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葉選寧(1938年10月—2016年7月10日),又名葉三、岳楓,生於香港,籍貫廣東省 梅州市 梅縣區。 中國政治與軍事人物,中國共產黨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因意外失去右臂,被稱為獨臂將軍。

  2. 选宁 (1938年10月—2016年7月10日),又名 叶三 、 岳枫 ,生于 香港 ,籍贯 广东省 梅州市 梅县区 。. 中國政治與軍事人物,中國共產黨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因意外失去右臂,被稱為獨臂將軍。. 為 葉劍英 之子,在紅二代中具影響力。.

  3. 葉選寧 (1938年10月 - 2016年7月10日),解放軍中將,廣東梅州梅縣人,生於香港,曾化名嶽楓,因其行三,故自稱“葉三”,系開國元帥葉劍英次子。 195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4. 2016年7月10日 · 《法制晚報》今天引述治喪委員會消息,解放軍原總政治部聯絡部部長葉選寧將軍,因病於今凌晨1點10分在廣州離世,享年77歲。 葉的遺體告別儀式定於本月14日上午10時,在廣州銀河殯儀館白雲廳舉行。 葉選寧次子享年77歲 下周舉殯. 祖籍廣東梅縣的中共元老葉劍英,一生共有6名子女,按出生先後順序分別是葉選平、葉楚梅(女)、葉選寧、葉向真(女)、葉選廉和葉文珊(女)。 中共元老葉劍英次子、被視為「太子黨精神領袖」的葉選寧今天凌晨在廣州去世,終年79歲。 圖為其晚年照片。 作為次子的葉選寧生於香港,後來長期從軍。 據其自述文章指,1956年7月,距離年滿18周歲還有兩個月,葉選寧即應徵入伍,準備奉派到烏克蘭軍事學院學習。

    • 概览
    • 人物生平
    • 个人生活
    • 社会活动
    • 人物逝世
    • 人物轶事
    • 人物评价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政治部联络部原部长

    叶选宁 (1938年10月 - 2016年7月10日),解放军中将 ,广东梅州梅县人,生于香港,曾化名岳枫,因其行三,故自称“叶三”,系开国元帅叶剑英次子。195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就读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专业,后转入北京工业学院无线电电子工程系。1960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曾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

    叶选宁1938年10月生于香港。 1939年,叶选宁未满周岁就被送回湖南双峰县荷叶镇,由母亲曾宪植的继母刘俭明抚养。先后就读于湘乡荷塘乡王家祠堂小学、曾氏星冈公祠由是小学、长沙广益附小、幼幼小学、修业小学、省立一师附小,后考入长沙市明德中学。

    1950年,叶选宁离开居住了11年的荷叶镇被接到北京,就读于北京的寄宿学校。11岁的叶选宁从长沙到北京,直接考入北京师大附中、101中学,完整地读完了初一至高三年级。

    1956年7月,叶选宁应征入伍,后被公派到军委大连俄专学习俄语,为进乌克兰哈尔科夫炮兵雷达工程学院学习做准备。但后来中苏关系恶化,叶选宁不得不中断想法,于1958年转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就读导弹工程专业。 1960年,他因病转入同属国防科工委系统的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电子工程系。毕业后,叶选宁随部队转战多地。 历任学员、陆军地对地导弹某部三排副排长、空军二炮独立第七营三排副排长。

    1971年,叶选宁被调回北京,在中国科学院任华罗庚数学方法推广队队长。后来,叶选宁调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二组任副组长。撤组建司后,继任副司长。

    1974年,叶选宁被下放到天津军粮城农场。一次,往打草机里送料时,他的右臂被卷入,生生被轧成几段。 周恩来总理亲自下令抢救,当地医疗部门才把断臂帮选宁接上,但从此右臂功能全无。 伤右臂之后,改任驻厂军代表,广州警备区作训处副处长、副参谋长,空军联络部副部长。

    1978年,任国务院经济委员会办公厅康世恩秘书。

    •父亲:叶剑英元帅。

    •生母:曾宪植,曾国藩家族的名门之后。

    •儿子:叶弘,夫人江宁。

    •女儿:叶静子(1975年),丈夫是王京阳(王兵的儿子,王震的长孙)。

    •妻子:钱铃戈,钱益民之女,钱信莎之妹,画家。

    叶选宁自幼生活在有着以文化传世传统的曾氏家族中,11个月大时母亲曾宪植将他送回湖南湘乡荷塘乡大夫第外公家抚养,从小在长辈的教诲和培养下开始学习书法和传统文化,而后又先后在湘乡荷塘乡王家祠堂小学、曾氏星冈公祠由是小学、长沙广益附小、幼幼小学、修业小学、省立一师附小和长沙市明德中学读书,深受湖湘文化和曾氏家族家风的影响和熏陶。

