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9日 · 美國有一名單親媽媽在離婚時才發現雖然與前夫賺取同一水平的薪金但個人的退休儲蓄帳戶的金額竟相差10萬美元約77萬港元),成為她決心學好投資理財的契機。 她在2019年以49歲之齡達成儲蓄130萬美元(約1,013萬港元)的目標,享有財務自由,實現提早退休。 作為一名女性,她對於實現財務自由有何心得? 【香港置業難 每個年代為上車都有犧牲 財叔買樓致富只因唔想「瞓街」: 按此 】 離婚成為學投資契機. 綜合外媒報道,Jackie Cummings Koski自小在美國東南部長大,家中6兄弟姐妹都是由單親父親撫養長大。 她的父親是一名貧窮的工廠工人,因此她自小就學會如何慳得就慳,更決心在長大後賺更多金錢。

  2. 2024年5月7日 · 點擊圖片放大. +11. 贊成意見:平日扮窮,可促進和諧. 帖文留言區中,不少網民與樓主所見略同,為人子女也有自身財務需要,「上繳」雙親過多,就會變得手緊,諒解或支持他就月薪「報細數」,不少人甚至承認做過同樣的事情。 部份網民較為猜忌,認為一些父母想要子女高薪來為自己臉上貼金,甚至以孝親費(編按:相似於粵語中的「家用」)為由向子女斂財。 一些人則相信「講錢傷感情」,應避免揭開底牌,以及隨來的不必要計較和衝突。 很多父母本身有一定財力,不用靠子女接濟;退一步要是 雙親他朝遇上財困 ,子女 到時再援助 也不遲... 「確實,也都說一個月不到3萬」 「平常裝窮就,等父母真的需要幫忙再說,創造彼此和諧沒什麼不好」

  3. 2023年8月17日 · 發布時間: 2023/08/17 08:00. 最後更新: 2023/08/17 11:48. 分享:. 到了40歲,為自己打算之餘,同時面對供養父母的壓力,個案主角一家人總共有一筆數百萬的資產,包括現金、股票、物業等等。. 作為子女,希望可以讓父母有一點的居所,但對於投資和買新樓未有 ...

  4. 2024年3月8日 · 持證金融治療師Traci S. Williams向華盛頓郵報表示:「在與子女劃分經濟界限時,父母總是會經歷一場心理鬥爭。 」她表示,子女成年後父母的財務支持,常常是由於父母難以拒絕給自己心愛的子女錢——即便他們有能力養活自己。 但成年子女與父母同住,絕對是需要權衡利弊的。 點擊圖片放大. 父母如何判斷是否財務溺愛? 作為父母,可能會問:「怎樣才算溺愛? Williams表示,當你看不到子女的財務增長時,就是溺愛。 假設你的成年子女一直出外揮霍,還計劃長假期去旅行,但他們甚至沒有錢支付自己的汽車保險——毫無疑問,你已經對他們保護過度了。 想想你的兒子,他與父母同住,或依然問你要生活費,聲稱這是為了能快點還清學生貸款,但當你檢查賬單時,卻沒有看到任何進展,顯然他在娛樂和外出就餐上超支了。

  5. 2024年3月29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4/03/29 13:30. 分享: 36歲不想再與奶奶同住 流動資金130萬 如何達成理財目標? 結婚後想自立、過二人世界是正常想法,但有時條件不許可,或要與家人同住。 今次個案的主角,與丈夫已有一位小朋友,目前仍與奶奶同住,想3年內可以搬出去自住。 看看龔成是如何回應。 讀者︰. 本人現時36歲,想3年內可以購買400-500尺單位自住,想問下老師如何理財可以達到目標. 本人家庭狀況如下︰. 本人及丈夫薪金收入一共$85,000. 有一間私樓放租,每月收租金$13,000. 供樓每月支出$17,000. 有1位小朋友,小朋友學費雜費支出每月$11,000. 每月平均開支 $60,000 - $70,000. 暫時與奶奶同住.

  6. 2022年2月11日 · 發布時間: 2022/02/11 12:50. 最後更新: 2022/02/15 13:42. 分享:. 我們經常提醒兒子孝道是基本,親人、家庭關係要維繫;父母應以身作則,除了對自己負責任外,教導子女對別人及社會也要負責任。. 筆者過去做親子理財講座時,有父母擔心孩子「細細個就話唔認 ...

  7. 2020年11月25日 · 以下4大方法有助新手父母解決財務煩惱並引導子女創造財富。 1. 用零存整付滾大錢. 零存整付是指月供存款,要在指定時間內每月或每季把指定金額存入銀行,從而賺取比活期存款更高的利率。 零存整付利率在首次定存日起已經固定,利息每月會收滾存至下一期,達至複息效果。 一般銀行最低供款額為500元至2,000元不等,存款期可分為6至60個月,愈長的存款額利率通常愈高。 現時港元零存整付計劃中,以現時一家息率較好的銀行為例,每月存入2,000元港元,可選擇9至48個月存款期,年利率介乎1.3%至1.5%。 如果想以較低門檻入場慢慢儲錢,個別銀行最低每月供款額為500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