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大村益次郎 (日語: 大村 益次郎おおむら ますじろう Ōmura Masujirō ,1824年5月30日—1869年12月7日),本姓 村田 , 幼名 宗太郎,通稱 藏六 、 良庵 (或亮庵)、 益次郎 ,雅號 良庵 、 良安 或 亮安 , 名 永敏 ,是 幕末 期的 長州藩 醫師、西洋學者、兵學 ...

  2. 大村益次郎日语大村 益次郎おおむら ますじろう Ōmura Masujirō ,1824年5月30日—1869年12月7日),本姓 村田 , 幼名 宗太郎,通稱 藏六 、 良庵 (或亮庵)、 益次郎 ,雅號 良庵 、 良安 或 亮安 , 名 永敏 ,是 幕末 期的 長州藩 醫師、西洋學者 ...

    • 概览
    • 学习兰学
    • 学习医学
    • 学习军事
    • 长州改革
    • 改革军制
    • 指挥战斗
    • 讨幕战争
    • 军制之父
    • 被刺而死

    日本军事家

    大村益次郎(大村 益次郎/おおむら ますじろう、1825年6月18日-1869年12月7日),别名村田藏六(村田蔵六/むらた ぞうろく),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在长州藩进行军事改革、指挥讨幕军打败幕府军和创建日本近代军制中,起过重要作用。死后被日本军国主义封为“战神”,并将陵墓葬于日本“靖国神社”之中。

    原名村田良庵,亦名永敏、藏六等,1865年即42岁时,改称大村益次郎。文政八年五月三日(1825年6月18日)生于日本周防国(山口县)吉敕郡铸钱司村字大村的一个医师家庭。他家祖辈行医,其父村田孝益也是本村享有盛名的医生,并通晓兰学。大村益次郎受家庭影响,在青少年时期,便开始学习医学和荷兰语。

    由于他非常热爱医学,于1842年刚刚19岁时,就辞别家乡,到荷医梅田幽斋在防府宫市开办的梅田塾学习医学。次年,为了吸取中国的医学知识,他还到日本儒学家广濑淡窗开办的咸宜园,学习汉文。1846年,大村益次郎为进一步深造,转赴大阪,就学于绪方洪庵塾。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受到老师重视,1848年被提升为塾长。

    1850年,大村益次郎尊父命回到家乡继承父业,开始了村医生涯。次年,与同村姑娘琴子结婚。他在家乡三年左右期间,对兵法书兴趣很浓,翻译了大量的荷兰陆海军兵法书,从而掌握了一些近代兵法知识,这为他日后建立近代日本军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大村益次郎在宇和岛藩任职七年左右的时间,曾奉藩命于1854年和1855年两次去长崎,较系统地向荷兰人学习了军事知识和武器技术,还察看了幕府开办的海军教育机关——海军传习所,学到不少有关海军的知识。 1865年,大村益次郎随宇和岛藩主去江户值勤时,在江户开办了私塾“鸠居堂”,教授荷兰语和兵学,医学等。从学者常数十人,培养了不少人才。次年,在幕府开办的“讲武所”任职,讲解军事课和从事翻译兵书的工作。此后,他为广泛吸收外国的先进军事知识,还向美国传教士黑本学习了英语。

    1860年,在军事知识上渐享盛名的大村益次郎,被长州藩聘请供职。但是,长州藩认为他出身卑微,曾不予重用,起初只是让他翻译兵书和讲些军事课。在此期间,善于改革、追求实效的大村益次郎,在藩立洋式军校“博习堂”任教时,做了一系列教育改革。例如:为了能在短期内使学生准确无误地多吸收一些外国军事知识,他断然改变学校以前直接使用外文教科书的做法,代之而用的是他亲自译成本国语言的教科书。在教学中,他还经常把外国军事和本国军事相比较,注重学以致用。1865年初,力主倒幕攘夷的高杉晋作在马关举兵,用武力夺取了藩政权。从此,大村益次郎才得以重用,并被任命为军制总管,其军事才能,才有机会得以发挥。

