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8日 · 個人增值. 發布時間: 2024/02/28 08:02. 最後更新: 2024/02/28 08:02. 分享:. 逾半Z世代與父母同住 節省租金卻抑鬱失意|研究:25至34歲仍住舊居者 10年後難以置業自立. 港人首次置業平均年齡推遲至44歲(根據立法會2022年數據顯示);. 75%的公開市場首次置業買家和白 ...

  2. 2020年10月24日 · 【原文: 顧紀筠自言半生非傳奇 成功不是贏在起跑綫 】 欄名 : 理財Star Talk. 顧紀筠年少時,雖然被困在徙置區,但最終她真的如夢中所想,可以逃離這鬼地方。 中學畢業就發奮工作,更加入娛樂圈,結果二十多歲就達成她中學許下的目標,為家人在半山置業。 【藝人林秀怡疫市開店再做老闆:「應趁.

  3. 2020年2月5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0/02/05 15:23. 最後更新: 2020/05/27 18:38. 分享: 人到中年,難免為退休感徬徨。 現年47歲的Amy與丈夫一同生活,丈夫已年屆55歲,既要肩負起家庭重擔,亦在公司身居要職,工作壓力大,有意今年提早退休。 雖然兩人總資產有逾4,300萬元,但未來應如何規劃和分配資產,才能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是夫婦二人面對的難題之一。 【延伸閱讀】 【退休規劃】63歲單身女移民碎 400萬留港退休怎安排? 收租入息或未理想. 針對退休規劃,Alvin認為首先要知道預期支出要多少。 目前其丈夫仍有工作,每月收入15萬元,但退休後,要維持現有的13萬元支出有難度。

  4. 2024年5月15日 · 個人增值. 撰文: 黃正軒. 發布時間: 2024/05/15 09:10. 最後更新: 2024/05/15 09:11. 分享:. 研究:人活到54歲理財最精明!. 盤點20、30、40歲時容易犯下的財務錯誤。. 根據澳洲ARC人口老化研究卓越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opulation Ageing Research)於2022年發表的 一項 ...

  5. 2024年5月2日 · 永明金融人壽及康健業務總經理楊娟 表示,務求全面照顧不同客戶群的需要,解決大家的各種痛點。 豁免等候期︰ 非相同的三大危疾不設等候期. 有病史也可投保︰ 曾患心臟病或中風,也有機會承保. 男女加護額外保障︰ 針對不同性別需要,設10%-20%額外保障. 豁免等候期. 楊娟指出,隨著醫療技術日新月異,治療癌症成功率及存活率愈來愈高,但癌症患者患上心臟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非癌症病人更高,而心臟病也會增加中風的風險。 然而,市面上一般保障在危疾之間設有一定等候期,患者很可能要面對等候期期間保障中斷的風險。

  6. 2022年3月21日 · 要計算退休需要,大家可以善用積金局特別設計的 退 休策劃計算機 ,只要輸入相關數據,包括現時入息、現有退休儲蓄、預期投資回報、預期退休後每月開支等,便可推算出你在65歲時的強積金及其他退休儲備是否符合你的退休需要。 若發現目前的退休儲備不足以應付日後的退休生活怎麼辦? 與其臨近退休才開始減少開支而使生活質素降低,或冒險投資高風險資產以賺取更多收入,倒不如趁距離退休仍有一段時間,做好投資規劃,減少退休時對生活開支的憂慮。 【30歲達到財務自由! 歐洲巴菲特提倡442投資原則: 按此 】 複息效應助壯大退休儲備. 就退休儲蓄及投資而言,時間就是最好拍檔。 本金及投資回報可隨年月滾存,透過複息效應,不斷壯大退休儲備。

  7. 2021年4月16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1/04/16 10:55. 分享: 【理財個案】30歲投資初哥冀兩年後置業 如何善用50萬元滾存首期資金? 不少人起步投資,都是為了達成人生的目標,結婚、進修及置業。 有讀者今年30歲,每月收入2萬元,現時已儲蓄到50萬元資金。 由於家庭租金開支高,每月只有3,000元作為儲蓄。 剛接觸投資的他,應如何善用這50萬元儲蓄作投資,滾存首期資金,達成2年後置業的目標? 看看龔成是如何回答。 讀者: 我30歲,辛苦儲咗50萬元,每月搵2萬元,扣除家庭租金開支後,儲蓄3千元,最近睇到你的文章,想向你請教。 如何可好好利用這50萬元做本錢作投資,現時放喺銀行完全沒有意義,想2年後睇吓可否做一成首期。 【冀45歲享財務自由 應月供哪些潛力股? : 按此 】 龔成: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