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玄奘(602年4月6日—664年3月7日),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南境)人,師承印度那烂陀寺戒賢大師,是唐朝三藏法師、中国佛教法相唯識宗奠基人,中國四大翻譯家、汉传佛教最伟大的譯經師之一。由其口述、弟子辯機撰文的《大唐 ...

  2. 播报. 编辑. 玄奘本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 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 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学习《 涅槃经 》《 摄大乘论 》《 杂阿毗昙心论 》《 俱舍论 》等经论。. 因为感到各师所说不一,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于是决定西行求 ...

  3. 玄奘至 摩揭陀 國 王舍城 ,向 那爛陀寺 住持 戒賢 ( 護法 之徒、 世親 的再傳弟子)請學瑜伽師地論,五年間聽《 瑜伽 》三遍,《 順正理 》一遍,《 顯揚 》、《 對法 》各一遍,《 因明 》、《 聲明 》、《 集量 》等論各二遍,《 中 》、《 百 》二論各三 ...

  4. 2024年6月3日 · 玄奘(602年4月6日—664年3月7日),俗姓陈,名祎,洛州 缑氏县(今河南省洛阳市 偃师区南境)人,师承印度 那烂陀寺 戒贤大师,是唐朝三藏法师、中国 佛教 法相唯识宗奠基人,中国四大翻译家、汉传佛教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 由其口述、弟子辩机撰文的《大唐西域记》 [2] 为研究古印度史的 ...

  5. A. A. A. 玄奘法师所译的经文平子摄). 玄奘是举世公认的佛学家、宗教活动家、翻译家、旅行家,他对中印文化交流史、中外交通史、中国佛教史、中国翻译史等多方面做出卓越贡献。. 发展佛学. 玄奘对佛学的发展有杰出贡献。. 在印度时,玄奘把印度各个 ...

  6. 玄奘之路又名玄奘西行是唐代玄奘高僧克服重重困难一路西行去佛教发源地印度学习佛法的故事在距今1300多年的唐朝有一位高僧名叫玄奘洛州缑氏县今河南洛阳市偃师

  7. 玄奘 生平事蹟. 玄奘本姓陳,名禕、洛陽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人。. 13歲出家,21歲受具足戒。. 曾遊歷各地,參訪名師,學習《 涅槃經 》《 攝大乘論 》《 雜阿毗曇心論 》《 俱舍論 》等經論。. 因為感到各師所説不一,各種經典也不盡相同,於是決定西 ...

  8. 玄奘西行印度取经意义重大首先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玄奘法师的取经求法之路以佛教为纽带加强了中国与亚洲各国特别是印度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多国的友好往来。. 他把印度佛法历法医学逻辑学艺术等传入中国把老子的道德经译为 ...

  9. www.wikiwand.com › zh-cn › 玄奘玄奘 - Wikiwand

    玄奘602年4月6日664年3月7日),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南境师承印度那烂陀寺戒贤大师是唐朝三藏法师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奠基人中国四大翻译家汉传佛教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 由其口述弟子辩机撰文的大唐 ...

  10. www.wikiwand.com › zh › 玄奘玄奘 - Wikiwand

    玄奘602年4月6日664年3月7日),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南境師承印度那烂陀寺戒賢大師是唐朝三藏法師中国佛教法相唯識宗奠基人中國四大翻譯家汉传佛教最伟大的譯經師之一。. 由其口述、弟子辯機撰文的《大唐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