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18日 · ViuTV創台5年已製作逾萬小時節目並且成功捧紅炙手可熱的男子組合ErrorMirror及其主要成員姜濤等成為廣告寵兒加上疫情令睇電視的人增加ViuTV在廣告市場的佔有率有所上升正挑戰電視廣播 (SEHK:511)的龍頭地位。 ViuTV去年虧損已收窄至1.65億元,而主打東南亞的黃Viu OTT業務虧損也收窄近一半,電盈董事總經理施立偉指出Viu在未來一兩年可望扭虧為盈。 更值得留意是Viu已開始製作自家的韓劇、泰劇等,並已錄得530萬付費用戶,大有潛力成為東南亞版的Netfilx。 若電盈媒體業務能成功顛覆本港及東南亞傳統電視文化,將會成為電訊業務以外的另一隻金蛋。 疑出售企業解決方案業務.

    • 亞洲金融風暴簡史
    • 馬來西亞如何另闢蹊徑
    • 教訓一:不要被愚弄
    • 教訓二:不要跟風

    我們或許有需要為年輕的萬里富讀者講一下1997年時發生了甚麼事。亞洲金融風暴是由外資流出所引發的一場銀行及貨幣危機。起初,外國投資者(例如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和一些世界知名的對沖基金)開始將資金撤出東亞。後來,當地基金聞到風聲,在驚慌失措之下亦拋售了他們的東亞資產和貨幣。這場危機始於1997年7月泰國,隨後蔓延至印尼、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香港,以及許多東亞國家(受影響程度較輕)。重災國家的貨幣在一年內貶值了30至80%,最終更被迫放棄與美元掛鈎的匯率制度。 與許多金融危機一樣,亞洲金融風暴亦是始於金融業,然後迅速擴散到整個經濟體系,對一眾東亞經濟體造成了遺害多年的破壞。經濟史學家到今日依然在爭論當時資本外流的根本原因,潛在的罪魁禍首包括不可持續的外債、過度貿易和財政赤字。 正如電影所述,韓國...

    電影還如實講述了許多受災國家在接受現實後,下一步就是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尋求貸款。當時的專家認為,貨幣貶值是因為資金流出的速度較流入的速度快。因此,為了增加資金流入、重振投資者的信心,不少國家都向IMF申請貸款。 與此同時,IMF一直以來都提倡開放經濟,當時的全球情緒亦支持這個主張。為了給受災國家的金融和經濟體系帶來持久穩定,IMF提出以一連串的改革作為貸款條件,當中值得一提的包括開放資本帳戶和允許外國企業自由進入。 然而,有一個國家踏上挑戰這個主流做法的道路──馬來西亞透過實施資本管制和匯率管制,設法遏制資金外流。該項政策極之大膽,它不但遭到IMF的譴責,還幾乎受到世界上所有經濟學家的非議。 電影還講述了一個陰謀論,那就是美國操縱IMF,利用這場危機令韓國等國家對美國開放市場。儘管...

    雖然我們常常鼓勵大家發揮「愚人」精神,但投資者絕對不應該被媒體的噪音所愚弄。在電影中,一位前銀行家(由劉亞仁飾演)認為那場危機是千載難逢的投資機會,即使韓國政府多次通過媒體宣佈一切已在掌握之中,他仍能堅持實行自己的分析,沽空韓元和股票。 在現實中,投資者同樣要懂得分辨事實和噪音,歸納出自己對某個情況的分析。切勿道聽塗說,務必做足功課、認真審視現實情況,然後做出您自己的決定。

    正如馬來西亞採取了非比尋常的政策措施,卻成為第一個遏制住危機的國家一樣,正確的投資決策有時候並非最主流或最討人喜歡的一個。在電影中,韓國央行行長(由金惠秀飾演)反對採用IMF的救助計劃,並提出了與馬來西亞類近的措施,但韓國政府貫徹政府的作風,一意孤行要採用更討人喜歡、更主流、在政治上更安全的IMF計劃。在現實中,投資者並不需要像韓國政府般為了降低政治風險而堅持行大眾路線,因此他們應選擇最有效的方法。 記住,只有持有與別不同的觀點,才有可能跑贏大市。要獲得真正的成功,則無論是在危機中還是在日常投資中,都必須準備好踏上一條較少人採納的道路。 ******************************************************************************...

