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1月6日 · 他是一位惡貫滿盈的謊言大師,是昔日專責洗腦的納粹德國國民宣傳與教育部部長,戈氏出生於德國西北小城萊特(Rheydt)的天主教家庭,擁有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早年擔任過銀行出納與證券營業員的工作,同時也是一位業餘隨筆作家,但後來因 ...

    • 朝著全面摧毀整個遺址而努力
    • 不是因為我擔心會讓人誤以為我在向希特拉「致敬」
    • 施加國家恐怖的主要機關
    • 記錄納粹國家罪行是當地常設展
    • 或者,就像今天發生的那樣
    • 他們會嚴肅地承認它們有某種納粹的過去
    • 當他們拆掉希特拉的雕像和半身像

    因此,他們繼續朝著全面摧毀整個遺址而努力,就如同摧毀希特拉的屍體一樣。但這件事情做起來並不容易。這座地堡是為了抵擋盟軍所有武器中最大的炸彈而打造的。天花板厚達三點五公尺,使用鋼筋混凝土製成,而且內部牆壁還要更厚。一九四七年,蘇聯紅軍精銳試圖炸毀這地方時,成功摧毀了地堡入口、通風塔及許多內牆,但其主體結構基本上仍完好無損。 一九五九年,他們再次嘗試,並展開進一步爆破行動。炸碎的土石堆積到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頂部,地堡入口也被堵死。然而,各式各樣的隧道仍然存在於地堡中;東德秘密警察曾於一九六七年再次打開地堡進行攝影。 一九八○年代,東柏林當局決定徹底清除地堡延伸至地面的所有痕跡。他們在帝國總理府舊址上蓋了一座公寓大樓;在挖掘地基的同時,他們還拆除了地堡的混凝土屋頂,並用礫石、沙子和其他碎屑填滿了整個...

    我去過這個地方,但就那麼一次,而且只待了十分鐘。這並不是因為我擔心會讓人誤以為我在向希特拉「致敬」,而是因為這裡實在沒什麼看頭。這正是當局整修這地方的初衷──如果你想體驗脊背發涼的感覺,或是對「元首」及其遺志發夢,那你可來錯了地方。這裡連一張可以坐下的長椅都沒有。 然而,這地方仍然有些令人不安。企圖以這種方式抹去希特拉的一切痕跡,讓人聯想起納粹所採取的一些極權主義作為,例如利迪策(Lidice)滅村或夷平華沙的行動。或許當局對希特拉地堡的處理方式並沒什麼不妥之處。儘管如此,這仍感覺像是一種否認。當年的東柏林可能想假裝這地方只是有一棟普通公寓,前面有座普通停車場,但它並不是,也永遠不可能如此。希特拉地堡會永遠在那裡,就在地表之下。 二戰結束後,德國人強烈渴望自己國家完全擺脫過去,並開始把一九四...

    不過,希特拉地堡並非戰後唯一被摧毀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毗鄰的威廉大街(Wilhelmstrasse)與阿爾布雷希特王子大街(Prinz Albrecht Strasse,後改名為尼德爾克爾新納大街[Niederkirchnerstrasse])還矗立著納粹黨衛軍總部、帝國安全總署,以及其他一干施加國家恐怖的主要機關。這些建物在納粹統治時期一直惡名昭著,尤其是位於阿爾布雷希特王子大街八號的蓋世太保總部,納粹曾在那裡刑求拷打所謂「國家的敵人」。儘管建築在轟炸中局部受損,到了戰後仍在可以修復的程度。然而,一九五○年代初,這些建築被拆除了一部分,其餘部分則在一九五六年被炸毀。沒人打算紀念曾經矗立於此的事物。 如果不是冷戰的關係,這地方很可能會和希特拉地堡一樣,在戰後變成一處毫無特色的公寓。一九六...

    一九九○年德國統一後,柏林議會決定將這裡定為永久紀念地。剛開始,這項企圖似乎一籌莫展,但到了二十一世紀初,他們在蓋世太保總部舊址上蓋了一個研究中心。自二○一○年以來,一個記錄納粹國家罪行的常設展一直在此展出。它現在是柏林人氣最高的紀念場所之一,每年吸引約一百三十萬遊客造訪。 話說回來,在此計畫的核心仍然存在一絲缺憾。雖然恐怖地形圖的修建要比希特拉地堡正面許多,但缺憾畢竟是缺憾。「看看德國曾經的模樣,」它儼然這麼說著,「我們今天並不是這個樣子。」為了充分強調這一點,遺址的其餘部分都被刻意而誇張地騰空了。曾經矗立著專門恐嚇人民的辦公室的所在,現在成了一片廢墟。這裡不允許任何東西生長。這裡沒有一草一木,它是一片不毛之地。這便是納粹主義的遺緒:死亡、空泛、虛無。 希特拉地堡與恐怖地形圖,這兩個地點是...

    從那以後,德國的報紙每隔幾年就會爆出新醜聞,讓陳年往事戳穿薄薄的遮羞布。時不時地,便有某位德國警察局長、企業老闆或諾貝爾獎得主被揭發具有納粹背景。有時候,歷史學者還會像一九八○年代時那般,故態復萌暢言利弊,說納粹沒那麼壞,說他們的罪行源自其他地方,或是說只有少數人真正有罪。或者,就像今天發生的那樣,新的政治團體成立了,擁護那些人人都以為早已消亡的種族主義或民族主義觀點。每次這種事情一發生,總是舉國震驚,因為大家都曾被告知,過去的怪物已被消滅。似乎每一代人都必須從慘痛教訓中認知,歷史不僅是在另一個時代發生在另一個民族身上的事,而是我們此時此刻依舊無法抗拒的力量。 相較之下,恐怖地形圖則從完全相反的方向來描述歷史。它嘗試透過正面對抗來戰勝過去。在這裡,納粹主義的罪行被攤在聚光燈下,接受法醫般的仔...

