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23日 · 從根本解決問題,才能讓問題不再出現. 「有人讀了書之後,發現那就是自己與家人或另一半相處痛苦的癥結,進一步尋求諮商。. 」訓維說,「本人意識到自己需要幫助,可以縮短原本剛開始諮商時需要的三到四個月時間。. 《 邊緣人格 》協助讀者 ...

  2. 2013年12月5日 · 《 基度山恩仇記 》乃是改編自1807年的一起社會真實案 件。 當時巴黎一名皮鞋匠畢卡德正要跟一位貴婦人結婚,但 四位妒忌他的朋友聯合誣賴他是個英國間諜,畢卡德因而冤 枉入獄,被關了七年。 他在獄中結識一位死囚,死囚將自己 在米蘭的一筆龐大遺產遺贈給他。 他出獄後,拿到那筆財產 ,改名並重返巴黎,花了十年時間精心設計了完美且成功的 復仇計畫。 1884年,大仲馬在法國《辯論報》上,以連載小說的形 式,刊登了136回的 《 基度山恩仇記 》,情節與該起案件極為相似,只是故事中 的主人翁,從鞋匠換成年輕有為的船員, 並多坐了七年的牢。

  3. 2018年11月25日 · 李小龍自幼修習詠春拳是宗師葉問的門生後來自創截拳道在武術界留下的傳奇甚多而他在大銀幕裡展現的精采動作及誇張吶喊也在電影史留下無法取代的形象雖說戲裡戲外似乎都是個渾身是勁的硬漢但事實上李小龍在 1961 年考進西雅圖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時,除了戲劇之外,還修習了哲學與心理學等等學科。

    • 誠品進駐之影響
    • 瀕死的二樓書店文化
    • 再不切實際的「實際」

    二○一二年誠品書店進駐香港,首店開在銅鑼灣,香港社會迴響甚大,開業人潮、社會討論亦多。誠品已是臺灣的代表性品牌,作為一文化創業產業集團,所倚者乃是「誠品文化」的招牌,對於香港書業文化也有所衝擊。 單就書業文化而言,筆者認為誠品對於香港書店業最大的影響,其實是在門巿的裝潢方面。誠品在臺灣以優雅的室內裝潢、舒適的購物空間,給香港旅客以深刻印象。故為了迎戰誠品,原有的香港連鎖書店紛紛改裝大店,新開的大店亦強調室內裝潢更具文化味。香港原有連鎖書店經營方式是非常實際的,盡量在有限空間內放入最多書種,以滿足更多客源。當客人愜意於寬敞的走道,他們是否也留心到書種的減少? 誠品帶動的另一變化,是連鎖書店業的推介傾向更為明顯。以往的連鎖書店暢銷榜在店中並不明顯,如今的陳設顯得更有心思,也有了「商務推介」之類的...

    香港的文化獨立書店一直潮起潮落,只是它們未必給自己冠以文化之名。陳冠中一代的傳奇,巴西咖啡及海運大廈的全盛期我沒趕上;著名的青文書屋、曙光書店全盛期我沒趕上;八九民運後引發文青開書店作文化實踐的那幾年我沒趕上……,總算在九十年代末,以「文化」之名湧生的「二樓書店」潮,我作為一個自己摸上二樓書店的中學生,算是趕上了。 大概是因為臨街的門巿租金貴,部分書店在二樓經營,於是可以在巿場中稍作選擇,買較為嚴肅小眾的文藝哲學書。這種店歷來皆有,而九十年代的「二樓書店文化」,則特別在於書店陳設有文化氛圍,可以讓顧客坐下看書(臺灣朋友或者難以想像,在香港,「坐」有多麼奢侈!),也以文藝活動讓愛好者聚腳。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文藝聚腳地是東岸書店。東岸於九十年代末開店,由一群詩人和文藝愛好者開辦,一直不賣流行文學...

