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21日 · TVB節目《我要做業主》昨晚(20日)播出最後一集,找來屯門屋邨出身的林子善,分享他多年來5度置業的故事。 子善坦言,當中兩次置業是「被置業」,幸好他平時勤奮節儉,才能夠負擔起買樓的開支。

  2. 2020年10月24日 · 【藝人林子善的5個置業故事:按此】 成功在於態度:「懂得做人可扭轉局勢」 顧紀筠講了一個有幾十億身家朋友的故事。 他以前在酒店是幫人開車門,但他態度很好,落雨又幫人擔遮。

  3. 2020年6月5日 · 英語補習名師林溥來(Patrick Sir),去年靠着多年儲蓄及經營教育事業,買入人生第三間物業,他有甚麼置業投資秘訣? 他又與大家分享20多歲時已鎖定儲蓄目標,為達成儲蓄目標更願意「斷六親」,為了節省衣著開支亦願意操fit自己。 Patrick Sir如何將理財之道融入生活中? 由於自小明白金錢得來不易,Patrick Sir年輕時會把兼職收入存起來。 當時為了開補習社,他把收入的7成儲起、餘下3成作飲食開支。 補習社開業後,他才把儲蓄比例降至收入的3至4成,其餘則為生活開支及投資。 【延伸閱讀】 Patrick Sir分享儲錢秘訣:最緊要自律. 儲錢靠「斷六親」 減少應約. 不少剛投身社會的年輕人抱怨儲錢難,Patrick Sir分享20多歲時儲錢秘訣,就是忍痛「斷六親」。

  4. 2021年4月26日 · 在1980年代初,基金經理彼得‧林奇(Peter Lynch)成為世界上其中一位著名的投資者,其管理的基金Fidelity Magellan在1977年至1990年間,每年產生約29%的回報,為投資者創造豐厚的收益。 不過,他最有名的是其經典著作,包括《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及《戰勝華爾街》等,為投資者帶來無數的投資智慧,以下將其觀點簡化為10條黃金法則供大家參考。 Peter Lynch十個投資法則 . 點擊圖片放大. +7. 投資你了解的公司. 這是其最著名的法則,但不少人對林奇的這個法則有所誤會。 他並不是建議投資者買入股票只是因為單純是自己喜歡的產品及服務,雖然這是一個好開始。

  5. 2020年5月26日 · 於40歲之年已達財務自由,人稱「垃圾大王」的鮮魚行學校校友林家駒,有自己一套投資理財心得。 別人可以,為什麼你不可以? 現年52歲的「垃圾大王」林家駒,早於11年前已達財務自由。 如今閒每日公司只是「探班」買水果和下午茶給同事吃,閒來便投資炒股。 由於他經常向身邊人分享其買股心得,被鄰居冠上「街坊股神」稱號。 林家駒童年就讀於鮮魚行學校,外間視為窮孩子就讀的學校。 不過,林家駒沒有因自己出身「基層」而看貶自己,反而靠一雙手倒垃圾,倒出2億元物業管理王國,成為「垃圾大王」。 別人童年開心快活,但生於以靠倒垃圾維持生計的家庭,小學三年級開始,已跟着母親四處幫手做清潔,到中學畢業後,更順理成章子承母業。 如今已半退休的林家駒,每朝的指定動作,仍是邊吃早餐邊睇股票落盤。

  6. 2020年9月4日 · 踏入50歲,麥子麒指,人們應更加密切地檢視個人退休儲蓄的進度,衡量其退休儲備是否足夠應付理想的退休的生活模式,若進度落後,或要考慮降低對退休生活的期望,甚至要延遲退休。 此外,退休投資組合的投資策略或要從財富增長的目標,逐步調整至為退休自製長糧,或要考慮年金及債券等投資產品。 50歲的投資策略或要從財富增長的目標,逐步調整至為退休自製長糧。 60歲做好開支預算 避免花光積蓄. 進入60歲的階段,麥子麒建議開始退休生活的人士,需做好生活開支的預算,定期檢視退休投資組合的回報,以免因開支增加或投資回報未如理想,而花光退休儲備。

  7. 2019年3月20日 · 李兆基也有他自己的財富哲學及營商哲學,以下輯錄6句李兆基的哲學語錄,或許為你帶來啟發。 【李兆基退休】李兆基(四叔)的6個財富哲學你要知. 1.做慈善要有「四両撥千斤」、「以小博大」之效,透過槓桿原理做到一傳十、十傳百」 2.以「聚散之道」管理財富,「搵錢要成功,使錢要成功」 3.青年人成功致富之道有四點: 刻苦耐勞,勤奮勉力. 經濟未定,不宜早婚. 要有第一桶金,以錢賺錢. 「男人最怕入錯行,女人最怕嫁錯郎」 4.營商處事有六字真言:「止、定、靜、安、慮、得」 5.從商要「以人為本」,達致服務人群及賺取盈利的雙贏局面. 6.有耕耘自有收穫. 【 李兆基個人網頁 】 欄名 : 理財學堂. 相關文章. 【四叔退休】李兆基將辭任恒地、煤氣主席 兩子接棒聯席主席. 2019/03/20.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