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4月14日 · 康熙王朝之後,在清朝的壓迫統治下,一些漢人開始不時發些牢騷和不滿,其中尤以學者最甚。 學者們時常寫文作詩,暗諷清朝為夷狄之邦。 因此,雍正時期大興文字獄。

  2. 2020年10月3日 · 康熙皇帝為清朝第四位、入住中原之後的第二位皇帝,卻被冠以歷代皇帝專門追封自己家族中有聖德的祖先的「聖祖」廟號,足見後世對其評價之高。 一統中原、繼承中華道統、開啟康乾盛世之功,康熙倒也當得起「聖祖」之名。 康熙六下江南巡視,明為巡視江南風物,實為一場收拾民心之旅,真正使天下歸心。 康熙14歲開始親理政事,親政之初便「以三藩及河務、漕運三大事,書宮中柱上」,作為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康熙八年(1669年),康熙皇帝清除權臣鰲拜,掃平清廷內部不穩定因素。 康熙二十年(1681年),經過七年作戰,清軍攻入昆明,三藩之亂平定。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灣鄭氏請降,清朝撲滅了明朝最後一股反抗勢力。 內憂外患已除,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康熙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了第一次南巡。

  3. 2020年3月18日 · 河之北岸、屬於鄂羅斯。」當時清王朝與俄羅斯帝國締約,現代國體意義上的「中國」也在此界約上出現了,足以證明康熙朝時的清王朝已自稱中國。而既然台灣收入清王朝版圖,自然等同於成為中國版圖之一。

  4. 2018年12月15日 · 康熙王朝》一劇廣受歡迎,風潮所及以至劇集主題曲〈向天再借五百年〉亦街知巷聞,成為主唱歌手韓磊代表作。 在2014年播出的《我是歌手》第2季,〈向天再借五百年〉也成為韓磊奪冠歌曲之一。

    • 簡介
    • 目的
    • 花費
    • 《康熙南巡圖》和《乾隆南巡圖》

    康熙(1654-1722)一生六次南巡,時間分別是1684年、1689年、1699年、1703年、1705年和1707年。其中兩次祭泰山,六次到揚州府,六次祭明孝陵,六次到蘇州府,五次到杭州府。 乾隆六次南巡的時間分別是1751年、1757年、1762年、1765年、1780年、1784年,每次一般都要到揚州府、蘇州府、杭州府、江寧府(今南京市)、泰山,後四次還巡幸海寧。

    據康熙自己講:「黃、運兩河運道,民生攸繫,朕日切心勞……今特取吉南巡,躬歷河道,兼欲覽民情」,他是為了視察黃河、運河的河防堤工,同時也順便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而乾隆在講述他第一次巡幸江南的原因時,則大致有四點:一是江浙官員代表軍民紳衿恭請皇上臨幸;二是大學士、九卿援據經史及康熙南巡之例,建議允其所請;三是江浙地廣人稠,應該前去,考察民情戎政,問民疾苦;四是恭奉母后,遊覽名勝,以盡孝心。 但是根據當時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狀況分析,兩位皇帝的南巡還有其他目的。簡單來說,康熙南巡的主要目的是團結籠絡江南漢族士大夫及治理黃河。康熙皇帝第一次南巡,是在平定三藩之亂以及收復台灣之後的次年。雖然基本剿滅了抗清武裝勢力,但滿清入關40年來,仍未令漢人心悅誠服接受滿洲人的統治,尤其江南一帶在清初經歷揚州十日(16...

    據記載,康熙南巡隊伍的規模較小,每次隨行不過300人,很多時候都是搭帳篷住宿;而乾隆南巡的隊伍人數眾多,隨從多達2500餘人,每人配單馬或雙馬,另外還有400輛騾車、800匹駱駝,縴夫就多達3600人。 據估計,乾隆六次南巡花費總計達2000萬兩,康熙所用的錢財卻不到乾隆的十分之一。乾隆的南巡活動奢侈,還體現在很多個方面上,例如南巡隊伍所經過的道路要修葺一新,需徵用大批勞力做好準備,路過的房屋還要刷上漆。乾隆在各處居住的40多處行宮的花費,基本上都由商人負擔。 乾隆南巡耗資巨大,當中兩淮和兩浙鹽商出資甚多,據考證他們的捐款達到400萬兩左右。當時朝廷還徵用大量民船,不少花費均向民間和商人攤派。

    康熙和乾隆六下江南,均有宮廷畫師繪製的畫卷存世,分別為《康熙南巡圖》和《乾隆南巡圖》。從兩者的南巡圖來看,也佐證了兩位皇帝南巡差異之大。從畫卷可見,康熙所乘坐的船隻看起來非常普通,特殊地方就在於船桅上有懸掛龍旗。而乾隆的坐船稱為「翔鳳艇」,非常豪華,船首有金頂龍亭,龍亭有四根金色龍柱,雕龍舞鳳、栩栩如生,河岸的兩邊還可見有大量縴夫,他們正在拉船。 在官員百姓接駕場景方面, 兩位皇帝的南巡圖也顯示著非常不同的景象。康熙所乘御船靠岸時,可見有江南地方官員和百姓在接駕,畫中的地方官員大部分只是站著等候。接駕的人員除官員外,還有很多普通百姓。 而乾隆的接駕場面則盛大得多。從畫中可見,乾隆在大批御前侍衛的簇擁下進了城門。城門兩側跪著的是江南巡撫、總督、知府等高官,他們都非常整齊跪著迎接乾隆的到來。城門...

  5. 2023年5月18日 · 中國帝制統治時代源遠流長,王朝中皇位繼承的紛爭總是喋喋不休。即便是出了名睿智賢能的清代皇帝康熙,亦因儲位之爭被弄得焦頭爛額,甚至傳出晚年被皇太子奪權而未能善終。本文摘自麥田出版《正說「九王奪嫡」》中〈康熙帝去世的那一天〉一章。

  6. 2020年12月30日 · 康熙二十二年(1683)施琅率兵二萬餘人,乘戰船二百餘艘出征。 在歷時七晝夜的澎湖海戰中,鄭軍大敗,浮屍遍海。 澎湖失守,台灣失去最後一道屏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