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粵語流行曲 粵拼 : jyut6 jyu5 lau4 hang4 kuk1 ( 英文 : Cantopop )即係話用 廣東話 唱嘅 流行曲 。. 係喺廣東話地區最受歡迎嘅一種音樂藝術,重曾經流行到唔係講廣東話嘅地區,而且好賣得。. 粵語流行曲最初由 電影 電視 嘅 主題曲 開始慢慢發展,到七、八十年代 ...

  2. 60年代. 由50年代到60年代廣東歌都係以小曲主流即係用 粵曲 方式唱嘅流行曲不過廣東歌唱片市場係喺 星 馬 而唔係香港。 而呢啲廣東歌都幾乎係電影插曲,不過都有例外就係 鄭君綿 ,佢可以出一啲電影插曲之外嘅廣東歌而又有人買,不過廣東歌始終以改編英文歌或者粵曲,幾乎無原創。 另外新加坡歌手 上官流雲 將 披頭四 Can't buy my love、I saw her standing分別改編做《行快啲啦》同《一心想玉人》亦大受歡迎,不過啲披頭四迷就頂佢唔順。 當時呢啲廣東歌特式係歌詞好粗俗。

  3. 《 三人行 》係 香港 1981年一首經典 流行曲 ,由 林子祥 、 劉天蘭 、詩詩合唱, 林振強 填詞,改編自 美國 1960年代紅極一時嘅 民謠 組合 彼得、保羅與瑪莉 (Peter, Paul & Mary)經典歌《The Unicorn Song》。 出面網頁. 三人行 歌詞 林子祥. 屬於4類 : 香港歌. 粵語流行曲. 林子祥嘅歌. 1981年歌.

  4. 其他人也問了

  5. 粵語流行曲 」分類中嘅文章 呢類有下面嘅93版,總共有93版。 粵語流行曲 A Amani D Dear My Friend, K K歌 M Master Class MM7 O Old Fashioned (黎明同張敬軒單) R Red Hot Hits S ...

  6. 廣東音樂 就係專指流行於廣東 珠江三角洲 一帶嘅 器樂 曲,形成於 清末 十九世紀中後期,而家喺 廣州 、 台山 、 香港 、 澳門 等地依然流行,亦稱為「粵樂」。 好多樂曲係由 粵劇 過場音樂 、 民歌 等等演變而來嘅。 通常來講,廣東音樂音色清脆明亮,節奏活潑歡樂。 樂器同演奏技巧. 樂器方面,廣東音樂早期常用嘅樂器有 二弦 、 提琴 、 月琴 、橫簫(即係 笛子 )同 三弦 ,又稱為「五架頭」。 由於二弦嘅聲音比較粗獷,後人叫佢做「硬弓」。 1926年 ,喺上海長大嘅呂文成將滬人演奏嘅 二胡 傳入香港、廣州,並且改用鋼弦,今人稱之為 高胡 (又叫粵胡),高胡嘅音色比較細膩,所以又叫「軟弓」。 高胡係主奏樂器,加埋 揚琴 同 秦琴 ,稱為「三件頭」。

  7. 甄妮 ( 1953年 2月20號 —),原名 甄淑詩 ,又叫 甄苡婷係粵語同埋華文流行樂壇歌手 [1] 。 1971年出道先後以國語時代曲及粵語流行曲走紅台灣及香港樂壇係第一代同時走紅海峽兩岸嘅華語歌手 [2] 。 2010年,甄氏入選全球華人音樂殿堂華語金曲獎30年經典評選 [3] [4] ,位列中港臺歌手總排名第六(香港區排名第三,台灣區排名第四),獲評為跨越20世紀唔同時代並且分別留下出色國、粵語經典嘅「雙料」歌后。 甄妮嗓音渾厚,音域廣闊 [5] ,被香港詞人 黃霑 封為「樂壇巨肺」 [6] 。 甄妮亦以美聲唱腔及現場演唱功力馳名,被譽為一代實力唱將。

  8. K歌 - 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建議將呢篇文或者呢節 合併 去 口水歌 。 ( 討論 ) K歌 粵語流行曲 嘅一個類型,指香港樂壇一啲專門為 卡拉OK 而創作嘅歌。 呢啲歌通常旋律慢,比較簡單易唱,音域亦遷就一般人嘅水平,唔會太高或太低。 歌詞多數用愛情做主題,尤其係失戀苦情歌,畀歌唱者機會發洩。 副歌部分會有好多重覆嘅地方,畀歌唱者更容易記住歌詞。 屬於1類 : 粵語流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