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7月17日 · 阮先生其實年紀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還不到 60,隨身攜帶的某 pad 和 smart phone,代表他不斷求新的欲望。 作為一個殷實的商人,他在南北兩大城市都有貿易事業,「我必須要賺更多、省更多,以供我兒子在國外的費用」,他解釋睡在我對面的原因。

    • 北有強敵,不得不南
    • 南進是越南歷史的動力
    • 南天中華的迷夢
    • 延伸閱讀

    1885 年,法國殖民者在天津強迫清政府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結束了越中之間的宗藩關係,越南成為法國侵略者的殖民地。但如果沒有殖民者的干預,此時的越南已經是中南半島上的巨無霸,膨脹了 4 倍。而這增加的領土絕大部分來自於對南方的征服。 越南地形南北狹長,約 1640 公里,東西最窄處僅 48 公里,東臨大海,西邊是高聳的長山山脈和高原地帶,西北與中國險峻的雲貴高原相接,東北地形較為平坦,毗鄰中國嶺南地區。「一條扁擔挑著兩個籮筐」,是對越南地理的形象比喻。 兩個「籮筐」,一個是紅河平原,一個是湄公河平原,無論在歷史上還是現在都是土壤肥沃,農業發達的豐腴之地。這其中,北方的紅河平原是越族安南人的根據地,中部的狹長地帶則是占人的家園,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是真臘所有。越南擴張的歷史,就是越族安南人...

    剛剛獨立的越南,其領土大體就是中國歷代王朝統治下的「交趾」故地,只是現代越南領土的 1/4。靠著這四分之一的領土,越南北部的統治者開始打算擴張了。 但在擴張的方向上,由於越南東西被天然的地理界線限制,北方又是龐大的天朝,狹窄的南方海岸線就成為越南領土擴張的主要方向。 正如 18 世紀阮氏政權的高官阮居貞所說:「西去無路,北進艱難,所以我們應盡力南征。」越南歷代的南進政策共持續了約 700 年,至 18 世紀為止,占城國被越南徹底兼併,南進後的越南領土面積約為最初剛獨立時的 4 倍。 越南南進的第一個目標是南方的占城(又稱占婆)王國。占城的國土範圍是從現今越南北部的橫山山嶽沿著中部海岸一直延伸到南部的藩切。相距只有約 1000 多公里,但被連綿不斷的山區分隔成多個小型近海飛地,每一個平地都不大...

    古代的越南王朝在向中國朝貢的同時,也自居中心地仿效其這種宗藩模式,要求鄰近弱小國家,如占婆、真臘等納貢稱臣。 在對周邊國家的稱呼上,越南也效仿古代中國。越南史書上,以「華夏」上國自居,稱柬埔寨的高棉王國為「高蠻」,稱老撾的川壙地區部族為「盆蠻」。越南在外不得不恭順,在內卻與中國對等,以「南國天地南帝居」自稱為南天中華。 不過與中國依靠賞賜和威懾形成的朝貢體系不同的是,越南的天朝體系更多是武力的脅迫和征服,令弱者不得不低頭。 1802 年阮氏王朝建立後,對外仍繼續推行擴張政策,進一步侵淩鄰國柬埔寨、老撾。此後阮朝軍隊侵入柬埔寨,柬埔寨實際上淪為越南的「保護國」。阮朝還乘老撾王國分裂之機,向老撾擴張。版圖最大時,越南在西部伸展到湄公河畔,與暹羅隔江相望,這激化了與暹羅的矛盾。 此時名為東亞宗主的...

    【都是南進】台灣人去越南住廠區看三立、TVBS,韓國人住市區講越南話 【越南擠入時尚圈】Nike、Adidas、Uniqlo 離開中國轉 MIV,台商還有南進機會嗎 這是我的舅媽阿換的故事:從越南農村來到台灣,餘生卻只能做一個「乖巧的外籍新娘」 (本文經原作者 地球知識局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越南为什么这么横?〉。首圖來源:影片截圖,圖片來源:地球知識局。)

  2. 2019年7月5日 · 東歐國家以捷克東德為首展開民主抗爭,中國發生六四天安門慘案,台灣股市一路攀升直逼萬點、房價高漲促使無住屋者團結組織發動「無殼蝸牛運動」,萬人夜宿忠孝東路。 這些即使在現在看來都值得寫入史冊的重要大事,全擠在這一年發生。 那個路上開滿賓士、人人手戴勞力士、講著大哥大,簽賭大家樂、綁票案頻傳的台灣社會,翻騰著彷彿要將鍋蓋掀開的巨大壓力。 人人想著發財、社會汲汲賺錢;人們面對著各種壓力,都想伸手突破困境,卻又奇蹟似地以一種推擠式的平衡維持著微妙的社會秩序保鮮膜不致破裂。 各項訴求開始走上街頭,警察與拒馬常常盤據著博愛特區的路口;不同的聲量、伴隨著檳榔渣、大聲公、烤香腸、巨大陽傘、交通錐、直立旗、計程車、綁布條,構成了這個喧嘩時代的的尋常風景。 一首台語歌,呈現 1989 年的台灣抗議日常.

  3. 2017年9月8日 · 大稻埕的有錢人希望把日本人放進來管秩序. 在城外的重要商業市街──艋舺、大稻埕,同樣陷入動盪當中,搶劫事件時有所聞,英軍、德軍甚至直接離船登岸保護僑民。 在地的紳商自是首當其衝,急忙議定對策,後眾人與大稻埕富商李春生商量,在可以聽到槍聲、暴徒的吼聲及一般居民的哀嚎聲中,決議迎接日本軍進城維持治安,然而,卻沒有人敢擔任這「在貓脖子上掛鈴鐺」的任務。 在眾人雜舌當中,於艋舺開設雜貨店「瑞昌成」、日後成為台灣首富的辜顯榮,自願帶著書信,前往基隆與日軍面見。 辜顯榮是福建泉州裔,出生於彰化鹿港,曾於各地擔任苦力、轎夫、雜貨商等, 並往來於上海、福州等地貿易,可謂見多識廣。

  4. 2018年10月9日 · 最耐人尋味的便是劇中與資深演員蔡振南一鏡到底的吵架片段,堪稱本劇經典。. 盧廣仲從一開始因為車禍開始創作的契機,再拿下許多校園歌唱大獎後,被製作人相中出道,卻先從小型演唱會開始累積實力,爾後推出《一百種生活》爆紅,經歷退伍後人 ...

  5. 2017年11月28日 · ,棠家親密友人慘遭滅門事件,三人各自被牽扯其中,棠夫人用盡心機守護一切,卻讓三人走向不同的命運…。 本片榮獲第 54 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飾演棠夫人的惠英紅與飾演棠真的文淇也分別獲得金馬最佳女主角、金馬最佳女配角。

  6. 2018年2月6日 · 「鴻儒堂」目前在博愛路上的商辦大樓5樓開業,地下室是一家閃著霓虹燈的卡拉ok店,初走進大門時,還一度懷疑是不是走錯了。 做為台北市最老牌日文書店的「鴻儒堂」,書店內陳列的多是日文書籍和本土意識濃厚的中文書,日前因把台灣列為中國一省,而引起爭議的日文辭典「廣辭苑」也靜靜地躺在書架上。 在5樓開業,原本就不是過路客會走進來的書局。 和老闆黃成業訪談半晌,將近3個小時只走進來一名小姐,要買的書卻是書店沒賣的。 黃成業一開始還聽不清楚客人需求,問了店員才知道是詢問朱自清的著作,自顧自地說了句「無賣」。 圖片來源: wikipedia. 老書店見證台北城變遷史.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