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廖承志(1908年9月25日-1983年6月10日),曾用名何柳华,民主革命先驱廖仲恺和何香凝之子。 广东惠阳县(现惠城区)陈江人。 1908年9月25日出生于日本东京。

  2. 廖承志是 中國 战后 中日关系 [2] 、人民外交 [3] 及对港澳對臺僑務工作 [4] 的主要領導者之一。 1978年3月,廖承志当选为第五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 生平. 早年經歷. 廖承志於 日本 东京 大久保 (现位于 東京都 新宿區 )出生,父親 廖仲恺 是 中國國民黨 元老,與廖承志母親 何香凝 同為 中國國民黨 左派重要人物。 1911年,隨母親何香凝遷居 香港 。 1913年,“ 二次革命 ”广东军政府瓦解,随父母遷居东京 千駄谷 。 1915年,進入 法国 天主教會 開辦的东京晓星学校上小学。 1916年,隨父母回到中國 [5] :91 [6] 。 1916年3月22日, 袁世凯 被迫取消 帝制 。 4月6日 龙济光 被迫宣布广东独立。

  3. 廖承志是孙中山得力助手廖仲恺和何香凝的儿子,出身国民党元老之名门,却在革命低潮时投奔了中国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 首页 新闻 专题 图片 文化 教育 旅游 健康 科技

  4. 2024年4月27日 · 廖承志是 中國 戰後 中日關係 [2] 、人民外交 [3] 及對港澳對臺僑務工作 [4] 的主要領導者之一。 1978年3月,廖承志當選為第五屆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 生平 [ 編輯] 早年經歷 [ 編輯] 廖承志於 日本 東京 大久保 (現位於 東京都 新宿區 )出生,父親 廖仲愷 是 中國國民黨 元老,與廖承志母親 何香凝 同為 中國國民黨 左派重要人物。 1911年,隨母親何香凝遷居 香港 。 1913年,「 二次革命 」廣東軍政府瓦解,隨父母遷居東京 千駄谷 。 1915年,進入 法國 天主教會 開辦的東京曉星學校上小學。 1916年,隨父母回到中國 [5] :91 [6] 。 1916年3月22日, 袁世凱 被迫取消 帝制 。 4月6日 龍濟光 被迫宣布廣東獨立。

  5. 廖承志在川陕苏区担任川陕省委常委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因反对企图另立中央的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被强加上“特务”的罪名,开除党籍,囚禁起来。 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廖承志就一直在保卫局的监视下戴着手铐行军。 面对不公正待遇,他发挥自己美术和音乐方面的特长,画马克思的像给连队张贴,教战士们唱《国际歌》,爬雪山,过草地,历尽磨难走完了万里长征。 1936年12月,张国焘在预旺堡召开的大会上,公开承认逮捕廖承志等人是错误的,使他们“受了委屈和冤枉”。 廖承志在周恩来的挽救下捡回一条命,恢复了党籍和自由。 不久,他便担负起了延安中华通讯社的外电翻译工作。 【详细】 协助周恩来处理外交事务 致力于中日关系被尊为“廖公” 廖承志是周恩来对日事务的“首席助手”,还不到50岁,他就被尊为“廖公”。

  6. 2008年9月26日 · 廖承志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 他是广东省惠阳县人,1908年9月25日出生于日本东京,青少年时,就在孙中山、宋庆龄和父母亲廖仲恺、何香凝的教育熏陶下,积极投身反对帝国主义和 ...

  7. 廖承志. 廖承志(1908~1983)原籍广东惠阳。. 生于日本东京,1983年6月10日卒于北京。. 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四一二政变后赴日本。. 1928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因从事革命活动被日本政府拘捕。. 同年回国并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8. 廖承志纪念馆--领袖人物纪念馆--人民网. 2008年9月25日是廖承志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廖承志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是无私的、奉献的一生。. 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建立的不朽历史功绩,我们将永远铭记。. · 廖承志与经普椿的 ...

  9. 2015年7月29日 · 廖承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和祖国统一大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10. 廖承志,早年人称“小廖”,在党内一向以从容达观、性乐喜谐、交友广泛著称。 他一生七次入狱,自称“国际坐牢专家”。 其中最长的一次接近4年,是在抗战时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