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伯蒂·埃亨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目录. 隐藏. 序言. 生平. 參考资料. 伯蒂·埃亨. 派特裡克·巴多羅買·埃亨 (英語: Patrick Bartholomew "Bertie" Ahern ; 愛爾蘭語 : Pádraig Parthalán Ó hEachthairn ,1951年9月12日 — )是 愛爾蘭 政治家, 愛爾蘭共和黨 領袖,曾任愛爾蘭勞工部長、愛爾蘭財政部長,1997年6月26日起擔任第10任 愛爾蘭總理 ,同时是以愛爾蘭共和黨為首、包括了 愛爾蘭綠黨 及 愛爾蘭進步民主黨 聯合政府及其他獨立支持者的联合执政体的领袖,亦是歐洲少數能夠長時期執政的領導人之一,在任期间促进了爱尔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为繁荣的局面。

  2. 伯蒂·埃亨 Patrick Bartholomew "Bertie" Ahern; Pádraig Parthalán Ó hEachthairn TD 愛爾蘭 總理 任期 1997年6月26日—2008年5月7日 總統 瑪麗·羅賓遜 瑪麗·麥卡利斯 副職 瑪麗·夏尼 麥克·麥克道爾 布賴恩·考恩 前任 約翰·布魯頓 (John Bruton) 繼任 布雷恩·考恩

  3. 2022年4月10日 · 帮助 维基社群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知识问答 字词转换 IRC即时聊天 联络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

  4. 1994年获选为爱尔兰共和党第六任领袖2008年有传媒指控埃亨在1990年代中期担任财长期间曾经非法收受贿款4月2日埃亨召开记者招待会承认近期外界对他个人财产上的批评使政府工作遭到了严重影响并宣布将在5月6日辞去总理及党领袖的职务 [2] [3] 。 参考资料 [ 编辑] ^ 收賄醜聞 愛爾蘭總理辭職. 自由时报. [2008-04-05].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8-04-05). ^ Taoiseach will leave office on 6 May. RTÉ News. 2008-04-02 [2008-04-05]. (原始内容 存档 于2008-04-05).

    • 締約方與協議架構
    • 北愛爾蘭的地位
    • 平等與人權
    • 公投
    • 協議的施行
    • 憲法關聯與英國脫歐

    《貝爾法斯特協議》是由英國、愛爾蘭、以及北愛爾蘭的八個政黨或團體之間達成的協議。這八個政黨或團體包括:阿爾斯特統一黨、社會民主工黨、新芬黨 、北愛爾蘭聯盟黨、進步統一黨、北愛爾蘭婦女聯盟、阿爾斯特民主黨、勞工聯盟。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指派參議員喬治·米切爾主持當事方與各團體之間的會談,當時他對北愛爾蘭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協議包括兩個要素: 1. 由兩國領導人簽署的兩國政府之間的條約;以及 2. 八個政黨與兩國政府之間達成的更為實質性的協議。 協議的本文只有簡短的四段文章,但附件中卻包含了重要的時程安排。相對於協議本身來說,這個經由多方同意的時程安排,反而是此協議最顯著的成就。 其中一些條款的模糊措詞被描述為「建設性模糊」,有助於確保各方能夠共同接受該協議,並有助於推遲對一些更具爭議性問題的爭...

    協議中承認: 1. 北愛爾蘭大多數的人民,希望繼續留在聯合王國; 2. 北愛爾蘭大量的人民以及愛爾蘭島大多數的人民,希望建立一個統一的愛爾蘭。 這兩種觀點都被認為是合法的,這也是愛爾蘭政府首次在具有約束力的國際協議中,接受北愛爾蘭是英國的一部分。愛爾蘭憲法也做了修改,以隱含承認北愛爾蘭目前為聯合王國主權領土的一部分,但前提是該島上兩個司法管轄區的多數人民都同意建立一個統一的愛爾蘭。另一方面,協議的措詞反映了英國政府的觀點從一個「聯盟的(union)」愛爾蘭,轉變為一個「統一的(united)」愛爾蘭。因此,本協議使北愛爾蘭主權問題的未來,有了開放式的選項。 協議指出北愛爾蘭現在仍是聯合王國的一部分,直到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的大多數人民都希望改變。如果發生這種情況,那麼英國和愛爾蘭政府就負有...

