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0年6月5日 · 動手做,培養帶著走的能力. 「技能並不是重點技能只是工具童軍教育要教給孩子的其實是為人處事的方法,」羅志賢強調學會了最基本的能力未來不管孩子走到哪兒一輩子都受用。. 一張紙做一本書 - 每個人都能上手的超創意小書 ...

  2. 2016年5月17日 · 多元智能鼻祖:每人都有獨特「聰明」 學習應更個人化. 多元智能之父、哈佛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加德納(Howard Gardner)日前在亞歷桑納州立大學演講,再度強調「學生不只有一種聰明」。. 加德納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論主張: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有 ...

  3. 2022年2月23日 · 張鑑如指出已有多項重要研究證實閱讀能力會深切影響孩子的學習成就,「國外的研究早就發現國小一年級被鑑定為有閱讀問題的兒童中有88%在四年級時依舊為閱讀困難者這顯示閱讀能力的高低會為孩子帶來持續性的影響。 究竟親子共讀對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家長又該如何與學齡前孩子進行親子共讀? 以下整理張鑑如接受《親子天下》演講邀約的精華內容: ----------------------------------------------------------------------------------------------------------------------- 華人社會常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也有人說基因很重要,三歲定終生。

  4. 2020年12月2日 · 陳志賢繪本創作家) 葉青華(文化工作者、前誠品書店兒童館負責人) 謝依玲(作家、譯者) 關於Openbook好書獎 今年為第四屆Openbook好書獎,邀請來自各領域學者與專家,匯聚不同觀點,以三階段:初選、複選和決選的評審方式,精選出年度好書。

  5. 2020年12月24日 · / 中學生. > 學習. 未來人才怎打造? 哈佛教授反對測 IQ:應培養多元智能. 2020-12-24 00:00 更新:2022-08-19 10:29. by 親子天下媒體中心 - 黃敦晴. 是什麼樣的人,會想到要顛覆存在已久、被人們深信與追求的 IQ 測驗? 他不僅不反智,還發掘了人們更多面向的天賦,被稱為「多元智能之父」。 哈佛大學退休教授加德納新出版的回憶錄中,以自己的成長經驗解密,還教大人如何帶領孩子,成為未來所需要的人才。 高穎婕 製圖. 編按:加德納教授將擔任親子天下2022教育創新國際年會講者,與大家分享何謂「Better Education 看見多元智能、人人都是人才」,詳細資訊請參考: 「為幸福而教」教育年會官方網站. 在台灣,曾有「拒絕聯考的小子」發人省思。

  6. 本書介紹. 獻給孩子的第一套國際議題橋梁書 內容扣合教育部中小學國際教育能力指標. 身為未來世界公民的一員,所有人都不能置身國際事務之外,因為這個世界有了你的關心,才會變得更美好,一起來認識影響全球的關鍵議題。 打開電視、收聽廣播、瀏覽網路或看報紙,新聞中常常出現一些國際事件的關鍵詞,你的了解有多少? 為什麼有些國家會特別貧窮? 要怎麼樣做才能幫助他們脫離貧窮? 誰是難民? 誰又是移民? 他們為什麼要離開家園,前往另一個國度生活? 什麼是種族主義? 為什麼有些人會為了族群、信仰和外表的不同而歧視他人? 國與國之間為什麼會產生衝突? 甚至發生戰爭? 該怎麼讓這個世界更和平? 知曉世界事,同理他人處境,擴展國際觀,培養成為未來領袖的胸懷。

  7. 2018年1月15日 · 小學生. > 閱讀與書單. 黃國珍談思辨教育的養成:不是用來證明自己是對的. 2018-01-15 00:00 更新:2018-06-28 11:25. by 黃國珍. 邁可.桑德爾 (Michael Sandel) 的「正義」課,是2010年的出版旋風,更是影響層面廣泛的一起文化現象,忽然「思辨」與「哲學」成為搜尋的關鍵字。 但思辨這重要的能力要如何培養? 需要拿重大的議題來討論嗎? 對於孩童而言,重大議題不僅難懂,離他們能領受的世界又太遙遠,因此,閱讀他們可以參與的故事就成為重要的途徑。 作者:姬庫.阿達托(Kiku Adatto)提供. 一段看見思考力的奇幻旅程│ 巴巴洋與魔法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