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2月16日 · 打破經濟起飛、十大建設神話,一個八年級生的告白:父執輩心中的蔣經國信仰,讓台灣遲遲無法走向建國. CO 肥皂箱 2016-02-16. 文/林宇廷(本文為投稿). 我越想,越覺得正是如此,住在我們父執輩心中的那個魔王,就是蔣經國。. 就是那個口中說著要 ...

  2. 2016年5月31日 · BO 導讀:. 1980 年出生的陳潔皓童年經歷許多創傷後來他以陳三郎之名參與多場社會運動。. 他撰寫「不再沉默」這本書,紀錄自己過去,希望告訴所有童年曾遭創傷的倖存者,只要勇敢去追尋,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 回憶:苦難的開始 ...

  3. 2017年3月17日 · 傳言蔣緯國與一九八 年代飾演華視連續劇小王爺爆紅的女藝人陳麗麗,互相心儀。 陳麗麗是華視的當家花旦,她飾演小王爺的連續劇,反串小王爺一角的豪邁架勢與唱腔,迷倒無數觀眾,為華視賺進了大把鈔票。

  4. 2017年1月12日 · 網路上流傳著, 「蔣介石26萬檔案即將全面上網」的訊息 , 這位國際公認的世紀獨裁者之一,能否讓最應該認清蔣介石的台灣人民,開始張開眼睛呢?. 不禁想到過去在教科書裡,蔣介石被「造神」的課文。. 台灣小學國語教科書中的「蔣公」,充滿 ...

    • 對老一輩的台灣人來說:「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 「《孤味》沒有《血觀音》來的可怕」—— 但同樣有來自「愛」的壓力
    • 「《孤味》裡沒有好人,也沒有壞人,只有愛著這個家的人。」
    • 推薦閱讀

    這是導演許承傑 2017 年的短片《孤味》裡的一段話,「孤味」其實是一句台灣話,本來指的是餐廳只專賣一道料理,並致力把這道料理做到最好,後來衍伸為了一種生活態度、處世哲學,說的是一個人專心一意,堅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算孤獨也沒有關係。這樣的生活態度對於年輕人來說或許很難理解,然而這卻是許多老一輩的台灣人一輩子深信不疑的處世哲學,導演許承傑將他阿嬤的經歷寫成了故事,並拍成了短片當作他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的畢業製作,接著他便將這個故事延伸、改編成了他的首部劇情長片,同樣將片名取作《孤味》,而靈魂人物、女主角林秀英依然請來在短片時就演出同個角色的陳淑芳。 身為老一輩的台灣人,林秀英很自然的承繼了「孤味」的精神,她面對任何事情總是專心一意,「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對她而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既然要賣蝦...

    「我是為你好」這幾個字可以說是最讓人倍感壓力的情緒勒索,它讓愛成為了一種威脅,我是為你好到底為的是誰好?從說者的立場來看當然為的是對方好,然從聽者的角度來看不全然是這麼一回事。當然《孤味》沒有《血觀音》來的可怕,可確實的林秀英無形中給予的、自己所認為最好的愛,卻是三個女兒陳宛青、陳宛瑜、陳宛佳,甚至是丈夫陳伯昌的壓力,當壓力逐漸令自己喘不過氣,最想做的自然就是逃離,所以陳伯昌選擇離開林秀英,大女兒叛逆的成為和她相反的人;二女兒離開台南往台北發展,留下來的小女兒是年紀還小知道的事少,也似為了調解父母與蔡阿姨間的恩恩怨怨,這樣的她理所當然的是林秀英最疼惜的一個,更何況陳宛佳願意繼承她打拼一輩子的事業,只是觀眾都很清楚,陳宛佳遲早還是會對林秀英的放不下心感到疲倦、累得想離開她的掌控。而在往前仔細想...

    《孤味》以「家」為題去延伸了許多關於「愛」的論題,電影裡的不少是看似等因林秀英而起,發展也像是趟林秀英的追憶之旅,但我們都知道家之所以能成為家,絕不是只靠一個人就能成的,它是人與人之間的組成,林秀英、陳宛青、陳宛瑜、陳宛佳、孫女小澄、陳伯昌,甚至還包含了蔡美林、被送出去的第三個女兒何晴眉,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經歷,不論多或少,而將他們的經歷集結成冊才成了名為「家」的故事,所以儘管《孤味》花了很多的時間在林秀英與陳伯昌的恩怨上頭,然其真正想與觀眾分享的,還是每個人對於這個家的情感。就算再怎麼想逃離,家始終還是家,他們的開始與結束都在這個小小的地方發生,那是無論如何想避都避不了的關係羈絆,「我是為你好」到頭來原來為的不是他人還是自己,而是這個他們共同擁有著的家,因為愛而離開、因為愛而爭吵、因...

    【沒有中國的金馬獎,真好】「國民阿嬤」陳淑芳從影 63 年首次獲獎,創下連李安都驚訝的紀錄 超強國片《血觀音》:八個黑色隱喻,神到讓看過電影的人都嚇傻眼 一片叫好台灣有史以來最厲害國片!《大佛普拉斯》男角在這黑白片裡強到發亮 (本文經原作者老子不負責任電影文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孤味》,再會啦心愛的無緣的人。〉。首圖來源:翻攝自孤味 Little Big Women臉書粉專。)

  5. 2017年2月2日 · 「中華民族」是近代中國人團結國家的重要口號,「漢人」、「華人」也成為如今重要的民族主義號召,而充滿「中華民族史觀」的歷史教育也成為鞏固這套系統的工具了,但說穿了不論是「中華民族」或「中國民族」都是由梁啟超所建構出來的概念,而「漢人」則是章太炎所提出。 (責任編輯:林芮緹) 文/ 常山七次郎. 在現代民族主義國家的設計裡面,歷史教育的功能就是為了鞏固民族主義。 在19世紀以前,德意志、法蘭西、英格蘭、義大利都是地理名詞,而尚無政治涵義,當時的歐洲諸國都還是君主國大公國等,民眾尚未接受義務教 育且大多文盲,也沒有所謂的國家民族意識。 最早的義務教育始於普魯士 大約在17世紀。 但最初只是為了訓練能在工業化社會的技術工人。

  6. 2015年1月22日 · 不過,翻閱國中課本,那真是讓老ㄕ我眉頭一皺。 因為被精簡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了! 最好的例子,就是清末革命黨到民初政黨的演變,不論哪一個版本的課本,大概都是下列的表述: 興中會 (孫文創立的第一個革命黨) ↓. 同盟會 (興中會聯合其他團體所成立的超級革命黨) ↓. 國民黨 (民國初年的政黨,後被袁世凱解散) ↓. 中華革命黨 (對抗袁世凱所成立的革命黨) ↓. 中國國民黨 (孫文成立延續至今的政黨) 如果你是一個學生,老ㄕ我會為你拍拍手說: 「哇! 重點整理得真好ㄟ! 考試就這麼寫喔! 但如果,你是一個願意聽我嘮叨的聽眾,老ㄕ告訴你: 「你被別人唬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咱們華人有個悠久傳統:「外鬥外行,內鬥內行。 而且我們還可以把傳統升級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