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6日 ·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近年來,天文學家們發現,一些星系周圍存在著巨大的圓形無線電波結構,其起源一直是個謎。 而如今歐洲太空總署ESA的XMM-牛頓XMM-Newton太空望遠鏡的觀測結果顯示其中一個名為四葉草」(Cloverleaf的神秘結構竟是由星系群碰撞合併形成的這項發現揭示了奇特無線電環」(ORCodd radio circles)的來源,為解開這些宇宙奇異結構的謎團提供了新的線索。 據《每日科技網》(scitechdaily)14日報導,ORC是一種在部分星系周圍觀測到的神秘結構,直到2021年才被發現。 這些微弱的訊號是由於無線電波探測技術的進步而被偵測出來的,散佈在銀河系之外。 每個ORC都足夠大,能夠包圍一整個星系,甚至數個星系。

  2. 2024年4月27日 ·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美國航太總署(NASA)慶祝哈伯太空望遠鏡運作34年,日前公佈一張新拍攝的「小啞鈴星雲(Little Dumbbell Nebula)」照片,這個星雲的結構形狀,看起來就像是「宇宙的啞鈴」。 NASA 23日在哈伯34歲生日前夕,發表這張新照片。 「小啞鈴星雲」又稱為「梅西耶76(Messier 76、M76)」星雲,位於英仙座,距離地球約3400光年,是一顆垂死的紅巨星噴出向外膨脹的氣體形成的「行星狀星雲」。 其主星正在塌陷成炙熱的白矮星。 紅巨星是演化到生命晚期的恆星。 雖然為「行星狀」星雲,但它與行星並無關係,而是18世紀天文學家發現這種星雲有和形成行星相似的圓盤狀結構。 這張照片可能還含有恆星吞掉伴星的「星系同類相食」的證據。

  3. 2024年5月14日 · 2024/05/14 17:27.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中華郵政公司今天14日今天宣布本月18日的國際博物館日將在開放博物館平台推出奇幻星空郵票數位展蒐羅的各國星座天文星象及太空科技主題郵票與資訊中華郵政公司表示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與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自2020年起合作開放博物館平台號召國內博物館所與文化機構響應國際博物館日活動中華郵政公司表示,這次是郵政博物館連續第3年運用該平台展示功能模組的特點,將實體展內容重組詮釋,轉化成數位展,期望帶給民眾耳目一新的視覺文化。 相關數位展訊息請至開放博物館網站(https://openmuseum.tw)查詢。 郵政博物館在「開放博物館」平臺推出「奇幻星空郵票」數位展,介紹12星座、太空科技等主題。

  4. 2024年3月31日 · 太空科技網站「Space.com」報導,這個位於8.48億光年外星系核心的「打嗝」黑洞,質量高達太陽5000萬倍。 原本一直處於靜止狀態直到2020年12月被位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自動化超新星巡天All-Sky AutomatedSurvey for Supernovae,簡稱ASAS-SN)捕捉到大爆發,亮度驟增1000倍。 自此之後,在恢復平靜前,這顆黑洞就像一個大嬰兒,每隔8.5天就神秘地打個大大的「嗝」,噴發出大量物質和能量。 一開始,天文學家相當困惑,畢竟單單一顆恆星根本無法阻擋如此龐大的黑洞能量釋放。 直到包括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在內的國際團隊,經過深入研究和模擬,找到了解答。

  5. 2022年3月17日 · 2022/03/17 10:13. 〔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繼2019年合歡山成為全台首座國際暗空公園後由產官學界合作打造清境至合歡山為星空產業鏈的星空山城 ...

  6. 2020年9月9日 · 東南亞最佳觀星場地之一國內首座獲國際暗空協會IDA認證的合歡山暗空公園常吸引許多天文愛好者前往拍攝美麗的星空照攝影玩家莊家和發現其在合歡山拍攝的星空縮時攝影作品中有多個不明快速移動光點懷疑是不明飛行物UFO),惟曾服務於中央研究院天文所的中正大學助理教授李昫岱認為這些星空中的移動光點應該是人造衛星

  7. 2024年5月14日 · 20年來最強的地球磁暴,引發全球瘋極光的熱潮,台灣因地磁緯度較低仍無緣可見極光,但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楊雅惠團隊,在中壢特高頻雷達站所建置的首座「台灣太陽無線電波觀測站」,成功在動態頻譜圖上,捕捉到伴隨這一系列太陽風暴產生的各類型太陽無線電波爆(solar radio burst ) 訊號,記錄下歷史性的一刻。 楊雅惠表示,「台灣太陽無線電波觀測站」為我國目前第一個也是唯一成功執行太陽無線電波爆觀測任務的平台,由於無線電波爆會比太陽風結構更早到達地球,可作為惡劣太空天氣預警的參考資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