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學者洛楓在《禁色的蝴蝶:張國榮的藝術形象》一書中指出,八十年代的張國榮的形象是個以異性戀姿態出現的壞男人,到了九十年代他更是不避諱表現其陰柔特質的同性戀者,他對傳統社會的挑戰晉級了。

  2. 評分:97分. 【一言以蔽之】:張國榮加上梅艷芳,象徵的就是舊時代的美麗啊!. 香港導演關錦鵬,雖然是男性,卻以女性觸覺的電影聞名,堪稱香港文藝片導演當中,最會拍攝女人心事的其中一位導演,1987年的《胭脂扣》就是他的其中一部代表作,當時這部 ...

    • 程蝶衣與何寶榮
    • 挑戰主流的天王巨星
    • 巨星殞落
    • 「同志偶像」
    • 「藝術沒有性別」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張國榮已經是香港流行樂壇中的天王巨星,影響力遍及亞洲多國。90年代,張退出樂壇專注電影事業,成就非凡:1994年,張國榮在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中,飾演戀慕師兄段小樓的幹旦程蝶衣。電影獲得戛納(Cannes,另譯康城、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張國榮的演出備受讚譽。 事實上,早在1981年,張國榮就曾獲邀出演電視版的同一角色,但因為要保護歌手形像而未有接受;十年後,陳凱歌開拍電影版《霸王別姬》,張國榮在主動爭取之下,才獲得這個角色。 為何事隔十年,張國榮才出演程蝶衣一角?香港文化研究學者洛楓(陳少紅)在《禁色的蝴蝶:張國榮的藝術形像》中指出,除了因為已成為「殿堂級」的張國榮可以隨心所欲之外,也有香港性別運動發展的背景。 上世紀80年代的香港,同性性行為仍屬刑事罪行,社會上對同...

    在電影以外,張國榮在舞台上的演繹,也更加自我、更加大膽。 「過往的香港社會,會將『中性』視為『不男不女』,看法十分負面,」江紹祺說,「但張國榮卻衝破了這個非黑即白的看法,告訴社會『亦男亦女』可以是『正』(好、吸引)。」 1997年復出歌壇的演唱會中,張國榮參考英國歌手大衛·鮑伊(David Bowie,大衛·保兒)的先例,腳踏一雙珠片閃燦的紅色高跟鞋演唱《紅》。 張國榮曾說,「姣、型、靚、寸」(風騷、有型、美麗、高傲)是一個表演者的成功之道。 而比《紅》的妖嬈表演更惹人注目的,是張在演唱會上將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獻給「兩位我摯愛的人」——向母親致意後,張再揭示另一人的身份: 「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位好朋友……唐先生(唐鶴德)。」 這段委婉的告白,被外界視為張國榮的「出櫃」宣言。 江紹祺形容,...

    2003年4月1日,張國榮自中環文華東方酒店24樓躍下,終年46歲。他的死在華語世界造成轟動。 張留下的遺書中,並無明確透露尋死原因;但不少香港傳媒與評論者將其自殺歸咎於他的性取向,有雜誌甚至形容自殺是同性戀者的「宿命」。即使在死後,針對其性取向的攻擊仍然不絶。 但這無礙歌迷、影迷及大眾悼念一代巨星的殞落:葬禮當日,逾萬歌迷圍在靈堂之外,冒著四月南方的細雨,送別香港演藝史上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偶像。 在家屬刊出的訃文中,與張共度20年的同性伴侶唐鶴德名列第一,在葬禮上亦獲安排坐在首位,並由他按下火葬鈕送張國榮最後一程。 雖然香港沒有任何容許同性結婚或進行民事結合的法律制度,但張國榮與唐鶴德對關係的坦蕩態度,令他們成為香港社會廣為認受的一對。 在翌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唐鶴德受邀踏上金像獎的舞台...

    除此以外,文華東方還是「香港性小眾之旅導賞團」的首站。 「每當走到文華東方,來自香港的參與者,自自然然就會想起哥哥。」主辦導賞團的香港同志平權活動人士戚本乙(Benita)說。 於張國榮「出櫃」的1990年代度過少年時代的戚本乙,仍記得張國榮的性向宣示在社會造成的巨大迴響——即使張國榮從未振臂高呼「我是同志」,只是公開承認,自己愛著一名男性。 「他激發了社會的討論,這是最重要的,」戚本乙說,「哥哥令大眾接受,無論大家喜不喜歡同性戀這回事,都可以喜歡張國榮。」 2001年九月,張國榮與唐鶴德在街頭牽手的照片,被娛樂雜誌煞有介事登上封面,事後更引起記者一番追問,張國榮只回應「沒什麼大不了」。 這幀畫面成為了香港同志文化的另類象徵。多年以後,張國榮的一個香港同行在訪問中說,每看到這幅照片,他總覺得...

    近年,香港出櫃的藝人、歌手越來越多,當中較知名的黃耀明、何韻詩等人,更熱切投身為同志爭取平權的社會運動;但與同志權益相關的法例,如保障同志免受歧視的「性傾向歧視條例」,連諮詢也未能展開。 1. 成功申辦2022同志運動會 香港成亞洲第一 2. 香港出櫃歌手何韻詩申請赴馬來西亞演出遭「封殺」 但社會對性別多元的包容程度無疑越來越大;大眾對「性小眾」等名詞,與性別意識的認知亦不斷提高,關於這方面的公共討論亦越來越多元。 「直到近幾年,媒體才開始討論gender-queer(性別酷兒)、性別流動的概念,」戚本乙說,「但哥哥廿年前已在實踐這件事。」 2017年,香港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舉辦了《曖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別演繹》展覽;甫步入展廳,參觀者最先看到的展品,是一雙珠片紅色高跟鞋。 張國榮曾經...

  3. 歲月流逝,他的生忌已到。 喜歡他多年,感覺從未減;喜歡他的浪漫,喜歡他的驕傲,喜歡他的漫不經心,喜歡他‧‧‧‧‧‧ 其實心底裡總覺得他一定是英年早逝的一群,跟占士甸一樣的花樣年華,不能想像他們徐徐老矣之態。 還記得當天收到他要離開的消息,接受

  4. 王祖賢1987年與張國榮合作「倩女幽魂」,才逐漸在影壇打開知名度,張國榮的別號「哥哥」,也是從王祖賢開始叫起的。 這幾年,他們兩人在影壇不曾合作,聯絡也少,王祖賢後來遠赴加拿大遊學,而張國榮也揮別他的人生舞台。

  5. 2022年4月1日 · 當時處於聲勢、演技和顏值顛峰的張國榮、鞏俐、豐毅同台飆戲,不但情感細膩,而且氣勢宏偉,時隔30年後看起來依然令人震撼,無論是京劇演員艱苦的訓練過程,還是張國榮單戀張豐毅的情愛糾葛,甚至是在政治壓迫之下,充滿無奈的藝界人生,都 ...

  6. 我相信有許多人對於他的過世都非常難過,那天在聊天室裡頭,講起了張國榮,誰對於這個消息不是難過的掉下眼淚? 只願,他一切好好的!早日投胎! 最近聽到好多讓人難過的事情,是不是長大就要接受這些會讓人很痛的"永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