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5日 · A. 分享. 恒基地產聯席主席李家傑旗下家族辦公室賦生資本孵化的創科公司賽昉科技日前跟由華為獨立出來的算力基礎設施及服務供應商超聚變XFusion),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超聚變與賽昉科技將會在香港設立聯合創新中心,由後者研發代號為「獅子山」的RISC-V架構晶片。 李家傑希望藉今次合作提升本港的半導體產業,同時快速發展數碼化新基建。 「獅子山」是本港首款專為數據中心而設的晶片,採用自主研發 RISC-V 架構,其技術應用於超聚變的智能運算產品中,以提升其服務能力。 超聚變東南亞地區總裁楊智添指算力設施耗電量大,現時算力用電每千瓦相應的冷卻耗電超過 1,000 瓦,採用有關「獅子山」晶片後的相應製冷耗電有望大幅下降至 60 瓦。

    • 改用鐵電液晶 反應速度快 1000 倍
    • 能夠改用場序式顯示 去除彩色濾光片及子像素
    • FLCD 優勢:解像度/亮度提升、節省成本/能源 適用於手提電話/Vr 裝置/電視機

    據郭教授表示,傳統 LCD 液晶熒幕排列方式主要都是相列式,而今次的 FLCD 則顧名思義,改用鐵電式液晶。他指出:「鐵電式其實之前已經很多人做過,但一直無法成功,但今次我們的就好特別。以前的鐵電液晶依靠『Surface Stabilization』(表面穩定)技術,很難製造而且十分不穩定,但我們就找尋到新材料及結構,令這種液晶能夠十分穩定,無需使用 Surface Stabilization。」他續指出,以往的鐵電液晶,一觸碰就會因為破壞內部序列而即時損壞,但 FLCD 就無這個問題,可以隨便觸碰熒幕表面。 FLCD 改用新型鐵電液晶,最大好處就是能夠大幅度提升反應速度,由傳統 LCD 熒幕最快的數毫秒(ms),提升至十數微秒(μs),足足快上 1000 倍! ▲ 香港科技大學先進顯示與光...

    郭教授繼續解釋,之所以要使用反應速度大幅提升的鐵電液晶,是因為 FLCD 採用的顏色顯示方法與現有熒幕不同。「傳統上彩色熒幕共有兩種顯示顏色方法,一種是 Spatial Coloring(空間式),另一種則是 Field Sequential Coloring(場序式),兩種方法都是將紅、藍、綠光在眼睛中混合成不同的顏色。」 他指後者其實存在已久,在最早期 47 至 48 年、美國品牌 RCA 推出之彩色電視機中,就是採用時間場序式技術,不過這種技術必須要 RGB 顏色畫面驅動得夠快,才可以令眼睛看到混合出正確顏色,技術相對上就比較困難做得到,因此在 50 年代就改為使用空間式,每個像素中包含 RGB 三原色子像素並加入彩色濾光片,並一直沿用至今。 但如前文所述,由於鐵電液晶的反應時間大幅提...

    說到這裡,究竟 FLCD 熒幕有何好處呢?首先是移除成本佔 LCD 熒幕達 30% 之彩色濾光片,整體生產成本自然較傳統 LCD 熒幕為低。另外,由於不設子像素,因此能夠將像素空間用盡,從而令同一尺寸下解像度可提升 3 倍。而由於不設子像素及彩色濾光片,FLCD 熒幕的透光率亦因而提升,令背光消耗大幅降低,不論是用於流動還是家用裝置,也能夠達到節省能源及省電目的。 因此,郭教授認為 FLCD 十分適合用於手提電話、平板及手提電腦等流動裝置,而由於解像度可提升 3 倍,因此也可用作改善 VR 裝置的畫面細緻度。若用於電視機之中,則因為受惠於 RGB LED 背光系統,令畫面顏色表現以至整體飽和度都可有更佳的效果。不過雖然優點不少,但究竟何時能夠商品化,仍然需視乎廠商的取態。 ▲ 同場對比 FL...

  2. 2023年10月6日 · 長和系創辦人嘉誠自退休後就鮮少公開露面,但其近日罕見地接受接受新加坡媒體《聯合早報》訪問,提及其很懷念新加坡總理光耀,又指曾使用手提電話向人工智能提問「星港是否為競爭對手? 」,答案令其感到十分有意思。

  3. 2024年2月8日 · 根據《金融時報》的報導,華為現在正致力於 5nm 芯片的生產其合作夥伴中芯國際在上海新設立了一條生產線專門生產由華為設計的晶片報導指中芯國際正在改造其現有的光刻機設備去用於 5nm 晶片生產,然而,這種做法可能導致產能較低和成本較 ...

  4. 2024年4月25日 · 桌上電腦. 龍芯下一代處理器 8 核心 3.5 GHz 「近十年龍 芯 CPU 單核性能提升 20 倍」 據中國媒體報道,龍芯中科副總裁張戈預告下一代桌面電腦處理器 3B6600 及 3B7000 的規格,據悉將為 8 核心、最高可達 3.5 GHz。 早前第七屆關鍵資訊基礎設施自主安全創新論壇於中國北京召開,龍芯中科副總裁張戈席間預告龍芯將推出下一代桌面處理器 3B6600 及 3B7000。 張戈表示,龍芯 CPU 主要知識產權核屬自主研發,有效提高 CPU 性價比。 據《IT 之家》引述張戈指,中國製造的 CPU 主要是單核心,因此與主流多核心 CPU 相比效能有差距。 張戈又表示,近十年龍芯製作的 CPU 單核心通用性能提升了 20 倍。 圖片來源:IT 之家.

  5. 2024年1月20日 · Intel 總裁 Pat Gelsinger 最近在一個活動上表示,在多國的出口禁令底下,中國的半導體生產技術將會在 10 納米到 7 納米左右止步,而國際企業則已經向 2 納米甚至 1.5 納米邁進,可謂「沒有盡頭」。 目前據稱中國的中國際已經可以生產 7 納米晶片,不過使用的仍然是海外的生產工具和原材料。 不過中國方面即使在貿易禁令下,仍然可以透過不同的途徑入手高階晶片,例如 Nvidia 的 AI 晶片在禁令下仍然一直被中國成功採購,半導體生產技術、工具和原料亦然,因此實際上是否有如 Pat Gelsinger 所稱遙不可及實在有待商榷。 來源: Tom’s Hardware. 相關文章: 舊電腦 Win 10 小算盤、相片無法啟動 外媒:或因硬件太舊.

  6. 2024年4月30日 ·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感謝入境處選擇與應科院共同合作支持港產科技研究他指出這次合作將起示範作用鼓勵鄰近智慧城市使用創新科技為各地民眾帶來更多便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