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2月17日 · 黎棟國認同應在23條立法中加入間諜罪和仇恨罪」,原因在於目前香港有關間諜的條例屬一戰」、「二戰時期的產物有需要更新條例以保護國家安全他又指現時新型傳媒上充斥着散播仇恨的語言理應訂立仇恨罪保護全香港市民並非單單保護官員和政府但認為即使執行職務的人士受較全面的保護也是合理做法,「譬如喺醫院唔可以粗言穢語辱罵醫務人員因為會影響佢履職嘅精神狀態。 至於在竊取國家機密罪上,傳媒應否如03年草案般獲豁免,黎棟國稱政府須考慮由03年至今,社會情況出現重大改變,他個人有初步想法,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應留待諮詢期間作進一步討論。 官員有能者居之 不應分文武官.

  2. 2021年11月12日 · 黎棟國參選為紀律部隊發聲. 黎棟國稱,自己特別注重紀律部隊面對重大壓力情況,希望議會內有多一把聲音為紀律部隊發聲。 他又指《港區國安法》實施後,香港仍須履行憲制責任為《基本法》第23條立法,進入議會後會爭取在第一年會期內完成審議、並通過23條立法。 至於以年屆70之齡參選,會否有違立法會「新氣象」的原則,黎棟國指,新民黨一向認為有經驗黨員要帶領年輕黨員參政,目標6名黨員全數當選。 葉劉淑儀說,來屆立法會有90人,必定會有新面孔,因此需要有經驗人士帶領,以舊帶新,認為年齡完全不是問題。 新民黨角逐選舉會界別的還有容海恩及陳家珮,被問到參選會否分薄另外兩人票源,黎棟國稱每名選委可投40位候選人,不覺得會分薄票源,他們會以團隊形式拉票。 立法會選舉參選人名單,請參閱《香港01》選舉網站。

  3. 2024年1月12日 · 當年有份參與政策制訂的時任保安局局長新民黨立法會議員黎棟國今日12日在電台節目稱是時候檢討生效了11年的限奶令」,因內地家長已不再依賴在香港購買配方粉奶粉),取消限奶令後搶奶粉問題重現機會極低。 黎棟國又指,恢復「一簽多行」水貨問題也不會如當年猖獗,因深圳本地物資供應進步神速:「當時邊有山姆叔叔啊,無Costco啦......𠵱家根本掉返轉頭唔係內地人嚟香港買,係香港人上內地買。 2024年1月12日 深圳Costco開幕 . + 8. 黎棟國在商台節目表示,「限奶令」是時候做檢討,他相信內地長家已經接受無法從香港取得外國奶粉,以往依賴來港港買奶粉習慣已被其他方式取代,因此即使取消「限奶令」,搶奶粉問題重現的機會相信極低。

  4. 2024年4月26日 · 委員會主席黎棟國在部份委員發言後或官員回應後提出建議及關注選委界立法會議員謝偉俊就提醒」,留意到主席黎棟國不斷在議員發言後用較長的時間表述自己意見」,如過分干涉議員發言或每一次作為編輯角色並不是議會傳統謝偉俊主席每次編輯議員發言非議會傳統. 會議上委員會主席黎棟國主持會議期間在議員與官員對答後部分時間講述意見及總結。 謝偉俊則表示,無意冒犯主席,惟不斷留意到主席在議員發言後,用比較長的時間表述自己意見,如過分干涉議員發言,每一次作為編輯角色,並非議會傳統。 他重申無意冒犯主席,只是提一提,認為其他議員都有類似的感覺,只是「唔想出聲咁解」。 黎棟國:如討論無連貫性會失去意義. 對此,黎棟國回應稱,多謝議員意見,相信討論中有重要事項,如沒有連貫性,就會失去討論意義。

  5. 2021年1月14日 · 撰文:彭焯煒. 出版: 2021-01-14 07:00 更新:2021-01-14 22:10. 334. 英國政府本月31日開始接受港人申請BNO留英計劃5+1方案北京早前表明會有反制措施應對令港人持雙重國籍爭議再次引起熱議。. 前保安局局長黎棟國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中央 ...

  6. 2022年7月25日 · 社會新聞. 反修例連場衝突 黎棟國讚警無動武反擊其他國家一定相當大傷亡. 撰文:陳淑霞. 出版: 2022-07-25 15:34 更新:2022-07-25 15:51. 本港政治形勢近年翻天巨變先後經歷2014年雨傘運動及2019年的反修例示威衝突前保安局局長現屆立法會議黎棟國今25日於書展講座論及警方於衝突期間的應變部署。 他指要向前線「畀手指(說讚)」,因歷時79天的示威浪潮未致傷亡,特別提到2019年理大圍城一役中,即使亂如「戰場」、警員險變「燒豬」,警方亦未有動武反擊,僅以「戰術」瓦解示威者,「畀着喺其他國家,都一定有相當大傷亡。

  7. 2021年4月29日 · 前入境處處長黎棟國表示從報告可見入境處曾經上門多次尋找疑犯無人能寫包單一定找到那個疑犯」,認為若單憑一個角度作結論有機會產生偏差。 態度突變:由「同意」報告內容 到指控「胡亂批評」 根據審計報告,入境處去年有2,609宗涉假結婚個案未完成調查,將積壓至今年,當中2,237宗交由專案小組處理,50%已積壓逾兩年,有167宗更已積壓6年以上至11年。 其中一個個案,審計署指入境處於2011年揭發後,追查行動「並非完全有效」,包括5度家訪不果,雖然3次成功以電話聯絡,但對方從未應約出席訊問。 處方後來將疑犯資料輸入電腦系統,等待機會截獲,惟等到2019年初,疑犯在香港醫院去世後都未有結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