得回升。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