  2. 2022年8月8日 · 今年6月,招商局商業房託收購北京招商局航華科貿中心的一籃子物業的41%股權,料可有助擴大其收益組合。 由於疫情,招商局商業房託基金上半年向租提供租金減免,但公司承諾不會對今年的基金單位持有人分派產生任何影響,保證在每單位分派不低於0.2614元。 亞太衛星過去逾十年派息有增無減. 亞太衛星(1045.HK)主要從事衛星轉發器容量服務及相關服務,以及衛星廣播及電訊服務,其衛星組合覆蓋亞洲、大洋洲、中東、非洲、歐洲和太平洋地區,服務超過全球逾75%人口之地區。 在港股市場屬少有的行業,行業競爭對手並不多。

  3. 2021年12月20日 · 港股通資金流向計法解讀 考量內地資金部署現時焦點 - HK MoneyClub. 2021-12-20 聶振邦. 現時港股通的每日額度為840億港元,港股通 (滬) 和港股通 (深) 各佔一半,同為420億港元。 而市場上對於港股通資金流向計法並不統一,究其原因港交所網頁未有交代如何計算。 有一種常見計法是以「買入成交額」對減「賣出成交額」。 以上周五 (12月17日) 港股通 (深) 為例,買入成交額和賣出成交額分別為94.69億和65.53億元,所以視為淨流入29.16億元。 但若這是合理計法,那麼每日額度為420億元,計及上述淨流入29.16億元,12月17日的剩餘額度應是390.84億元,但實際公佈數字卻是389.04億元。 每日額度對減每日餘額資金流向一目了然.

  4. 2022年8月12日 · 從最新的2022年上半年業績可見,太古A的每股盈利為1.26元,太古B是0.25元,約五分一左右。 太古A的股息為1.15元,太古B的股息是0.23元,即是1.15元的五分之一。 太古A的股價52.9元。 太古B的股價為8.46元,而52.9元的五分一為10.58元,即是有相對折讓。 換言之,如果想收息其實買太古B是更着數,但太古A的流通量及每日成交金額較高,背後相是是投資者覺得太古A才是主要股票的關係,又或者受到傳統慣例影響覺得A總好過B。 更多內容: 太古A績優大升 三大理由可追入. 檢疫「3+4」實施 兩隻有機會大爆發收租股. 美滙掉頭跌吼兩隻人民幣計價8厘高息股. 低位買阿里巴巴的靈魂拷問.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

  5. 2024年1月16日 · 歷史港股曾經出現過四次市淨率跌破1的情況,分別是1998年、2016年、2020年和2022年。 此外,在2008年也曾接近跌破淨值的情況。 最近,恆生指數再次跌破市淨率。 小龍認為港股面臨兩種可能性:要麼已經觸底,要麼將面臨亞洲金融風暴,最糟糕的情況可能是恆指下跌至12,000點。 我們可以從過去的數據來看恆生指數市淨率的情況。 例如,在1998年8月13日,恆指PE(市盈率)為8.1倍,PB(市淨率)為0.93倍。 而在2008年10月27日,PB接近破淨,為1.09倍。 另外,在2016年1月26日和2020年3月23日,恆指的PB分別為0.89倍和0.84倍。 而在2022年3月到10月期間,受美聯儲加息影響,恆指PB達到歷史新低的0.72倍,隨後反彈至1.12倍。

  6. 2021年2月19日 · 此外鷹君旗下的朗濤累售單位達443個已於去年下半年交樓鷹君去年中期業績的資產負債表顯示物業出售的應付賬款按金及應付費用為38.7億港元估計將於去年全年業績入賬又可以強化資產負債表及增加現金餘額。 再度吸納地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