    2014年4月28日,“叶选宁习字展”曾在北京琉璃厂荣宝斋大厦展览过,仅两天的展览时间吸引了多名红二代到现场参观,毛泽东之女李讷、董必武之女董良翚、罗荣桓之子罗东进、陈赓之子陈知建、徐海东之女徐文惠、马文瑞之子马晓文、胡乔木之女胡木英等都去参观了展览。

    2015年4月18日,“晴耕雨读·叶选宁习字展”开幕式在广东美术馆举行,年近八旬的叶选宁坐在轮椅上出席开幕式

    开国元勋叶剑英元帅次子,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叶选宁将军因病于2016年7月10日凌晨1点10分在广州平静离世,享年79岁。 叶选宁同志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江泽民、胡锦涛、汪洋、李鹏、朱镕基、李瑞环、温家宝、贾庆林、李岚清、曾庆红、吴官正、罗干;习仲勋同志夫人齐心等,前往医院看望或通过各种形式对叶选宁同志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叶选宁将军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6年7月14日上午10点整在广州银河殡仪馆白云厅举行。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七常委,前两任总书记江泽民、胡锦涛,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马凯、刘延东、许其亮、汪洋、范长龙、胡春华等,前三任总理李鹏、朱镕基、温家宝,以及退休常委李岚清、李瑞环、吴官正等送来花圈。 习仲勋夫人齐心等也送来了花圈。众多的花圈从白云厅内一直摆放到了门外。“洒脱”、“人缘好”,是吊唁者在对叶选宁的评价中使用得最多的字眼之一。在广州殡仪馆白云厅举行的叶选宁告别仪式上,一幅挽联如此写道“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不少到场吊唁者说,这正是叶选宁将军一生的真实写照。将军生前传奇,身后哀荣。当天大批亲友、民众赶至现场,与他作最后的告别。9时左右,广州殡仪馆白云厅主礼楼大门和左右两边的走廊,就挤满了等待吊唁的人。告别仪式从10时开始,集体默哀、三鞠躬后,人们冒着酷暑排队,慢慢走近叶选宁的灵堂,瞻仰遗容,献上白玫瑰。 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朱小丹以及刘源、刘亚洲、习远平等出席告别仪式 ,上午10点多,广东省委、省政府,南部战区、广州军区善后办等领导,来到叶选宁同志的遗体前肃立默哀,向叶选宁遗体三鞠躬,并与叶选宁亲属一一握手,表示慰问。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广东省有关地级以上市和省直、中直有关单位,有关省、驻粤部队有关单位和叶选宁同志家乡负责同志,前往送别或以各种方式对叶选宁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叶选宁同志生前友好及干部群众代表也前往送别。 叶选宁生前酷爱书法,留下不少墨迹,告别仪式上派发的叶选宁生平简介册子,还附印了其书法作品。当天的告别仪式持续进行至12时许才结束。负责接待来宾的工作人员称,吊唁者有几千人之多。

    叶选宁幼时曾随外公姓,起名“曾庆馨”。 “馨儿”是叶选宁小名,是从湖南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大夫第叫出来的。荷叶镇大坪村的大夫第是曾国荃造的,曾宪植是他的五世孙。曾国荃,曾国藩九弟,湘军主要将领之一。据说,大夫第是湘军打下太平天国重镇安庆之后,曾国荃带着掳来的金银财宝建造的。叶选宁在此间长大,被称为馨儿,后来读书、识字,直到1950年。

    叶选宁一直很爱练书法。他1岁抓周时,抓了支毛笔。3岁时,外婆就教他写字。外婆去世后,外公教他写颜体。但小叶选宁更喜欢柳体。右臂受伤后,叶选宁“向之所欣,多不可得。中西乐器,无一可操。写字可行,但须变右手为左手”。他虚心学艺,41岁起得启功、黄永玉、王大山等大师鼓励:一条胳膊,也能练字。勤学苦练成就了叶选宁的书法。他的左手行书刚劲潇洒,大气沉稳,力道十足。 陈知建第一次知道叶选宁字写得好,是在1961年陈赓的追悼会上。叶选宁写了好几幅笔力遒劲的挽联挽诗,令陈知建大为吃惊。

