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伊勢神宮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高雄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2002年11月16日 · 2002年11月16日. 保護文物. 兩古廟列為歷史建築物. 政府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公布龍躍頭天后及滘西洲洪聖古廟為歷史建築物,有關決定並得到龍躍頭鄧族及滘西洲村民的鼎力支持。 龍躍頭天后坐落於松嶺鄧公祠及老圍之間,是粉嶺龍躍頭地區的主要廟宇。 據村中父老相傳,廟宇的建造年份應較十六世紀初興建的松嶺鄧公祠還要早。 滘西洲洪聖古廟 (左)及龍躍頭天后列為歷史建築。 相傳天后原名林默,宋朝(九六 至一二七九年)人,生於福建莆田。 傳說林默能觀天候,測風雨,拯救海上危難者,死後獲沿海信眾立廟祀奉為天后,其後歷朝均對天后加以追封。 以海為生的人多敬拜天后,以祈求庇佑,尤以廣東及福建等沿海省份為盛。

  2. 2020年5月22日 · 三建築列法定古蹟. 2020年5月22日. 歷史足跡: 薄扶林水塘石橋被列為法定古蹟,圖示石橋北立面。 慈善為懷: 東華義莊舊大堂入口飾有花崗石門框,上有刻於1924年的「東華義莊」中文字樣和一副對聯。 文化印記: 天后古廟、公所、福德祠、兩所書院等五座建築建於1876至1920年間。 政府宣布,薄扶林水塘石橋、大口環道東華義莊、油麻地天后古廟及其鄰接建築物列為法定古蹟。 薄扶林水塘為香港首個公共水塘,1860年建造,至1863年底開始供水。 現列為法定古蹟的石橋屬水塘現存最古老歷史構築物,位處水塘東端,上方為薄扶林水塘道。 石橋由花崗石築砌而成,並有半圓形拱道和花崗石蓋頂石。

  3. 2022年6月7日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局主席陳智思表示作為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送給香港的大禮香港故宮如期7月開幕有賴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全力支持。 館方預期,開幕初期每日可接待約7,000人次。 博物館共設九個展廳,展廳一至七舉辦常設專題展覽,展期一至兩年;展廳八、九則用作舉辦特別展覽,展期約三至六個月。 持標準門票者可參觀展廳一至七,持有特別展覽門票者則可參觀全部展廳。 標準成人門票每張50元,特惠門票25元;特別展覽門票票價120元,特惠門票60元。 特惠門票適用於全日制學生、7至11歲小童、60歲或以上長者、殘疾人士及其一名同行照料者、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受惠人。 六歲或以下小童免費入場。

  4. 2022年6月17日 · 白釉孩兒枕各色釉菊花式盤以至琺瑯彩折枝蓮紋瓶900多件來自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將於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七個開幕展展出其中166件更屬國寶級別大部分首度在港展出數量和珍貴程度史無前例。 香港故宮下月2日向公眾開放。 位於二樓展廳三的展覽題為凝土為器:故宮博物院珍藏陶瓷,展出169件故宮博物院借出的珍貴陶瓷,其中66件屬國家一級文物。 展覽分為三部分,分別為故宮藏品中的名品、新石器時期至元代陶瓷精品,以及明、清御窯瓷器。 第一部分其中一件展品是北宋時期的白釉孩兒枕,由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燒造,同類傳世品極為罕見。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黃煒均表示,這是故宮博物院藏品中,其中一件最著名的收藏。

  5. 2019年5月12日 · 平安包寓意平安健康,是長洲太平清醮的代表食品,不少遊人都樂於討個吉利,一嘗美食。 壓軸項目搶包山比賽晚上在長洲北帝廟遊樂場足球場舉行,12名晉身決賽選手角逐包山王、包山后和代代平安獎獎項。 長洲太平清醮傳承百多年,相傳當時居民祭祀北帝祈求消除瘟疫,這個民間節慶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回到頁首.

  6. 2019年9月8日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前年將紮作技藝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屬具有高文化價值、急需保護的項目。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為保存和傳承技藝,全程紀錄師傅的紮作過程,並利用中秋綵燈會等節慶,提高公眾人士對紮作的認識。 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館長林國輝說:「紮作技藝並非獨立的工藝,它支持整個民族的生活。 我們在紮作方面多下工夫,對於保存香港的傳統文化和生活很重要。 他指,紮作本身也是創意工業,跟現今社會講求創意一脈相承。 「一張紙、一支竹已可進行創作,作品或來自傳統式樣,或來自師傅心靈手巧的創作,可見紮作技藝與目前社會講求創意的關係密切。 金龍花燈本月11至15日在維園展出,為巿民送上佳節祝福,並讓他們近距離接觸傳統手工藝,認識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7. 2022年5月20日 · 香港政府新聞網 - 三建築列法定古蹟. 三建築列法定古蹟. 2022年5月20日. 歷史悠久: 回教清真禮拜總堂建於1915年至1916年間,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清真寺。 現代主義: 香港大會堂是罕有及重要的現代主義建築。 大會堂紀念花園中央的12邊形紀念龕是紀念二次大戰中為保衞香港而犧牲的軍民。 戰前唐樓: 雷生春建於1931年,座落荔枝角道與塘尾道交界的三角形土地,採用弧形設計配合。 政府宣布,位於中環的回教清真禮拜總堂和香港大會堂,以及旺角的雷生春列為法定古蹟。 回教清真禮拜總堂建於1915年至1916年間,布局呈狹長的長方形,沿東西向的軸線而建,正門位於東面,朝拜牆位於西面,朝向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出生地沙特阿拉伯城市麥加的克爾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