    德國人和我們每個人一樣,隨著自身環境演變和所處時代的政治氛圍,在接受或否認這兩種立場間變換。他們覺得勇敢時,會直接面對自己的歷史。他們會嚴肅地承認,大多數機構、大多數公司、大多數建築和大多數家庭,都有某種納粹的過去。他們將做好準備,為防止過去在今日重演而進行長期抗戰。他們會說,在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當中,都有一點希特拉的陰影,一旦我們忘記了這一點,就會自食惡果。 但有時,過去那種毫不妥協的陰鬱會讓他們難以承受,於是他們會轉身想逃。他們會開始尋找能讓他們擺脫歷史重擔的藉口。在這種情況下,無所不在的希特拉成了慰藉。如果國家社會主義(National Socialism,即德國納粹的基本教義)的所有罪惡能夠收攏在一起、堆到希特拉門前,如果能讓這怪物一肩扛起過去的一切罪責,那麼所有人便可再次自由呼吸。...

    我有時會想,一九四五年戰勝的同盟國會如何看待這一切。當他們拆掉希特拉的雕像和半身像,並更改以他命名的街道和廣場的名稱時,他們一定以為自己永遠擺脫了這個可怕的戰爭販子。當他們看到人們匆匆撕毀掛在牆上的希特拉肖像,燒掉曾經人手一本的《我的奮鬥》(Mein Kampf,希特拉的自傳)時,想必他們當時希望德國人會因為羞愧而再也不會想起希特拉。徹底銷毀他的屍體理應是這一切的象徵,標誌著塵埃落定。 然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們對希特拉的記憶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鮮明。只要向上伸出手臂,或是畫一條斜斜唇線加上黑色牙刷式短鬍,彷彿就能讓他復活。二○一二年,德國作家帖木兒.魏穆斯(Timur Vermes)那本空前成功的小說《他又回來了》(Er ist wieder da) 出版時,已沒必要解釋書名中這個...

  2. 2017年1月31日 · 二戰時期,曾任納粹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Joseph Goebbels)秘書的蓬塞爾(Brunhilde Pomsel),上周五(27日)於慕尼黑逝世,享年106歲。 她生前是少數跟納粹核心人物有過親身接觸的在世人物,曾當過戈培爾的秘書3年。

  3. 2018年11月28日 · 1944年,納粹德國的宣傳部部長戈培爾(Joseph Goebbels)曾「獨具慧眼」地指出,「儘管英國人的政治思想狹隘,但英國在一方面領先我們——他們知道新聞可以成為武器,是箇中的戰略專家」。

  4. 2023年11月8日 · 以色列人在中東地區、在巴勒斯坦地區、在約旦河西岸,在漫長的時間節點裏面,被賦予了一種極具殖民主義色彩的,對當地原住民進行大規模種族清洗和屠殺的特權。 這個特權是誰給他們的? 是把以色列變成一個現代國家的始作俑者——英國、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這種特權是特定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下的產物。 以軍再空襲加沙難民營 造成最少51人死亡 聯合國:炸難民營或犯戰爭罪 再有數百名外國人撤離加沙. 以色列內塔尼亞胡稱,曾與拜登討論「戰術停火」可能性,又指以色列將「無限期全面接管加沙的安全責任」。 Pool via REUTERS. 今天的巴以問題是美國主導下的、基於規則和法治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具體體現。

  5. 2020年6月8日 · 戈培爾是納粹德國時期的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 (網絡圖片) 對此,《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亦在Twitter上發文回應,指中國已經32年沒有參加過戰爭了,而美國卻在四大洲不斷發動戰爭。 美國退出了許多有助於實現世界和平的聯合國機構,而中國則是聯合國的堅定捍衛者。 美國還發動了前所未有的貿易戰。 「誰更像納粹德國? 胡錫進又稱,蓬佩奧正在煽動極端的敵對情緒,並使世界四分五裂。 「您不像是一位高級外交官,而是像納粹德國的戈培爾那樣說話。 我擔心世界和平最終會被像你這樣的極端政客破壞。 【港版國安法】台媒:台灣將設港人庇護處所 料周四公布詳情 【港版國安法】蔡英文晤英國駐台代表 盼共同相挺港人與普世價值 【港版國安法】對話黃梓謙:港人對「港版國安法」有哪些顧慮? 中美關係.

  6. 2020年1月1日 · 據傳言,戈培爾,是的,專責文化工作的戈培爾,非常、非常、非常厭惡這首戀人之歌,認為靡靡之音足以瓦解士氣、摧毀人心。 到了納粹於冬季潰敗,黯然退出蘇聯戰區後,他乾脆下令德軍全面禁唱《莉莉瑪蓮》! 《莉莉瑪蓮》(Lili Marlene)。 (公共領域圖片) 1945年,世界大戰終於落幕,瑪蓮·德烈治跟着美軍部隊,成為首批進入德國的西方盟軍代表,並奇蹟似地找到了自己在戰時失去音訊的母親和妹妹。 兩年之後,美國政府為感謝她於戰時所無悔付出的功勞,特別頒予象徵美國平民最高榮譽的「總統自由勳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 1999年,權威的美國電影學會,正式評選瑪蓮·德烈治為影壇「世紀最偉大的女演員」第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