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日 · 2023 年 8 月 1 日. 0. 262. 歷經3年世紀疫情衝擊,世界逐漸恢復秩序。 展望後疫情時代面對疫情共存經濟下行以及持續未止的俄烏戰爭和美中對抗在嶄新的經濟環境局勢下每一個產業別都將迎來新面貌與新挑戰保險業也不例外。 以法規制度面來看,2026年臺灣保險市場將接軌IFRS 17及ICS 2.0,預計會對保險公司的商品設計與內容等帶來重大改變,也會影響到客戶的消費行為;另一方面,2025年臺灣將迎接超高齡社會,醫療、退休養老、長照等重要風險區塊,都會是客戶的顯性需求。 除此之外,近期相當火熱的AI,可以想見對於未來幾年保險科技的發展也會帶來相當快速的轉變。 保險業務員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下,該具備什麼樣的從業認知? 我認為,有2個部分是特別需要聚焦、正視之處。

  2. 2021年1月1日 · - 2021 年 1 月 1 日. 1373. 0. 2020年接連面對疫情與商品轉型的影響,為因應逐日逼近的IFRS 17與ICS 2.0壽險業勢必要調整自身戰略強化自身體質接軌國際標準重回保險本質才能為民眾帶來更加長遠的保障雖然2020年整體業界面臨新契約保費近年來的新低水準但臺灣保險業在保費總收入保險密度及保險滲透度一直是國際保險市場的重要指標。 然而2020年因金管會嚴管儲蓄險,整體新契約保費面臨衰退,臺灣去年在上述國際3大指標的表現則有待觀察。 新光人壽總經理黃敏義表示,以保費收入來看,2012~2019年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每年約為1兆1,000億~1兆3,700億元,惟去年累計至9月新契約保費僅約7,000億元,預估全年新契約保費將成為近11年來新低水準。

  3. 2024年3月1日 · 隱形富豪多是指資產豐厚但卻不被公眾所知曉的高資產族群,全資產規劃應用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劉育誠在其實務經驗中,可將隱形富豪分為2大類:一類是都市重劃區地主,因與建商合建分屋而持有相當多的不動產;另一類則是未上市上櫃公司的企業主,而此類企業又可分為3種,分別是從事內銷的企業、從事外銷的企業,以及在境外如大陸、東南亞設有公司、工廠,賺取外幣而有外幣資產的臺商。 不同的客群長相,相同的傳承迫切性. 劉育誠表示,不同種類的高資產客戶會有不同的「客群長相」,比如從事境內銷售的企業,持有的資產多是以境內為主,而外銷企業則有更多的資產會在境外,至於臺商更是有實體事業設置在境外,而重劃區地主則是總資產大幅度傾斜於不動產,各類客群所面臨到的狀況截然不同,各自的擔憂也不同。

  4. 2023年6月1日 · 張耀光認為,面對逆境最重要的核心價值觀在於「正向思維,正面心態」,這不只是疫情下扭轉局勢的關鍵,更是面對所有逆境時必須具備的心態。. 正向思維 ,意思是不要因為逆境而輕易放棄,即使面對再多的困難,要告訴自己一定有解決的辦法,逆境不會長 ...

  5. 2020年7月1日 · 2020 年 7 月 1 日. 0. 1171. 在華人的觀念之中,儲蓄是一種美德,購買保險時將儲蓄的功能附加其中固然是美事一樁,但保險的價值卻不僅是儲蓄而已。 七月上路的儲蓄險死亡保障門檻法則,其來自主管機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大力推動。 金管會之所以推動儲蓄險轉型,一方面是希望風險保障金額提高,能促使臺灣保險業的體質健康且能夠永續發展,同時也為了能順利在二 二六年接軌IFRS 17國際會計準則,必須逐步調整保險業經營及商品的結構。 然而呈現到消費者的前端,卻是保費變貴了。 保險從業人員的天職是什麼? 這是每一位從業人員都要深思的問題。 保險的功能性廣泛,主要可分成協助消費者「資產配置」及「風險規劃保障」2大領域。

  6. 2018年5月1日 ·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 本期專欄我認為有一關鍵議題值得討論——「保險業是否該重新認識他的年輕客戶 」這是在數位金融時代,以及進入金融科技時代的當口,保險業者必須要重視的未來關鍵課題。 比較需要擔憂的是,目前金融業的經營者絕大多數都不是年輕人,他們距離年輕已有一段距離,過去他們在養成教育或是成為主管的過程中,面對的都是現在已經很成熟的客戶群體,再隨著成為主管,圍繞在他們身邊的人,也都是跟他們差不多的人。 就好比在職場中,30歲進入公司從基層開始做起、35歲當上了基層主管、40歲坐上了部門經理、45歲可能當上協理或副總經理,到了50歲時掌握了公司很多的決策權,身邊的人基本上都沒有換,共同決策者幾乎都是同一群人,但是面對的客戶卻是一直改變。 決策者看不到下一個世代的樣貌.

  7. 2023年7月1日 · Z世代行為模式3大特徵. 在蘇建榮帶領的直轄二通訊處裡,聚集了許多年齡層的從業夥伴,不僅有銷售經驗豐富的資深夥伴,也不乏成家立業的中生代成員,因此要如何讓Z世代的年輕夥伴融入團隊中,就成為團隊帶領的重要課題。 蘇建榮首先觀察這群夥伴,並指出Z世代夥伴的行為模式可分為3大特徵: 第1點,蘇建榮認為Z世代年輕夥伴具備「重視真實,追求獨特」的特質。 Z世代夥伴成長於無遠弗屆的網路環境,知識和訊息唾手可得,因此如何負責地從消息中汲取真實、有用的資源,自然是網路原生世代最重視的價值和能力。 此外,網路平臺就像一個自由發展、沒有邊界的舞臺,因此Z世代相對願意表現出自己的獨特性,不被特定的環境所拘束。 第2點,Z世代具備創意且勇於表達。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