    叶选宁非常喜欢曾国藩写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副对联:“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当时曾国荃被削职,意志消沉,临别之际,曾国藩赠其对联,勉励他修身养性、再有作为。叶选宁十分喜欢这句话,常常书写,送过李卫平,也悬于自己书画展的开头。

    罗瑞卿大将之子罗箭与叶选宁从小是同学,尽管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两人就各奔东西,但对于叶选宁,罗箭依然印象深刻,称其“很聪明,在101中学上学的时候,成绩很好”。

    肖劲光大将之女肖凯:他是我的弟弟,生日比我小几个月,我们一直以姐弟相称,我叫他选宁弟。我的妈妈和叶选宁的妈妈曾阿姨从革命时期就是好朋友,我爸爸和叶伯伯关系也非常好,他们两个也并肩战斗过。选宁弟在101中学的时候,和我的弟弟肖策能是同学,两个人关系非常好。后来,文化大革命,他的胳膊受伤后,就一直在我家住、在我家吃。退休后,我们也有见面的机会,每一次他都说:“燕燕姐,你还是那个样子,一点儿都没变。”

    “情义”二字,是叶选宁一生的标签。在同辈人中他算年长者,非常照顾各家的弟弟妹妹。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建回忆说:“1950年我随父亲回到北京时,在家里见到了曾宪植阿姨和阿宁兄(叶选宁)。我念小学,他上中学。他和妹妹叶向真都领着我玩,我特别喜欢阿宁兄。”

    叶选宁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曾因工伤事故右臂致残,1988年9月其被授予少将军衔,为此亦被称为“独臂将军”;后来,叶选宁还练就了一手刚劲潇洒的左手书法。著名画坛大家黄永玉点评,叶三(叶选宁)的书法格局严谨,用笔郁沉,十分讲究。在当今时髦的时代,不从流俗,循尚规矩,是少见的。(中新社评)

    谈起叶选宁,绕不开他的父亲叶剑英。作为开国元勋的后代,叶选宁和他的同辈们既神秘又普通。在叶选宁身上,既有“红二代”的光环,也有平民情怀的彰显。熟悉叶选宁的人,无不对他的离世感到惋惜。他是叶帅之子、军中少将,是醉心于书法的“大家”,也是个重情重义、苦心钻研的普通人。(《 环球人物 》(2016年第20期))

    在父亲叶剑英眼中,他是最让父亲骄傲的孩子;在儿时伙伴的眼中,他聪明、仗义、乐观,看问题相当透彻。(法制晚报评)

    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术馆协会会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罗一平认为,叶选宁的书法四体兼善,融法度、意韵、意志一体,将学识、才气、功力和独特的生命体验、丰富的人生阅历不着痕迹地揉合,于纸上摆兵布阵,取精用宏,形成了一种大气象、大气韵的书法格局。

    罗一平称,叶选宁的书法核心元素有二,一是“达其性情”,二是“点画使转”。数十年来,叶选宁不求闻达,笔耕不辍,虽无意于成为书家却成就斐然,近年来,他的书法创作更偏重于苍迈奇崛与心性的和合,往往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著名画家黄永玉为是次习字展写的序中说,广东自古就出文化高手,选宁的书法正如古人认真的提倡,格局严谨,用笔郁沉,十分讲究。在当今时髦的时代,不从流俗,循尚规矩,是少见的……“

  5. 2016年7月11日 · 中共元老葉劍英次子葉選寧昨日凌晨(7月10日)在廣州病逝,享年77歲。 葉選寧曾任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常委,解放軍原總政治部聯絡部部長等工作,並獲授少將軍銜。

  6. 2016年7月10日 · 葉選寧是紅二代靈魂人物,曾任解放軍總政治部聯絡部部長掌控軍方情報,有「獨臂將軍」之稱,在九十年代高層政治中扮演要角。 祖籍廣東梅縣的葉劍英有多名妻室,六名子女,按出生順序分別是葉選平、葉楚梅(女)、葉選寧、葉向真(女)、葉選廉和葉文珊(女)。 葉選平是前廣東省長、全國政協副主席,葉楚梅丈夫為前副總理鄒家華,葉向真是名導演。...

  1. 相關搜尋

    葉明子葉劍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