    本協議確認了對「社區中每個人的相互尊重、公民權利和宗教自由」的承諾。多黨協議承認「在語言多樣性方面,尊重、理解和寬容的重要性」,特別是在愛爾蘭語、阿爾斯特蘇格蘭語以及北愛爾蘭其他少數民族的語言方面,「所有這些都是愛爾蘭島的文化財富」。 英國政府承諾將《歐洲人權公約》納入北愛爾蘭法律,並成立北愛爾蘭人權委員會。為北愛爾蘭公共當局規定履行其工作的法定義務「將促進機會平等列為特別優先事項」。愛爾蘭政府也承諾「採取步驟,在其管轄範圍內進一步保護人權」,並成立愛爾蘭人權委員會。

    根據協議,英國和愛爾蘭政府承諾在1998年5月22日同時於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舉行公民投票。北愛爾蘭的公投是為了認可多黨談判中達成的協議。愛爾蘭共和國的公投是為了認可《英國-愛爾蘭協議》,並根據該協議修訂《愛爾蘭憲法》。 公投的結果是愛爾蘭南北兩個地區的多數人贊成貝爾法斯特協議。在北愛爾蘭,有81%的選民投票,71%的選民贊成多黨談判達成的協議。在愛爾蘭共和國,有56%的選民投票,其中94%的選民贊成憲法修正案。

    貝爾法斯特協議於1999年12月2日實施,倫敦將權力正式移交給新的北愛爾蘭議會、北-南部長級會議和英國-愛爾蘭理事會,結束在北愛爾蘭的直接統治。《英國-愛爾蘭協議》第4條第2款要求兩國政府以書面形式相互通知,並在雙方都收到通知後生效。英國政府同意參加愛爾蘭外交部於1999年12月2日在首都都柏林舉行的電視轉播儀式。北愛爾蘭事務大臣彼得·曼德爾森與愛爾蘭外交部長大衛·安德魯斯(David Andrews)交換了通知。儀式結束後不久,愛爾蘭總理伯蒂·埃亨(Bertie Ahern)簽署了修訂《愛爾蘭憲法》第2條和第3條的宣言,並且宣佈《英國-愛爾蘭協議》已經生效(包括有關《貝爾法斯特協議》的某些補充協定)。 北愛爾蘭議會和北愛爾蘭行政委員會於1999年12月成立。但是直到2000年5月,準軍事組...

    由於《貝爾法斯特協議》在北愛爾蘭的若干法律問題上,對英國政府具有約束力,因此事實上它已成為英國憲法的一部分。法律評論員戴維·格林(David Allen Green)將其描述為「相較於1215年的《大憲章》或《1689年權利法案》之類的神聖文書,(貝爾法斯特協議)是具有更高的日常重要性的英國和愛爾蘭憲法核心文本」。 協議還提到英國和愛爾蘭為「歐洲聯盟的夥伴」,因此有人認為這表示如果英國要脫離歐盟,需要經過北愛爾蘭選民的同意。雖然英國最高法院一致認為情況並非如此,但是《貝爾法斯特協議》仍然強烈地影響了英國的脫歐形式。 歐盟在與英國就其退出歐盟計劃的談判中,對於英國履行《貝爾法斯特協議》的議題表達關切並發表聲明。該聲明的主題包括:避免出現「硬邊界」(實體邊境海關檢查設施)、北愛爾蘭與愛爾蘭之間的...

  5. 1998年,愛爾蘭總理 伯蒂·埃亨訪華,成為首位訪華的愛爾蘭總理 [6]。埃亨回國後,在其「亞洲戰略」中亦視中國為重點合作夥伴 [6]。2005年埃亨再度訪華後,更在其第二次「亞洲戰略」中將中國視為愛爾蘭在亞洲的首要合作夥伴 [6]。

  6. 伯蒂·埃亨19942008)(19972008年任總理) 布雷恩·考恩(2008–2011)(2008–2011年任總理) 米高·馬田(2011–)(2020年-任總理) 大選結果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