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臺灣正體. 工具. 杜預 (222年—285年), 字 元凱 , 京兆郡 杜陵縣 (今 陝西省 西安市 )人, 曹魏 末與 西晉 前期 政治家 、 軍事家 、 學者 。 出於 京兆杜氏 ,西漢御史大夫 杜延年 十一世孫 [1] ,亦是 襄陽杜氏 先祖。 生平 [ 編輯] 司馬昭 當政時,杜預娶了司馬昭妹妹 高陸公主 ,官拜 尚書郎 ,承襲其父 杜恕 原爵 豐樂亭侯 。 四年後轉參相府軍事。 景元 四年(263年),鎮西將軍 鍾會 領兵討伐 蜀漢 ,杜預當時以鎮西長史隨軍。 次年鍾會在蜀漢故地 意圖叛變 ,但因士兵譁變而失敗,所屬官吏很多都遇害,杜預因其機智才得以倖免,事後獲增邑。 西晉建立後,他在 泰始 年間曾任河南尹。

  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春秋經傳集解 》是由 晉人 杜預 所著,為清人 十三經註疏 之一部分,唐代《 春秋正義 》之根據。 此本的重要性在於:首次將《 春秋 》與《 左傳 》以時間(年)加以裁切,成為經傳注合行本,可能影響到《 公羊傳 》與《 穀梁傳 》的經傳合寫與合刊,對於日後《春秋》類文獻的體例發生重要作用。 隋朝人 劉炫 作《杜解規過》,指出杜預《左傳集解》失誤之處有一百五十餘條。 但此書久不傳,今僅散見 孔穎達 《正義》中。 唐代 唐太宗 詔令 孔穎達 與諸儒共參議,貞觀十六年撰成《春秋正義》60卷,此書係根據杜預的註解。 清儒對《春秋經傳集解》杜注大加批評。 [1] 顧炎武 作《左傳杜解補正》三卷首開批杜前例。

  3. 春秋經傳集解》是由晉人 杜預所著為清人十三經注疏之一部分唐代春秋正義之根據。 此本的重要性在於:首次將《 春秋 》與《 左傳 》以時間(年)加以裁切,成為經傳注合行本,可能影響到《 公羊傳 》與《 穀梁傳 》的經傳合寫與合刊,對 ...

  4. 吳江陵守將伍延企圖詐降以偷襲杜預被杜預識破派兵強攻江陵今湖北省荊州市),於二月十七4月3日破城 [參17]。 此時, 胡奮 也派兵攻佔江陵周邊的另一重要據點 江安 (今湖北省公安縣) [參9] 。

  5. 6 天前 · 臺灣正體. 工具. 甫 (712年2月12日—770年), 字 子美 , 號 少陵野老 , 諡號 杜陵野客 、 杜陵布衣 , 唐朝 現實主義 詩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會寫實著稱。 甫家族出於 京兆杜氏 分支,唐朝時京兆杜氏多自稱為 杜陵 人。 曾任 左拾遺 、 檢校 工部 員外郎 ,後曾隱居成都草堂,世稱 拾遺 、 杜工部 ,又稱 少陵 、 草堂 。 甫與 李白 並稱「 李杜 」 [1] ,為了與晚唐的兩位詩人 李商隱 與 牧 即「 小李 」區別,又稱作「大李杜」,明清以後也常被尊稱為「老杜」。 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在身後,甫的作品最終對 中國古典文學 和 日本近代文學 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 。 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作品集為《 杜工部集 》 [3] 。

  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左傳 》,全稱《 春秋左氏傳 》,原名《 左氏春秋 》, 漢朝 時又名《 春秋左氏 》、《 春秋內傳 》、《 左氏 》等,是一部 編年體 史書 ,記錄 古中國 春秋時期 中原 各國的歷史 [1] [2] ,自公元 前722年 至 前468年 ,共255年的 春秋時代 歷史,分三十五卷,《 十三經 》中篇幅最長,在 四庫全書 中為經部。 傳統認為其作者為春秋時期 魯國 左丘明 ,年代與 孔子 相當,寫作目的是為《 春秋 》做註解,與《 公羊傳 》、《 穀梁傳 》合稱「 春秋三傳 」。 寫作年代 [ 編輯] 《左傳》相傳是 春秋 末期的 魯國 史官 左丘明 所著。

  7. 杜预 (222年—285年), 字 元凯 , 京兆郡 杜陵县 (今 陕西省 西安市 )人, 曹魏 末與 西晋 前期 政治家 、 军事家 、 学者 。 出于 京兆杜氏 ,西汉御史大夫 杜延年 十一世孫 [1] ,亦是 襄阳杜氏 先祖。 生平 [ 编辑] 司馬昭 當政時,杜預娶了司馬昭妹妹 高陸公主 ,官拜 尚書郎 ,承襲其父 杜恕 原爵 豐樂亭侯 。 四年後轉參相府軍事。 景元 四年(263年),鎮西將軍 鍾會 領兵討伐 蜀漢 ,杜預當時以鎮西長史隨軍。 次年鍾會在蜀漢故地 意圖叛變 ,但因士兵譁變而失敗,所屬官吏很多都遇害,杜預因其機智才得以倖免,事後獲增邑。 西晉建立後,他在 泰始 年間曾任河南尹。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