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15日 · 李香凝在今年十月出版了Be Water, My Friend》,將父親一生受用且貫徹於她成長過程的「水」哲學編撰成冊。 李小龍的一生似英雄、又似曇花一現的時代傳奇,他的武術與出演過的電影享譽國際,是許多人心目中屹立不搖的偶像。

  2. 2018年5月28日 · 1.變成厲害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對我來說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2.既然我沒辦法變好,就讓別人變差吧! (這樣我相形之下就變好了)

    • 否認——「或許一切都是假的」
    • 療傷——「想念是會呼吸的痛」
    • 想起——「啊!是呀!真的曾經很愛呢!」
    • 放下——「嗯⋯⋯的確很重要,但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
    • 延伸閱讀

    「他一定是被朋友洗腦才跟我分手?」 「她可能只是這段時間太忙了,才感覺不到我的愛⋯⋯」 「或許我再努力一些一定還有機會挽回⋯⋯」 「我能再約她最後一次好好說清楚的機會」 這些話是你自己告訴自己的嗎?很難說這些狀態到底是真是假,但共同的部分是這階段的你,或許會不太想承認,或許還卑微的期待著對方能回頭看看你。 事實上,你僅是還沒準備好面對你們分開的事實罷了!佛洛伊德的防衛機轉論,提及人在極為痛苦的時候,會用各種不同的方法讓「大腦」不再痛苦,是個下意識維持生存的方法。否認,即是其中一個。 在這個階段,可以如何走過呢? 溫柔的詢問自己上述的那些想法「是否認作祟嗎?」 好好檢視過去這段關係中好的、壞的、以及你不想承認的,「曾經沒有他的日子可以,現在你也可以」。 最後,在否認的階段,一定要好好的愛自己,...

    已經準備好面對如此殘酷的事實後,好像被迫接受這分開的情緒,撕裂感及不捨湧上,每當我們想到時,還是會很痛呢!尤其是半夜聽著情歌,就會流淚的日子,而也是需要最久的歷程。 這應該是讓我們最快變瘦的階段吧!而要結束這個階段,好好陪伴自己,更聽聽自己心裡的聲音,更客觀的看待這段關係,心疼自己的委屈,也罵出對方的不是,或許是一個好方法!

    當我們走過了很痛的時刻,慢慢的,我們憶起這曾有一次幸福機會的情人時,不再感到悲傷、不再感到懷念,或許僅有一絲遺憾,並且若能有個淡淡微笑說著「啊!是呀!真的曾經很愛呢!」那麼恭喜你,離放下又更近了!但我必須說,並不是每段關係都能放下啊,放不下就先提著走吧!提著走的過程,慢慢的再朝著放下走,人之所以為人,就是有許多放不下的關係,放不下的羈絆,放不下的情感!

    關於完全放下,這個答案的確不容易回答,許多個案問我,「老師,到底什麼時候算是完全放下呢?」,我想了想,或許當你想起有過歡笑夾雜著淚水的回憶時,你會知道「嗯⋯⋯的確很重要,但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 關於放下的歷程,或快或慢、或近或遠,放不下也是歷程之一,「放不下,就提著走吧」! 放下,意旨分手之後的下一個階段,也是人生中淚腺最發達的階段。

    【分手後想要馬上振作起來?】柚子甜:面對「失戀急性期」,療癒 2 步驟陪你走出傷痛 【心理諮商跟聊天有什麼不一樣?】聽出你的「話中話」,解密心理師的專業 【分手心理學】失戀後「痛並快樂著」?心理師:自虐式的無限悼念,讓人更放不下 (本文經合作夥伴 問8健康新聞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余佳容諮商心理師】你說分手了要怎麼放下,我說放不下就提著走吧〉。)

  3. 2019年6月11日 · 很多人講話常只是描述「內心感覺」,缺乏具體細節,容易讓人聽了一頭霧水,兩位 TED 講者用實際案例分析溝通技巧,在職場面試、人際互動都相當有幫助。 (責任編輯:翁筠茜) 文/TED 講者 朱為民、懷瑾. 紹暐,人很直率也很真誠,說話簡潔有力不拖泥帶水,請他推薦一部院線片,他會說:「很好看,快去看,沒去看的話,你會後悔。 」再細問他這部電影哪裡好看? 他又會說:「就是很好看啊! 快去看。 」「我跟你擔保一定好看的。 如果問他跟其他電影相較哪一部好看? 他會說:「都很好看。 不同特色,各有各的好,沒去看的話你會後悔。 」我們幾個朋友以為他不想劇透,也就不好再多跟他問什麼。 久而久之才知道這就是他說話的風格,說話點到為止,話說了就好,別人領會到什麼並不重要。

  4. 2018年6月25日 · 1.情商低. 高情商的人可以感受自己的情緒與理解別人的情緒,並且能在感性和理性間取得平衡。 而過度講理的人在情緒管理方面的能力較差,只能用僵硬的道理式溝通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2.不現實. 「道理」有個「理」字,按字面上解釋過度講理的人只是太過理性、太過實際,但事實並不然。 過度講理的人的確能知道現實中的「應該」,一個好的員工應該怎麼樣、一個好的兒女應該怎麼樣,一個好伴侶又應該怎麼樣,但卻忽略現實中也存在的「情緒」。 因此無論對方是開心難過,或有什麼獨特的個性,他們都容易忽略,用同一套標準看待形形色色的人。 3.不夠理解自己. 過度活在道理中的人,他們其實失去了解自己的機會。 因為他們看待任何事都是用是非錯,而不是情理和感受。 也因此,他們做一件事情,都是想我應不應該做,而不是我想不想要做。

  5. 2020年1月17日 · 「認知扭曲」是由知名的心理學家 Aaron Temkin Beck 所提出,它就像個自動化的濾鏡,決定你所看見的是令人沮喪的黑白色調,還是令人喜悅的彩色。 它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思考習慣,自然到你很難發現它的存在,卻危害著你的情緒健康和人際關係。 以下是最常見的六種認知扭曲: 1.非黑即白. 非黑即白就是「二分法」思考,看待任何人事物不是壞的就是好的,就像小孩子一樣,會把熟悉的爸媽視為好人,陌生人都視為壞人一樣。 世界上最成熟的顏色是「灰色」。 沒有什麼事是絕對的壞事,也沒有什麼人是絕對的壞人,發生在你身上的衰事,也藏有值得學習的寶貴經驗。 2.選擇性摘要. 俗稱斷章取義,一張白紙上如果有個黑點,我們往往只注意那個黑點,而忽略其他白的地方。

  6. 2019年11月21日 · 2018年,HYUKOH曾受邀來台,於第29屆金曲獎頒獎典禮演出,表演引言人陳珊妮是這樣說的: 我做獨立音樂也製作主流唱片,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像是一個資深的局外人,但這個角色給我很清晰獨特的視野。金曲獎希望我今天來說說關於流行音樂如何走向未來,我想說的是我們必須不斷的重新定義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