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日 · 約翰·巴丁 (英語: John Bardeen ,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 [3] )是一名 美國 物理學家 和 工程師 。. 他是唯一一個兩度獲得 諾貝爾物理學獎 的人:第一次是在1956年與 威廉·肖克利 和 沃爾特·布拉頓 一起發明 電晶體 ;第二次是在1972年與 利昂·庫珀 ...

  2. 约翰·巴丁 (英語: John Bardeen ,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 [3] )是一名 美國 物理學家 和 工程師 。 他是唯一一個兩度獲得 諾貝爾物理學獎 的人:第一次是在1956年與 威廉·肖克利 和 沃尔特·布拉顿 一起發明 電晶體 ;第二次是在1972年與 利昂·庫珀 和 約翰·施里弗 一起發明被稱為 BCS理論 的傳統 超導現象 的基本理論 [2] [7] 。 電晶體徹底改變了電子工業,使從 電話 到 電腦 的幾乎所有現代電子設備的發展成為可能,並開創了 資訊時代 。 巴丁在超導方面的發展使他獲得他的第二個諾貝爾獎——被用於 核磁共振 光譜(NMR)、醫學 磁共振成像 (MRI)和超導量子電路。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2年6月22日 · 約翰·巴丁(John 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先後於1956年和1972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歷史上迄今為止唯一的一位兩次獲物理學獎的科學家。 諾貝爾物理學獎自1901年起到2021年止共頒發了116項,獲獎者共222人次,其中巴丁獲得過兩次,所以總共有221人獲得過該獎。 再細分一下,116次頒獎中,47次只有一位獲獎人,32次有兩位獲獎人,37次有三位獲獎人。 遺憾的是,女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只有4位:瑪麗·居里(1903年)、瑪麗婭·格佩特-梅耶(1963年)、唐娜·斯特里克蘭(2018年)、安德里亞·蓋茲(2020年)。 圖1 巴丁和他的簽名. 巴丁出生於美國威斯康辛州的麥迪遜(Madison)市。

  5. 約翰·巴丁英語:John 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美國物理學家因發明電晶體及其相關效應超導的BCS理論分別在1956年1972年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巴丁1908年出生於美國威斯康星州的麥迪遜,1923年進入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電機工程系學習, 1928年取得學士學位,1929年取得碩士學位。 畢業後巴丁留校擔任電機工程研究助理。 1930年到1933年期間,巴丁在匹茲堡海灣實驗研究所從事地球磁場及重力場勘測方法的研究。 1933年巴丁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在尤金·維格納的指導下研究固體物理學。 1935年到1938年期間任哈佛大學研究員,並於1936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

  6. en.wikipedia.org › wiki › John_BardeenJohn Bardeen - Wikipedia

    • Education and Early Life
    • Career and Research
    • Personal Life
    • External Links

    Bardeen was born in Madison, Wisconsin, on May 23, 1908. He was the son of Charles Bardeen, the first dean of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edical School. Bardeen attended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High School in Madison. He graduated from the school in 1923 at age 15. He could have graduated several years earlier, but this was postponed because he to...

    World War II service

    From 1941 to 1944, Bardeen headed the group working on magnetic mines and torpedoes and mine and torpedo countermeasures at the Naval Ordnance Laboratory. During this period, his wife Jane gave birth to a son (Bill, born in 1941) and a daughter (Betsy, born in 1944).

    Bell Labs

    In October 1945, Bardeen began work at Bell Labs as a member of a solid-state physics group led by William Shockley and chemist Stanley Morgan. Other personnel working in the group were Walter Brattain, physicist Gerald Pearson, chemist Robert Gibney, electronics expert Hilbert Moore and several technicians. He moved his family to Summit, New Jersey. The assignment of the group was to seek a solid-state alternative to fragile glass vacuum tube amplifiers. Their first attempts were based on Sh...

    Invention of the transistor

    On December 23, 1947, Bardeen and Brattain were working without Shockley when they succeeded in creating a point-contact transistor that achieved amplification. By the next month, Bell Labs' patent attorneys started to work on the patent applications. Bell Labs' attorneys soon discovered that Shockley's field effect principle had been anticipated and patented in 1930 by Julius Lilienfeld, who filed his MESFET-like patent in Canada on October 22, 1925. Shockley publicly took the lion's share o...

    Bardeen married Jane Maxwell on July 18, 1938. While at Princeton, he met Jane during a visit to his old friends in Pittsburgh. Bardeen was a scientist with a very unassuming personality. While he served as a professor for almost 40 years a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he was best remembered by neighbors for hosting cookouts where he would prepare ...

  7. 2022年10月5日 · 約翰·巴丁(John 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美國物理學家因晶體管效應和超導的BCS理論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561972年)。

  8. www.wikiwand.com › zh-hk › 约翰·巴丁約翰·巴丁 - Wikiwand

    約翰·巴丁英語:John 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 電晶體徹底改變了電子工業,使從電話到電腦的幾乎所有現代電子設備的發展成為可能,並開創了資訊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