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文武王卡比爾 (626年—681年);姓 金 名 法敏 ,是 新羅 第三十代君主(公元661年至681年在位),在位期間達成了 朝鮮半島 的三國統一。 武烈王 長子,生母 文明王后 為名將 金庾信 之妹,正室 慈儀王后 ,波珍飡 善品 之女。 650年曾遠赴 唐朝 ,獲得「大府卿」之官位。 654年成為新羅 兵部令 。 655年立爲太子,武烈王七年(660年)領兵船一百艘與 唐朝 大將 蘇定方 一起圍攻 百濟 都城,攻滅百濟。 661年六月武烈王薨逝,法敏即位。 此後金法敏聯合唐軍多次攻取百濟諸城,攻破百濟殘衆。 六年(666年)文武王欲滅 高句麗 ,向唐請兵,唐派 李勣 伐高句麗,668年九月唐兵聯合新羅攻克 平壤 城,高句麗王高臧投降,高句麗亡。

  2. 文武王 (626年—681年);姓 金 名 法敏 ,是 新罗 第三十代君主(公元661年至681年在位),在位期間達成了 朝鮮半島 的三國統一。 武烈王 長子,生母 文明王后 為名將 金庾信 之妹,正室 慈儀王后 ,波珍飡 善品 之女。 650年曾遠赴 唐朝 ,獲得「大府卿」之官位。 654年成為新羅 兵部令 。 655年立爲太子,武烈王七年(660年)領兵船一百艘与 唐朝 大将 苏定方 一起围攻 百濟 都城,攻灭百濟。 661年六月武烈王薨逝,法敏即位。 此后金法敏联合唐军多次攻取百濟諸城,攻破百濟殘衆。 六年(666年)文武王欲滅 高句麗 ,向唐請兵,唐派 李勣 伐高句麗,668年九月唐兵联合新罗攻克 平壤 城,高句麗王高臧投降,高句麗亡。

  3. 三国史记 中的新罗国世系. 神文王 (?. —692年),姓 金 名 政明 ,字 日炤 ,是 新罗 第三十一代君主, 文武王 子。. 在位十二年,諡神文。. 太子理洪時年六歲,即位。. 685年,新罗“始备九州”,统一朝鲜半岛 大同江 以南的全部领土。. 根據《 崇 ...

  4. 三國史記 中的新羅國世系. 神文王 (?. —692年),姓 金 名 政明 ,字 日炤 ,是 新羅 第三十一代君主, 文武王 子。. 在位十二年,諡神文。. 太子理洪時年六歲,即位。. 685年,新羅「始備九州」,統一朝鮮半島 大同江 以南的全部領土。. 根據《 崇惠殿誌 ...

  5. 文武王. 第5代 箕子朝鮮 君主. 在位期間: 前1000年 - 前972年. 前任: 恭貞王. 繼任: 太原王. 椿 (?. —前972年),是 古朝鮮 之 箕子朝鮮 的君主,子姓。. 東史年表認為在位於前1000年至前972年, 諡號 文武王 (韓語: 문무왕 ),後王位由兒子 禮 繼承。.

  6. 文武天皇 (日語: 文武天皇/もんむてんのう Monmu Tennō ;683年2月9日—707年6月25日),7歲時父 草壁皇子 薨,受祖母 持統天皇 庇蔭,697年2月受封為皇太子,8月即位。. 701年頒行 大寶令 。. 707年6月25日崩,遺體在飛鳥岡舉行火葬,埋於檜隈安古山陵。.

  7. 新羅的文武王 这是一个 消歧义 页,羅列了有相同或相近的标题,但內容不同的条目。 如果您是通过某條目的 内部链接 而转到本页,希望您能協助修正该處的内部链接,將它指向正确的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