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7日 · The Chippy. 地址:銅鑼灣耀華街18號地下. 營業時間:11:30pm-9pm. 點擊圖片放大. 作者:招美寶. 責任編輯:依情. (節錄) 【原文: 英國炸魚薯條店The Chippy 銅鑼灣開枝散葉 (收費文章)】 =====. 理財真實個案分析,立即 免費下載《香港經濟日報》App. 欄名 : 消費錦囊.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餐廳情報 食譜 皇室 經濟 美食 魚 中環 英格蘭 菜式 飲品. 世界盃已曲終人散,原來不少球迷專程到英國炸魚薯條店The Chippy銅鑼灣新分店觀看直播球賽,邊吃招牌的炸魚薯條(Fish and Chips),邊支持自己心愛的球隊。 賽事完結後,餐廳依舊人氣旺盛.

  2. 2023年12月30日 · Perkins在華爾街底層掙扎時,他的朋友卻依然辭職借貸環遊世界——這成了朋友一生的財富。 而當Perkins數年後想要效仿時,卻發現太多現實因素使得他再也無法實現這個願望。 健康、時間、金錢是獲得人生幸福感的三大要素。 步入暮年,即便金錢數字依然在增長,但健康與時間不再,即便是有錢,某些體驗卻再也買不到了。 多少富豪在暮年一擲千金只為了晚幾天拔管——但這樣真的值得嗎? 未清零的財產,都是你浪費的生命活力. 有人會說,那為什麼一定要清零財產,才算是好好享受到人生? 「一寸光陰一寸金」,這是很樸素的道理。 現代社會工作的本質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在用時間換取金錢,但Perkins則更加直接,他表示,工作就是在用生命活力交換金錢。

  3. 2024年5月15日 · 撰文: 黃正軒. 發布時間: 2024/05/15 09:10. 最後更新: 2024/05/15 09:11. 分享:. 研究:人活到54歲理財最精明!. 盤點20、30、40歲時容易犯下的財務錯誤。.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 一項研究 ,一個 ...

  4. 2023年10月26日 · 世界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現年74歲的「鱷王」達里奧(Ray Dalio)早前辭去橋水聯席投資總監的職務後,繼續以導師的身份留在公司,也活躍於社交網絡,踴躍評論政經大事,仍不時發表「心靈雞湯」。 最近達里奧於Threads發帖表示,幾乎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都有不可告人的動機,只要把它揭開,將有助掌握世情大局,對你的生活有利。 人人都是「推銷員」 各有各的偏見與目的. 而要弄清楚他人動機,他指出只需問一個簡單問題:「當你聽到某人描述正在發生的事情時,問問自己:他們的偏見和目的為何? 達里奧直言,這個問題幾乎適用於一切情境,包括購物、尋求建議、閱讀報紙或觀看新聞等。 「因為大多數人(即使不是所有人)都試圖向你推銷某些東西,以助他們得到想要的東西。

  5. 2019年10月11日 · 「一國兩制」是香港政治問題癥結. 在香港的政治境況裏,「一國兩制」是問題的癥結,因為「一國」跟「兩制」往往引發矛盾。 可是弔詭的地方是「一國兩制」也是拆解問題的最佳辦法,其成敗就要看雙方能否互相容忍和了解,因為它的本意正正是要包容到兩個制度下人民各自對政治現況的不同演繹及價值觀。 因此,「一國」與「兩制」的維護同時重要。 訴求只是表徵 市民要改革決心. 可惜的是,特首早前提出的四項善意回應,基本上好像沒有充分考慮香港市民從何理論框架作出「五項要求」。 在她的眼中,回應「一大訴求」已經是政府所能做出的最大讓步,並且視之為直接回應示威者訴求的終極安排(be-all-and-end-all)。 但其實這些訴求只是表徵,實際上市民最想見到的是政府願意聆聽及拿出糾正結構性問題的決心。

  6. 2024年5月6日 · 美國時間上周六(5月4日),是「股神」巴菲特的投資旗艦巴郡(美:BRK)第59屆股東大會,亦是他在公司首席副董事長芒格(Charlie Munger)在99歲高齡離世後首次單獨亮相,主持問答環節。 與往常一樣,現年93歲的巴菲特不僅分享了他對巴郡眾多子公司和投資組合背後的財務基本面的見解,還有與「最佳拍檔」芒格的投資心路、友情點滴。 投資路上總覺孤獨. 惟有「建築師」芒格相伴. 在股東大會短片結束後,巴菲特在台上首先提到的是芒格。 他要求工作人員為芒格亮燈,並邀請現場約三萬名股東起立鼓掌,向他逾60年的商業夥伴致敬。 在掌聲和歡呼聲過後,巴菲特講述巴郡業績之餘,繼續談及芒格。 他自稱在商業決策上的主見強烈,某程度上在投資問題方面總是「自言自語」,有些事情他「認為自己做不到,便決不會做」。

  7. 2021年12月10日 · 中法混血YouTuber兼Instagramer J Lou(林欣)就憑着標緻的外表和搞笑形象,成功殺出一條血路,至今最多人瀏覽的影片是J Lou給媽媽看自己的性感照片,觀看人次超過600萬。 自大學時開始拍片的J Lou,未畢業已有能力搬離父母,畢業後更選擇全職做YouTuber,以拍片為職業,不感令人問:究竟做YouTuber是否真的好好搵? 【辛苦工作儲100萬元 吳沚默買珠海物業 年回報2厘: 按此 】 J Lou笑言媽媽是個傳統的母親,當初開始拍YouTube時,雖然媽媽沒有反對,但也沒有支持。 由於父母都是生意人,感受過事業不穩定的時候,因此不希望J Lou有一樣的人生。 「在我成長期(媽媽)不斷提醒我長大後要做醫生或律師,要找一些穩定的工作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