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1日 · 2018年隨著團隊中高素質高學歷的優秀人才越來越多袁煥玲愈發意識到學習的必要性一是因為優秀人才本就注重學習對培訓輔導有著更高要求二是優秀人才經營的客戶群體更優質倘若業務員沒有與之相配的專業知識或技能難以真正走進客戶心中實現良好發展袁煥玲認為想要打造學習型組織主管的引導無比重要。 為了引導夥伴持續學習,她實施了諸多舉措。 最終,她成功帶領60多人的團隊達到8位夥伴獲取國際龍獎IDA或美國百萬圓桌MDRT的成績,績優占比成功突破10%。 定時推薦書籍雜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無論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啟示,還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均向我們證明了環境對人的影響十分重要。 在壽險行銷團隊,倘若主管希望夥伴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2. 2023年10月1日 · 819. 胡碩勻. 信達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臺灣與英國國際會計師CPA CFP認證理財規劃顧問/IARFC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講師,著有《節稅的布局》及《重複的力量》 金融商品投資方法百百種,基金、ETF、股票等金融商品琳瑯滿目,不同的投資產品稅賦大不相同,以下分別介紹幾樣民眾最愛投資的金融商品稅賦規定。 基金 Fund. 基金是民眾熱門投資理財工具之一,依照發行公司不同,可區分為「境內基金」與「境外基金」,而投資這2種基金的課稅方式也大不同,可別搞錯了! 以下介紹境內基金與境外基金的差別。

  3. 2023年5月1日 · 香港宏利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區域總監、AC Pro團隊創辦人鍾玉麟於2022年首度帶領團隊榮獲CIA500世界華人保險500強團隊皇冠獎,突破2017~2021年桂冠獎的水準。 他認為,以國際標準作為指引經營團隊,並在逆境中反其道而行,往往可能會產出令人驚豔的成果。 「順境球人人都會打,但遇到逆境球時,大多人選擇防守,而我則會選擇進攻。 」香港宏利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區域總監、AC Pro團隊創辦人鍾玉麟堅定的說道。 面對環境挑戰,他從來不畏懼,入行後的第一次升職,就是在2003年SARS期間;2008年面對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在經濟局勢動盪之時,帶領單位人力翻倍成長;2019年香港發生社會運動那年,依舊穩紮穩打經營團隊,培育2位屬員晉升分區總監。

  4. 2023年1月1日 · 黃敏義表示新光人壽期望透過保險科技的轉型主張追求完善客戶體驗卓越公司營運效能以及創新商業模式。 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提出「5力3化」,也就是「強化業務數位力」、「擴充客戶自主力」、「升級流程科技力」、「賦能員工生產力」、「點亮友善服務力」,帶來「行銷智能化」、「客戶旅程數位化」、「作業流程自動化」。 過去數位扎根強調行動優先(Mobile First)作為堆疊數據池的基礎,下一步,將展開數位串聯(Digital Everything),改變目前強調「我們有什麼數位工具」的出發點,專注在「要讓客戶體驗什麼」的思維,達到客戶、業務同仁、員工3方全方位客戶體驗(Total Experience)的境界。

  5. 2020年3月1日 · 2289. 自國際龍獎IDA設立IDA百人團隊榮譽以來,香港宏利保險南九龍團隊由創始人沈維燦領軍,不斷創新佳績,二 一九年更創下了409位IDA會員的世界紀錄。 南九龍如何夯實根基,成為實力強大的卓越團隊? 關鍵在於九大行星的分工合作,以及他們格外重視的「倫理經營」。 國際龍獎IDA設立百人團隊獎項已有多年,許多團隊在領獎之後更上一層樓,突破了百人的極限,接連挑戰IDA200人、300人團隊成功。 二 一九年來自香港宏利保險的南九龍團隊,更是以409位IDA會員的佳績再創新高。 在第二十年國際龍獎IDA年會的舞台上,南九龍團隊創始人沈維燦率領團隊9大行星代表接連登台,與在場數千位學員及講師分享成功的祕訣──9大行星與倫理經營。

  6. 2020年2月1日 · 0. 888. 金融科技近幾年發展非常迅速,特別是大陸,對比香港發展是比較慢的,雖然金融科技目前仍不是香港的主流,卻是不容忽視的市場趨勢。 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分銷及市務總經理區張明儀從公司推行數位化的過程,分析科技與營銷結合如何提高管理成效及客戶體驗? 目前金融科技運用在保險業,大多是圍繞在如何運用人工智慧解決並克服問題,抑或是大數據預測客戶意向、保險自動化理培、運用區塊鏈提高理賠速度,以及電子化綜合保險生態圈等,都是香港保險業開始在研究並運用的區塊。 人的關係和價值還是首要考量. 但大部分對於如何運用及發展金融科技的討論和研究多是從保險公司出發,如此無法確切瞭解香港民眾心中的期待。 區張明儀從二 一八年對香港保險業客戶調研中發現,客戶還是希望能夠面對面地與業務人員商談。

  7. 2021年11月1日 · 1. 挫折商數(AQ): ⠀⠀⠀AQ是一項評估個人處理壓力或是挫折的能力。 施閎仁認為這是自己從業的優勢。 ⠀⠀⠀從業多年,施閎仁看到許多業務人員因為挫折而離開保險業。 施閎仁表示:「每位業務人員一定都曾被拒絕,我們勝出的關鍵在於如何面對轉念,這位客戶拒絕了我們,我們找下一位就好。 ⠀⠀⠀⠀⠀⠀⠀. 2. 懂得自省. ⠀⠀⠀施閎仁認為懂得自省、定期檢討是自己很大的優勢,若沒有定期檢討,又如何知道自己有哪些不足之處。 ⠀⠀⠀像領導需要「包容力」這件事,施閎仁就是一路上磕磕絆絆學習而來。 他自認屬於自我要求高的類型,有的時候會讓自己顯得不盡人情。 有次施閎仁教一位二度就業的媽媽遞交建議書演練,那位夥伴怎麼練習就是講不好。 施閎仁鐵青著臉,要夥伴繼續練習。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