    大村益次郎被起用以后,立即着手改革军制。例如:在改革藩军方面,他坚决地废除了藩兵制的“八组制度”,解散以八家最高家族为统帅的八组部队,并把包括藩主在内的大家族的家兵,也从其主人手中抽调出来,将他们编成为上下关系明确,利于指挥战斗的新军队。这对统一藩军,使其编制趋向近代化有着重要意义。另外,为了加强部队的战斗力,他还积极进行了军事武器装备方面的改革,把落后的火绳枪等旧式武器卖掉,从国外购进大量的来复枪和带刺刀的步枪等新式武器,用以装备部队等等。从而提高了长州军的战斗力,使其在日后反击幕府军的“讨伐”战斗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866年,大村益次郎被任命为相当于藩陆海军大臣兼参谋长职务的三兵教授、军政用挂和海军御用挂职务。此后,他实际上以长州藩军事顾问官的身份,对长州藩军的军制、军备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进一步的整顿改建工作。在军制方面,他致力于统一军政军令,使长州藩军从上至下实现全藩“一体”化。在军备方面,积极整顿奇兵队、诸队和家臣团队等队伍,并在掌握枪炮等军事武器方面加强训练工作。

    1866年7月18日,在抗击幕府第二次征伐长州藩的战争中,大村益次郎亲自制定作战计划,并亲临战场指挥战斗。他在制定作战方案时,深知调查研究和知己知彼的重要性。为了了解地形和敌情,在制定作战方案之前,他经常化装成普通人进行军事侦察。他帮助高杉晋作等率兵打败了幕府军,从而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1868年1月3日,明治新政权成立,但是幕府手中仍握有相当实力,不甘心于失败,决定以武力进行反夺权。1868年,幕府军兵分两路,分别向新政府的所在地京都进军。经过鸟羽伏见之战的激烈战斗,幕府军大败。不久,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在江户向新政府军投降,但盘踞在江户上野的彰义队,仍旧顽抗。彰义队是一支凶顽剽悍的部队,从编制到武器装备都较先进,号称两千余人,并有坚固的防备设施。他们以上野为据点,经常向新政府军挑衅。而当地的新政府军官们则以在装备方面敌良我劣,在战斗力方面敌强我弱为借口,不加干涉,纵容彰义队更加猖狂,成为新政府军的一大威胁。同年6月13日,大村益次郎奉命从京都来到江户,着手攻打彰义队。此时,他已担任军防事务局判事。

    大村益次郎到江户后,便开始了解敌情,研究战术,制定攻打上野的作战方案。由于敌军防守坚固,武器精良,为避免重大伤亡,不宜集中兵力从正面攻打。为了分散敌人的火力,他分兵三路,第一路攻打敌军正面,第二路攻打敌军背面,第三路攻打敌军侧面,使敌人首尾不能相顾,腰部受击,互不能援。7月4日上午8点左右,战斗首先从正面的黑门口打响,政府军发动猛烈进攻,双方枪炮互射,弹如雨下,战斗十分激烈。其进程正如大村益次郎预料的那样,到了傍晚,彰义队终因三面受攻,死伤惨重,坚守不住,弃城败遁,政府军取得最后胜利。这次胜利不仅击溃了彰义队和沉重地打击了该地区的反政府势力,维护了江户地区的治安秩序,而且提高了新政府军的威信和地位,有利于向北部进军,消灭奥羽地区的幕府残余势力,使新政权更加稳固。

    当新政府军队平定内乱之后,大村益次郎便专心从事创建日本近代军制工作。他在战斗中不仅认识到封建军制的脆弱性和近代军制的优越性,而且还认为兵乃“治国之要器”,当务之急,应是实现“兵权归一”,否则兵权分散,政府势将陷入危险境地。按照他的设想,政府应立即改编各藩藩兵,并从东征军及各藩藩兵中选出精壮之兵力,按照近代军制要求,统一编成不分藩籍的中央政府军队。这是一个很好的改革方案,不仅能大大削弱各藩的兵力,减轻他们对政府的压力,还可改变“朝廷兵权,有名无实”的危险局面,使政府真正拥有供自己指挥调动的军队,用以保卫自己。另外,对日本军制发展来说,更具有重要意义。这可使日本废除封建军制而走上近代军制的道路。可惜的是大村益次郎的建议因政府财政困难,支付不起军费开支而未被采纳。

    1869年8月15日,政府实行官制改革,原来的军务官改为兵部省,大村益次郎由军务官副知事转任为兵部大辅(副部长),在军界占据重要位置。大村益次郎任兵部大辅后,更加积极致力于创建日本近代军制工作。此时,他提出了著名的“兵部省前景规划”方案,就如何创建日本近代军制,从而实现日本军队的近代化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设想。例如,在军制建设方面,主张日本应尽快结束军制紊乱的局面,以全国军队实现统一军制为最终目标,即实现军制近代化。他从博采众长,主张日本陆军可先采用当时比较先进的法国军制。为了培养大批具有近代军事科学技术的军事人才,以适应日本军队近代化需要,他还建议学习西方,广兴军事学校。此外,就如何扩大兵部省机构,扩建兵工厂等方面也提出了改革方案。大村益次郎的建议几乎全部被采纳。同年,在京都河东建立了法国式的操练传习所。接着在东京筑地和大阪,分别建立了海军操练所(后来改为海军兵学校)和兵部省兵学寮。为建设日本近代化军队培养了众多人才。为了改革武器装备,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在大阪建立了兵工厂,在宇治建立了火药制造厂等军火工厂。大村益次郎的不断努力,为日本创建近代化军制,实现军队近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以“不朽业绩”,被后人誉为日本“军制之父”。

