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1日 · 聞風筆動港大風波 政府盼張翔王沛詩以和為貴」/李先知. 圖1之1. 【明報文章】香港大學校委會調查有關校長張翔的投訴引發風波,燃燒逾一個星期仍未有平息迹象。 事件中校長張翔及校委會主席王沛詩不和的情况已是寫在牆上。 有政界中人認為,兩名港大高層關係惡劣,已到了水火不容境地,港大要回復平靜,「兩個只能活一個」。 筆者聽聞,早在風波引爆之前,政府高層已試圖擺平事件,但未能成功;儘管如此,政府的判斷仍然認為,表面證據顯示沒有足夠理據要兩人任何一個「下台」,期望經過調查,可以平息事件,張翔及王沛詩日後亦可「以和為貴」。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明報跨年大激賞 限時優惠. 訂閱低至74折及. 豐富禮券回贈. 立即訂閱.

  2. 2024年4月8日 · 新華社公布的習拜電話會議引述習近平的話中美關係三大原則是以和為貴以穩為重及以信為本以和為貴是長期的無論美國誰來當總統都一樣以信為本是希望拜登落實已經答應過的事情而在短期之內希望中美關係能夠穩定。 最近幾個月,中美關係確實趨向穩定,而且美國進入大選關鍵的半年,美方更需要一個穩定的國際局勢,以巴衝突已經將美國搞到焦頭爛額,俄烏衝突美國也撈不到好處,更加沒有理由在中美關係上挑起事端,可以斷言,中美關係在未來短時間內還會維持穩定局面。 中美關係維持穩定,無疑對中國也有好處,所以也願意適當配合。 但所謂配合也不是沒有底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跟拜登通電話時強調,美國針對中國的經貿科技打壓層出不窮,制裁中國企業的單子愈拉愈長。

  3. 其後習近平在國際公開場合註1系統闡述了該理念的五大支柱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並指出,「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化干戈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國世代相傳」(註2)。

  4. 2020年5月14日 · 【明報文章】因事替家人到某區的房署一趟,下午四點多了,唯恐辦事處職員收工,急急腳拉門衝入,不小心鬆了手,嘭一聲,擔心職員黑面,連忙拉開笑臉說「so呀rry」。

  5. 2023年10月11日 · 聞風筆動港大風波 政府盼張翔王沛詩以和為貴」/李先知 李浩然終院呂世瑜上訴案判辭引發的法理思考 劉銳紹:抽刀斷水水更流 人間無日不風波——用政治化手法能理順政經關係嗎?

  6. 2024年4月3日 · 一是以和為貴堅守不衝突不對抗的底線二是以穩為重不折騰不挑事不越界保持中美關係總體穩定。 三是以信為本,用行動兌現各自承諾,將「三藩市願景」轉為「實景」。 強調台灣問題屬不可踰越紅線. 對於台灣問題,習近平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踰越的紅線。 對於「台獨」勢力分裂活動和外部縱容支持,中方不會聽之任之。 習近平表示,美國針對中國的經貿科技打壓措施層出不窮,制裁中國企業的單子越拉越長。 這不是「去風險」,而是製造風險。 如果美方願意開展互利合作,共享中國發展的紅利,中方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如果美方執意打壓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剝奪中國的正當發展權利,中方也不會坐視不管。 通話中,習近平闡述了中方在涉港、人權、南海等問題上的立場,兩國元首還就烏克蘭危機、朝鮮半島局勢等交換了意見。

  7. 2023年10月11日 · 【明報文章】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上周討論「大學學生活動的管理及品德教育」,議員發言圍繞早前幾所院校迎新營爆發的性騷擾事件,提出由院校統一舉辦迎新活動、聘請全職監管學生活動的員工等。 網友回應,以後大學活動,不如玩「掉手巾」、「一二三紅綠燈」,「食吓茶點就返屋企」,不用大費周章了。 提出管理學生活動,契機是迎新營;但項莊舞劍,立法會的議程很誠實,「管理」學生活動,才是真相。 只是在21世紀,學生乖巧聽話、言聽計從,真的是福嗎? 議會的激烈措辭是真相嗎? 大學迎新營,本質上是讓大學生認識校園周邊社區、結交朋友、了解大學生活的重要活動。 每所大學各學系,各自有自己的風格傳統。 大學迎新營不是強制參加的活動,搞手多是義務,甚至「貼錢」舉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