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教育服務. 本著基督精神及天主教倫理道德價值,香港明愛教育服務秉持「以愛服務 締造希望」的信念,履行「扶助弱勢社群、發展人的才能、致力溝通和解及建立回饋精神」的使命,提供以終身學習、綜合全人教育及公平機會為基礎的優質教育,讓我們的學生,縱使有些來自社會上最末後無靠 (the Last)、最卑微無助 (the Least)及最失落無救 (the Lost)的一群,轉化成充滿愛心 (Loving)、主動學習 (Learning)及具備領導才能 (Leading)的人,一展所長,貢獻社會。 服務分為四大項: 學前教育. 特殊教育. 職業訓練及教育. 社區及高等教育. 各服務均在香港教育局註冊,所提供的教育服務對象主要是弱勢及有特殊需要的學生。

  2. www.caritas.org.hk香港明愛

    關於明愛. 香港明愛 (明愛) 於1953年7月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創立。 目標是為貧苦大眾提供救濟及康復服務。 明愛因應戰後初期動盪的社會,向弱勢社群提供援助,解燃眉之急。 自建立服務雛型以來,明愛一直致力協助那些尋求自我發展及自力更生的巿民大眾。 作為一個提供多元化社會服務的機構,明愛與時並進,發展及優化各項服務。 在社會變遷和面對種種挑戰下,明愛仍然不斷追求卓越,完善服務。 明愛服務範圍廣泛,主要包括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護理和社區服務。 了解更多. 個案分享. Caritas - HK.

  3. www.caritas.org.hk › resources › newsletter《愛 服務》

    LIN FOROhOA DIANA NORA IGO Arœl ia Arpon Mmes Dewi —A-X-eufî -sna , Created Date 12/23/2015 2:56:58 PM ...

  4. 明愛的服務主要分為四個類別:即社會工作、教育、醫療與社區及其他服務,例如地區事務及接待服務。 各部門負責推行機構及所屬服務的政策、協調整體服務和評估部門的工作效益。 各部門均設有由不同專業人士組成的委員會,領導各部門,並提供專業意見。

  5. 明愛英文名稱 “ Caritas ”意思是「基督之愛」。 為了見證基督的愛,明愛堅持紮根於社會基層、並為最需要援助的貧困人士服務。 非以操控、非以教訓、非以判斷,乃以服務彰顯寬容仁愛,並以恩慈關愛團結社會。 明愛更希望透過各項服務,最終能協助受眾發展自我,克服人生路上的各種困難及挑戰。 明愛認識到與時並進、緩急有致的重要性。 我們相信,作為一個教會機構,明愛是傳播愛心的一道橋樑、一件器具、一個中介、一股動力。 服務不應只達到物質效果,而是要鼓舞人心、回饋社會;服務本身更是一個推廣普世信仰價值的機會。 在明愛的理念裏,受助人並非依存者,而是需要機會實現自我的弟兄姐妹。 不論受助者的種族、性別、信仰或理念,明愛也希望藉著各項服務,全面照顧他們在人生不同階段的需要。

  6. 宗旨. 透過推廣終身學習,授人以漁,幫助社會人士憑藉知識和技能,克服人生路上各種困難及挑戰,從而締造公義、進步、和諧共融的社會。 提供開放的學習途徑,讓有志向學的人士,可以隨時重返校園,繼續進修;尋求更高的知識學歷、工作技巧及寬恕和睦的態度,以發展個人潛能和參與社會事務。 成就. 為配合常規教育制度及順應社會的學習需要,明愛社區及高等教育服務建構了一個完善的終身學習平台,並已推行一套多元化的學習系統,包括常規及非常規課程,為學生提供更多升學的選擇。 明愛白英奇專業學校創校於1971年,設有「商務及款待管理」、「通識教育及語文」、「設計」和「健康科學」共四個學系,提供香港資歷架構第四級課程。 學校致力發展成為一所有質素的社區學院,為學生提供更多升學途徑及專業培訓。

  7. 賀詞:亞洲明愛主席 - Dr. Benedict Alo D'Rozario. 6. 序一:天主教香港教區 - 周守仁主教. 8. 序二:香港明愛總裁 - 閻德龍神父. 10. 信念、願景、使命、核心價值. 11. 香港明愛標誌的演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