    九十年代帶起二樓書店潮的洪葉書店早已結業,如今「二樓書店」也只能苟延殘喘,幾乎已無可以讓人坐下看書的書店,大多已搬到更高的樓層。但老實說,書店業最大的敵人並不是讀書人少,能殘留下來的書店多半有自己穩定的客源,也有自己的經營模式。最大的敵人是租金飆升,賣得再好,加價一倍或幾倍還是得搬。是以即使在 CEPA 簽定、大陸自由行帶起經濟的初期,二樓書店也馬上要面對租金問題,搬遷者眾;後來社區重建(臺灣曰「都巿更新」),舊區仕紳化(gentrification),租金飆升,老鋪遭趕走。「自由行」、「都更」這些東西,近年也到臺灣了,我們其實捏一把汗。香港文化界有個說法是,當經濟不好,書業才興旺,相反經濟一好,書店在毛利上的弱勢馬上顯現出來。 近月,一家經營七十多年的老書店「實用書局」結業,引起了一點注意...

  4. 2024年4月24日 · 陳浩基在網路上讀過網友的書評,「有個網友說這個詭計有很多部分其實是很古老的手法但他覺得這個故事有趣的是做了一個很完美的setting把那個古老的東西放出來我的想法也差不多這個故事其實我比較focus在人物的感情跟關係上事實上倘若從陳浩基早期的作品一路讀到近作的確會發現他對角色情感及人際互動的處理越來越仔細完熟。 「有些日本作品角逐像直木賞那些比賽,評審會說『啊這個故事好看,但我覺得沒有人味』。 」陳浩基說,「不過我覺得是推理小說的兩難:一方面我們知道,寫小說的話,多focus在人物角色是很重要的事,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忘記這是推理小說,如果只是人物好看,我們會覺得它還是不夠。 陳浩基認為,以某些暢銷作品為榜樣、或者顧及「能否影視化」而捨棄詭計,並不是件好事。

  5. 2017年2月22日 · 作者. 最新文章. Readmoo編輯團隊. 閱讀最前線編輯群。 文/張硯拓. 在那座窯洞裡,慕白仙逝之後,趕回鏢局配藥的玉嬌快馬奔來,終究是來不及。 她跪落地上,懊喪又驚懼,情郎剛在懷中死去的俞秀蓮,則舉著青冥劍走來,一刀指向她咽喉,看進她的雙眼。 幾秒之後,收劍,遞給旁邊的劉泰保。 俞把髮簪送給玉嬌,叫她去武當山,然後說:「答應我,不論你對此生的決定為何,一定要真誠地對待自己。 這句話,其實是俞秀蓮的人生,和甚至全片的核心之句吧? 但若沒有痛過,不曾錯過和別離,沒有怨過自己,又怎麼會懂? 在安的筆下,《臥虎藏龍》其實是兩個女人的戰爭,是兩套幾乎相對立、對應的女性形象。

  6. 2021年11月29日 · 犁客. 每天半夜走進文字荒田耕作的莫名其妙生物,雜食亂栽,還沒種出一顆果實,已經犁整下畦荒地。 筆答/陳浩. 作品一直廣受Readmoo讀者喜愛的香港作家陳浩,作品橫跨推理、恐怖、犯罪,甚至超自然,但無論哪種類型,總會帶給讀者大呼過癮的閱讀體驗,以及展現濃濃的社會關懷。 這樣的創作本事是怎麼養成的呢? 這樣的創作風格是被誰啟發的呢? 在訪問陳浩的時候,我們得到很多出乎意外的答案⋯⋯. 問:從您的創作可以發現您對各種領域都有涉獵,請問您平常的閱讀習慣? 大多在哪些時間讀書? 大多讀哪一類的書? 選擇書的標準? 答: 我大概沒有特定的閱讀習慣或閱讀時間,讀書很隨心的,有時開了頭便不管三七二十一從早上讀到夜晚,甚至連續讀幾天,也有可能因為集中寫稿一兩個禮拜不碰書本。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