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16日 · 吳靄儀親自求情,改篇已故英國律政大臣湯瑪麼亞遺言,表示「我是法律的忠臣,但更首要是人民的忠僕。 法律應為人民服務,而非人民服務法律。 報料

  2. 2022年11月26日 · 本身是大律師的吳靄儀感激法律團隊向法庭闡述案中法律問題,他們會仔細研究判辭,再決定下一步行動。 陳日君樞機表示,留意到外國報道指「陳樞機被捕」,他自言為宗教人士,但希望「唔好同宗教自由拉上關係」,強調自己是基金一分子,「非常贊成做人道援助」。 樞機提到自己是第一被告,笑言「佢哋好畀面我,將我擺第一位,但其實我哋5個係一齊做嘢嘅」。 陳日君:唔好同宗教自由拉上關係. 連日審訊中,6名被告均列席旁聽。 作為最年長被告,90歲的陳日君每天持拐杖步入法庭,由庭內保安引路至被告席,「樞機,呢邊呀」,再為他拉開椅子,舉手投足備受關注。 陳在庭上不時提筆寫字,偶爾閉目養神,亦會和吳靄儀耳語。

  3. 2024年1月1日 · 2024:想念與安詳 / 吳靄. 【明報文章】2014年,在金鐘廣場上,一名穿著整齊校服的十二三歲少年輕輕地對我說:我長大了要做議員,因為我要服務香港。. 那年代,我們相信2047後的前途如何,當年正在念書的年輕人日後的參與會十分重要,而他們可能 ...

  4. 2023年4月18日 · 【明報專訊】近年唔少政界人物都開設Patreon,立法會法律界前議員吳靄儀(Margaret)最近亦加入行列,開設Patreon分享生活、書籍、煮食點滴,亦會上載昔日文章。

  5. 1 天前 · 吳靄儀 法政隨筆 《島與半島》 / 吳靄儀 【明報文章】劉以鬯的《島與半島》(聯合文學2023年版)不是一部寫得很好的小說,但他對我來說卻有特別意義。作者1993年自序說明,小說原本是1973年冬到1975年在《星島晚報》連載,長65萬字,20年後出 ...

  6. 2024年5月26日 · 下一篇 上一篇. 雨中淺水灣的風情 / 吳靄儀. 【明報文章】一連個多星期下雨,時而淅瀝,時而傾盆,甚至來一下黃色暴雨警告,我寫字樓大廈門前周遭,磚砌行人路的磚塊開始變得凹凸不平了,有幾處形成了小水窪,須得擎傘人小心翼翼地看着路面左閃右避。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桌面網頁版:由訂閱日起計最多10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7. 2024年3月4日 · 不快樂 / 吳靄儀. 【明報文章】「獨媒」報道,最近一個展覽「我想告訴你:其實我並不快樂——學生情緒支援計劃」公布調查結果分析,發現近半數填寫「學生卡」的學童不知道自己不快樂的原因,表達的都是一些較空泛的想法和感受,如感覺空虛、對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