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傅斯年(1896年3月26日—1950年12月20日),初字梦簪,字孟真,山东 聊城 人。. [1]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 五四运动 学生领袖之一、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的创办者。. [30] 傅斯年曾任 中山大学 、 北京大学 等校教授 ...

  2. 1919年5月4日,傅斯年是北京城十三校游行学生的总指挥,他上午运筹帷幄制定计划,下午手举大旗走在队伍最前面,带领着三千多人去火烧赵家楼。 傅斯年为人义气,第二天坚持要营救被捕的三十二位学生,结果与激进派争斗起来,被打坏了眼镜,一气之下干脆退出了学生会。 当年夏天,傅斯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庚子赔款的官费留学生,远赴欧洲求学,先后就读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研究院、柏林大学哲学院。 在欧洲留学期间,傅斯年结识了陈寅恪和俞大维,三人本来都是文科生,但俞大维后来却改行学了航空,至于原因,他说: “搞文史的人中出了傅胖子,我们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 ” 俞大维此言或有调侃之意,但也不难看出,傅斯年确实是个天赋异禀的学霸。 (五四运动)

  3. 傅斯年 (1896-1950年),字孟真,聊城人,清朝开国状元傅以渐第七世孙,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1919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年底公费赴英国留学,曾在伦敦大学学习历史、数学和实验心理学,后又去德国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历史。

  4. 傅斯年. 本词条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 添加义项. 中国历史学家2012年5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 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 ...

  5. 傅斯年1896-1950),山东聊城人,字孟真,著名历史学家,为“五四”运动运动学生领袖之一,后负笈欧洲,曾先后执教于山东大学、北京大学。 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二十三年之久。

  6. 其他人也問了

  7. 傅氏家族是聊城“任、邓、朱、傅、耿”五大家族之一。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傅斯年乃为傅以渐七世孙。 现祠堂已辟为展厅,主要陈列着傅斯年先生的生平事迹大型图片和傅斯年先生半身汉白玉雕塑。

  8. 内容简介. 播报. 编辑. 傅斯年 (1896~1950),教育家、史学家。 字孟真,山东聊城人。 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 后留学英国和德国。 1926年回国后,任广州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创建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 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 后任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央博物院筹备主任、北大代理校长等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