    大村益次郎是日本近代军制的创始人。他虽未出过国,但通过书籍,通晓近代军制。他坚决主张废除各种封建军制,取消封建武士在军事上享有的种种特权,实行近代征兵制等,为日本实现近代军制和建设近代化军队打下了基础。特别是他的征兵论,取消武士在军事上享有的种种特权,实行近代征兵制,建立一支包括一般平民的国民军。这就强烈刺激了对明治政府欧化政策怀着不安的武士。他们把被剥夺特权的怨恨集中在大村益次郎一人身上,一部分士族过激派计划暗杀他。

    明治二年(1869)7月下旬,大村为视察京阪地方的军事设施,离开东京。为防备士族过激派突然袭击,他不走东海道,绕道木曾路,这样总算平安抵达京都。在京都。他住在木屋叮二条下的长州藩备用住宅。连日来视察京都、大胶的军事设施,忙个不停。但大村没有麻痹大意,放松警惕。即使如此,他还是没有逃过士族过激派的凶刀。

    9月4日傍晚,大村在宿舍二楼的一间房子里,与洋学教授安达幸之助、大队司令静间彦太郎围着汤豆腐锅喝酒。

    晚上6点左右,楼下有人来造访,大村的男仆山田善次部下楼接待。原来有两名自称是长州藩士的武士要求见大村。竟没有想到他们是士族过激派打发来行刺大村的刺客。

    他们跟着男仆上楼,冷不防在背后对男仆砍了一大刀,男仆当场倒在血泊中死了。紧接着刺客的大刀又向大村砍去,立即前额划破,右腿受了重伤,伤处长四寸,深一寸五分,倒在后面的隔扇(木格上用纸糊的拉门)下。

    与此同时,行灯(方形纸罩座灯)熄灭了,室内一片漆黑。同座的安达幸之助一边喊有歹徒,一边跳下鸭川的河滩。刺客把安达误认为大村益次郎,急忙追上去。安达拼命逃跑,不料前面有一名刺客埋伏在那里。结果安达在前后夹攻下被杀死。刺客确信安达是大村,以为大功告成,扬长而去。

  3. 大村益次郎大村 益次郎おおむら ますじろう1825年6月18日-1869年12月7日),別名村田藏六村田蔵六むらた ぞうろく),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 軍事家 ,在長州藩進行軍事改革、指揮討幕軍打敗幕府軍和創建日本近代軍制中,起過重要作用。. 死後被日本 ...

  4. 大村益次郎日语大村 益次郎おおむら ますじろう Ōmura Masujirō ,1824年5月30日—1869年12月7日),本姓 村田 , 幼名 宗太郎,通稱 藏六 、 良庵 (或亮庵)、 益次郎 ,雅號 良庵 、 良安 或 亮安 , 名 永敏 ,是 幕末 期的 長州藩 醫師、西洋學者、兵學 ...

  5. 大村益次郎日語大村 益次郎 / おおむら ますじろう1824年5月30日1869年12月7日),本姓村田幼名宗太郎通稱藏六良庵或亮庵)、益次郎雅號良庵良安或亮安名永敏是幕末期的長州藩醫師西洋學者兵學者

  6. www.wikiwand.com › zh-hans › 大村益次郎大村益次郎 - Wikiwand

    维基百科,自由的 encyclopedia. 大村益次郎 (日语: 大村 益次郎おおむら ますじろう Ōmura Masujirō ,1824年5月30日—1869年12月7日),本姓 村田 , 幼名 宗太郎,通称 藏六 、 良庵 (或亮庵)、 益次郎 ,雅号 良庵 、 良安 或 亮安 , 名 永敏 ,是 幕末 期的 长州藩 医师、西洋学者、兵学者。 被尊称为 维新十杰(日语:維新の十傑) 之一。 Quick Facts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 Close. 靖国神社 参道中央的大村益次郎像. 长州征讨 和 戊辰战争 之时,指挥长州藩兵获得胜利,在 太政官制 下担任统括军务的 兵部省 的初代大辅(次官),是事实上的 日本陆军 创始者被视为陆军建设之祖。 位阶 是赠从三位、后为从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