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惟覺老和尚(1928年10月8日—2016年4月8日),俗姓劉,法名知安,法號惟覺,四川营山人,台灣佛教比丘。 1963年依靈源長老門下出家,法脈源自禪宗臨濟宗虛雲一系。 創建靈泉寺、中台佛教學院、普台國民小學、普台高級中學、中台世界博物館,以及中台禪寺海內外108間分院精舍。
      www.wikiwand.com/zh/釋惟覺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釋惟覺. 提示 :此條目頁的主題不是 釋唯覺 。 惟覺老和尚 (1928年10月8日—2016年4月8日 [1] ),俗姓 劉 , 法名 知安 , 法號 惟覺 , 四川 營山 人, 台灣 佛教 比丘 。 1963年依 靈源長老 門下出家,法脈源自 禪宗 臨濟宗 虛雲 一系。 創建靈泉寺、中台佛教學院、普台國民小學、普台高級中學、 中台世界博物館 ,以及 中台禪寺 海內外108間分院精舍。 惟覺老和尚所創的 中台禪寺 ,與 法鼓山 、 慈濟基金會 、 佛光山 齊名,有 台灣四大佛教教團 之稱。 生平 [ 編輯] 惟覺老和尚生於1928年。 1949年,隨中華民國國軍來到台灣,年21歲。 在接觸佛教後,以專修禪宗為主,精勤念佛。

  3. 釋惟覺. 惟覺老和尚 (1928年10月8日—2016年4月8日 [1] ),俗姓 劉 , 法名 知安 , 法號 惟覺 , 四川 营山 人, 台灣 佛教 比丘 。 1963年依 靈源長老 門下出家,法脈源自 禪宗 臨濟宗 虛雲 一系。 創建靈泉寺、中台佛教學院、普台國民小學、普台高級中學、 中台世界博物館 ,以及 中台禪寺 海內外108間分院精舍。 惟覺老和尚所創的 中台禪寺 ,與 法鼓山 、 慈濟基金會 、 佛光山 齊名,有 台灣四大佛教教團 之稱。 生平. 惟覺老和尚生於1928年。 1949年,隨中華民國國軍來到台灣,年21歲。 在接觸佛教後,以專修禪宗為主,精勤念佛。 1963年秋,於基隆十方大覺禪寺 靈源長老 座下出家,法名知安,法號惟覺。

  4. 2016年4月10日 · 2016/04/10 16:2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台禪寺開山方丈惟覺8日晚上圓寂以90歲高齡辭世的他生前的許多行為飽受爭議。. 作家管仁健今天就 ...

  5. 中文名 :釋惟覺. 別名 :惟覺老和尚 惟覺法師.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四川省營山縣. 出生日期 :1928年. 逝世日期 :2016年4月8日. 畢業院校 :香港華僑工商學院. 主要成就 :台灣中台禪寺開山方丈. 台灣佛教禪宗大師. 生平. 深具佛緣. 惟覺老和尚,俗姓劉,四川省營山縣人。 年輕時即對無常之理深有體會,雖博覽儒家群書,仍無法窮究生命奧義的全貌。 直到接觸佛法,對佛學圓融廣大的義理深感嘆服,即深入精研。 初時以專修淨土為主,精勤 念佛 。 出家潛修. 1963年秋,於基隆十方 大覺禪寺 ,從一代禪宗泰斗 虛雲 老和尚臨濟宗法脈嫡傳弟子靈源長老披剃出家,字號知安, 法名 惟覺。 1964年,於基隆十方大覺禪寺圓受 具足戒 。

  6. 釋惟覺_百度百科. 惟覺老和尚 (1928-2016),俗姓劉, 四川省 營山縣 人,台灣佛教禪宗大師,中台禪寺創建者,其所創的中台禪寺被認為是台灣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中台禪寺、法鼓山、慈濟基金會、佛光山)之一,也是倡議發起首屆“ 世界佛教論壇 ”的八大高僧之一。 [1] 曾在晉德中學(現營山中學)讀初中 [2] ,15歲時辭別故鄉,到香港華僑工商學院學習,後入伍於1949年去台灣 [3] 。 於1963 年秋在基隆 十方大覺寺 ,依靈泉長老座下披剃出家,字號知安, 法名 惟覺。 在台北縣萬里鄉山中,閉關茅棚十餘年。 後應大眾懇請弘化利眾,始出草寮,闢建靈泉寺。

  7. 中台禪寺 ,又稱 中台山 ,佛教寺廟,由 釋虛雲 的付法弟子 釋惟覺 創辦,是一個位在 台灣 南投縣 埔里鎮 的一個 佛教 寺廟,樓高達136.0米,三十七樓,為目前 台灣 最大、最高的 佛教 寺廟,且為世界第二高的佛教建築(僅次於中國大陸常州的 天寧寶塔 ),完工後曾獲「二〇〇二年 台灣建築獎 」、「二〇〇三年國際燈光設計獎」等獎項 [1] 。 與 法鼓山 、 佛光山 和 慈濟基金會 統稱 台湾佛教 四大山头 。 建築特色. 中台禪寺由 李祖原 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從1990年開始初期的規劃,1994年9月4日,舉行「中台禪寺開山動土奠基大典」。 1995年,通過建築執照,正式動工。 經三年的申請、開發、規畫,七年的工程進行及細部設計,於2001年9月1日正式完工啟用 [2] 。

  8. 2012年4月27日 · 釋惟覺對話化除對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4-2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第三屆世界佛教論壇發起人之一台灣中台禪寺惟覺長老發表題為和諧世界同願同行的主題發言他開示說和諧世界需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齊同並進的發展透過文化交流對話是化除對立心結的良方惟覺長老說,幾千年的血緣、文化與思想融合,造就了中華民族的存在。 現今的中國,不但是「經濟大國」、「政治強國」,更是獨步全球的「文化王國」。 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蘊藏以及穿越千古的豐富藝術典藏,讓人難望其項背。 他說,和諧世界需要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齊同並進的發展,透過文化交流對話是化除對立心結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