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6月11日 · 蔣經國訪美黃文雄當時是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的成員。 1960 年代末期, 台灣獨立 組織在美國剛剛萌發不久,海外的台灣獨立運動基本上還是以日本為基地。 在得知蔣經國即將訪美的消息後賴文雄鄭自才黃文雄的妹夫)、黃文雄黃晴美等四個台獨聯盟的盟員暗中決定要對蔣有進一步的行動。 事實上,蔣經國要來美國之前,先去了日本。 當時我們很高興,心想「在日本的同志一定會把他修理掉」,我們就在等;然而他又平安回到台灣。 原本我們認為,日本的同志在台灣獨立運動的歷史及時間上都比較久;在美國成立本部之前,我們一直都是受他們的領導,他們應該會有行動。 所以當蔣經國平安回到台灣後,我們開始煩惱了,心想:他來美國時,我們要怎麼辦? 還可以不做表示嗎? 除了市議員投反對票外,一定要再進一步作秀……。

  2. 2016年4月25日 · 在 1970 年的 4 月 24 康乃爾大學社會學博士生的黃文雄於美國暗殺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失敗被捕入獄。 這樣的舉動,不僅震驚戒嚴時期的台灣,也在國際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 文/ WUFI-Taiwan(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曾任國史館館長的已故台灣史學者張炎憲,評論四二四事件在台灣歷史的地位的看法: 「在台灣人長期反對外來政權統治的過程中,從日本時代到目前,可以說不斷有人在追求台灣獨立、台灣人能當家做主。 我相信鄭自才、黃文雄在這個事件所表現的,正是台灣人的一種意志, 一種對統治者的反抗,不管這個反抗成功或失敗,它都代表了當時一部分人的意志和想法。 …… 我想,他們那一代的人為此可說沒有白活,他們在歷史留下一個紀錄,表明了台灣人為什麼要反抗蔣經國? 為什麼反抗國民黨?

  3. 2018年3月20日 · 責任編輯黃靖軒/ 周永祐 大學讀設計系的時候就發現許多人有「假裝自己很努力」的習慣,平常總是什麼都不做,到了真正要交件前開始真正著手做事,一邊做事也一邊盡量浪費時間,就只是利用極瑣碎的一點點時間在認真做事,做完之後才說什麼 ...

    • 國立編譯館 統一編印課本時期
    • 88課綱─高級中學課程標準
    • 98課綱,95暫綱微調版,國文歷史科暫緩上路
    • 104課綱微調

    民國51年,教育部順應世界教育潮流,修訂課程標準。歷史課本只寫到台灣光復,隻字未提「二二八事件」。 民國60年,因應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實施,教育部修訂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歷史課本隻字未提「二二八事件」。 民國72年為配合高級中學法,修訂高級中學課程標準,73年實施。據此課程標準編印的國編本至78年版本仍然沒寫到「二二八事件」。 民國80年代,黨外運動興起,台灣社會陸續出現平反二二八的聲音與行動,直到民國79年2月27日,立法院集體為二二八事件受難者默哀一分鐘,行政院並為此成立「研究228事件小組」。 民國79年歷史課本,首度出現關於「二二八事件」的描述: 此後一直到民國84年,隨著政府調查與民間努力,「二二八事件」歷史輪廓逐漸清晰,課本裡的篇幅也有所成長。(畫底線者為新增部份)

    因應社會變遷,民國79年教育部成立「高級中學課程標準修訂委員會」,修訂歷時將近6年,在84年確立並發布高級中學課程標準,於88學年度開始實施。88課綱最大變動就是採取「一綱多本」編寫模式,開放民間根據課綱編寫教科書,由教育部審定。

    98課綱以95暫綱為藍本微調,目的是研修更理想的課綱內容,97年發布後原預計隔年實施,但因社會對國文、歷史科內容多有疑義,2008年馬英九總統上台後,決定暫緩一年實施,除了國文、歷史2科仍需再討論,其他科皆在99年實施。

    教育部課程審議會103年1月微調高中國文和社會領域課綱,預計於今年8月正式上路,其中部分內容如公民科「人權保障與立法」章節,刪除白色恐怖、良心犯等詳細舉例,一般化為「政府濫用權力對人民的迫害」以及「殖民政府對殖民地人民的歧視」;歷史科「日本統治」改為 「日本殖民統治」、「接收」臺灣 改為 「光復」臺灣等修改,引發爭議。 (本文經合作夥伴中央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歷史課本的歷史 50年來高中生怎麼學228〉。)

  4. 2018年5月9日 · 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金庸,最擅長將淵博的歷史學識,叩合緊湊情節與柔情蜜意融入於他動人的文筆之中,故被廣泛奉為最出色的武俠小說家。 文革後,許多中國人想要尋根,他的小說提供了人們沉浸在中國輝煌的過去之中的閱讀快感。 其筆下人物刻劃傳神,也不免令人懷疑,這些江湖人物或許是在影射當局人士,如果是,可堪為現代政治寓言的最佳典範。 (責任編輯:黃梅茹) 文/傅楠;譯/若望. 今年九十四歲,深居港島山巔叢林掩映的豪宅之中的查良鏞(Louis Cha)是當世最暢銷的作家之一。 他以筆名「 金庸 」廣為人知,其作品在華語世界的文化流行程度大約等於「哈利波特」與「星戰」之和。 金庸最初於 20 世紀 50 年代, 以報紙連載的形式發表武俠(wuxia)小說 ,武俠小說就是 行俠仗義的功夫幻想故事 。

  5. 2016年10月18日 · 《進擊之路》是金馬獎導演蘇哲賢耗時3年拍攝的新作,這部紀錄片描述了台灣近年來4位為正義發聲的人權律師──邱顯智、曾威凱、劉繼蔚、李宣毅一路走來的故事。 這幾年,台灣在追求民主的路程上發生許多指標性的事件。 2013年,一位單親媽媽因為生活困難,不滿政府施政,憤而在總統公開活動上向總統丟鞋抗議。 雖然總統並沒有真的被擊中,但之後單親媽媽仍被總統府提告。 就在此時,曾威凱主動向這位媽媽提出法律方面的援助。 當單親媽媽問起費用時,曾威凱說:「當妳丟出鞋子的那一刻,妳已經付了我律師費。 」而這起案件也成了進擊之路的起點。 事件發生不到三周,導演就和曾威凱律師見面,啟動了進擊之路的拍攝計畫。

  6. 2016年3月17日 · 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台灣學術界及聯合國 UNESCO 已經一致認定台灣本土語言「濱臨絕種」! 「濱臨絕種語言」就是年青人已經不再學習及使用的語言,這種語言將於 30-50 年內滅絕。 「不再使用」就是「不講」,「不講就不可能傳承給下一代」。 由此可知「濱臨絕種語言」與目前該語言使用人口數多寡無關。 根據社會語言學研究,至少須有 75% 人口「積極」使用,該語言才得已繼續生存與發展。 現今有多少人還「積極」使用台灣本土母語呢? 政府保護台灣文化一向不遺餘力,設有文化部專司其職;唯獨對文化中最要緊的元素——活人的語言,視而不見,說而不做。 令人遺憾! 台灣人已經普遍學會尊重環境及鳥獸生物,卻還沒學會要保護自己的語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