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字希哲,號枝山。 因生而 右手有六指 ,因此自號为“ 枝指生 ”。 明代 文學家 、 書法家 , 蘇州府 長洲縣 (今屬 江蘇 蘇州市 )人。

  2.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字希哲,因长相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祝京兆”,长洲(今江苏省 苏州市 )人。. 明代著名书法家。. [34] 祝允明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 十九岁中秀才,五次参加乡试,才于 ...

  3. 5 天前 · 祝允明是一名 多指畸形 病患者,但自幼天资聪颖 [1] ,勤奋好学,五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九岁便能作诗文 [2] ,有“神童”之誉。 十岁时,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 十七岁即中秀才,弘治五年(1492年),祝允明中式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此后 春闱 屡试不第。 应铨选,授广东 兴宁县 知县,不久迁 应天府 通判 。 谢病归里,嘉靖五年(1526年)卒。 [3] 成就 [ 编辑] 祝允明 嵇康 酒会诗. 擅长诗文和书法,特别是其 狂草 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 唐伯虎 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王世贞 在《 艺苑卮言 》中评价道:“天下书法归吾吴,祝京兆允明为最,文待诏征明、王贡士宠次之”。

  4. 祝允明(1460—1526年),字希哲,号枝山,因手生六,故自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明弘治五年(1492年)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授广东惠州府兴宁县知县,后转任南京应天府通判,故后世又称之为“祝京兆”。

  5. [3] 成就 [ 編輯] 祝允明 嵇康 酒會詩. 擅長詩文和書法,特別是其 狂草 頗受世人讚譽,流傳有「 唐伯虎 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 王世貞 在《 藝苑卮言 》中評價道:「天下書法歸吾吳,祝京兆允明為最,文待詔征明、王貢士寵次之」。 祝枝山所書寫的「六體書詩賦卷」、「草書杜甫詩卷」、「古詩十九首」、「草書唐人詩卷」及「草書詩翰卷」等都是傳世墨跡的精品。 故宮博物院 收藏有《草書將歸行詩卷》。 國立故宮博物院 收藏有《草書祝允明七言律詩卷》。 上海博物館 收藏有《草書前後赤壁賦卷》,此卷是傳世祝允明的墨跡精品。

  6.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字希哲,因長相奇特,而自嘲醜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號“枝山”,世人稱“祝京兆”,長洲(今江蘇省 蘇州市 )人。. 明代著名書法家。. [34] 祝允明的科舉仕途頗為坎坷。. 十九歲中秀才,五次參加鄉試,才於 ...

  7. Zhu Yunming (祝允明; 1461–1527) was a Chinese calligrapher, poet, writer, and scholar-official of the Ming dynasty, known as one of the "Four Talents of Wu" (Suzhou). Most admired for his accomplishment in calligraphy, he is also a popular cultural figure for his uninhibited lifestyle and iconoclastic thi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